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需行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肾动脉支架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5年1月,我院对拟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892例患者中的874例(98%)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共检出肾动脉狭窄行支架术治疗患者82例(占9%),狭窄肾动脉104支,狭窄>70%或跨狭窄压差>20 mm Hg(1 mm Hg=0.133kPa).82例中男5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6±5.1(56~77)岁,合并高血压者77例,肾功能减退者21例.肾动脉支架术前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量肝素,术前抗凝用肝素.支架内径4~7mm,长度14~22mm.肾动脉支架术均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支架.每例患者造影剂一次用量35ml~200mi.80例肾动脉支架术后5天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2例肾动脉支架术后第13、15天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结果104处病变肾动脉支架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前肾功能减退者中9例于出院时血肌酐下降,3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术前肾功能正常者中4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P>0.05.所有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均为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89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术者术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2001年4月之前我院共行冠状动脉旁路术106例,术前均未行肾动脉造影,其中2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结论肾动脉狭窄可致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后急性肾衰的发生,本组冠状动脉旁路术前行肾动脉支架术者占9%.需冠状动脉旁路术者肾动脉狭窄病变多符合动脉硬化病变特点,由于术前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无一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动脉支架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为防止冠状动脉旁路术术中及术后出血并发症,肾动脉支架术者于冠状动脉旁路术术前应停用抗血小板药及低分子量肝素,因此,尽量缩短肾动脉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时间间隔,既可以减少肾动脉支架术后血栓并发症,亦可以减少患者持续卧床的时间.肾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合并肾动脉狭窄并肾功能减退患者的术后肾功能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防止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对需行CABG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行肾动脉支架治疗。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5年1月,我院对拟行CABG合并肾动脉狭窄的82例患者的104支狭窄肾动脉行肾动脉支架治疗。82例中合并高血压者77例,肾功能减退者21例。患者在肾动脉支架术前不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后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结果104处病变肾动脉支架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前肾功能减退者中9例于出院时血肌酐下降,3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术前肾功能正常者中4例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所有支架术后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均为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结论肾动脉狭窄可能导致CABG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CABG前行肾动脉支架术可能预防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发生移植静脉或自身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应用经皮肤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结果。方法:在1978年12月至1983年4月,61例曾作过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病人在69次手术中进行了105次冠状动脉成形术。血管成形术与旁路术  相似文献   

4.
50例冠状动脉旁路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3年4月 ̄1994年9月,连续为50例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多数为三支以上病变或左主干有50%以上狭窄,其中单纯行旁路术41例,同时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手术6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除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外均痊愈出院,近期疗效满意。作者强调在游离乳内动脉时要注意保护,吻合要细致,避免扭曲和有张力,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关键是血管要做好,吻合口够大又不出血,充分恢复冠状脉供血。  相似文献   

5.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有选择性的对 37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3 8% (有 2例失败 )。 2 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1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2 6处存在≥ 70 %的狭窄病变 ,适合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 6处病变有 4处PTCA疗效满意 ,2 2处行PTCA +支架术 ,植入支架 31只。狭窄从 (81± 12 ) %降低至 (10 6± 7 4 ) % ,最小血管直径由 (0 86± 0 12 )mm增加至 (3 0 8± 0 32 )mm。 6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 所有患者术后即拔导管鞘 ,局部压迫 4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 3% (1例术后的桡动脉闭塞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可行 ,其具有穿刺部位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可选择性的应用于某些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是否可以避免和治疗冠状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方法 1985年-2004年40名被诊断患有冠心病伴锁骨下动脉阻塞病,其中在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被诊断的病人为组1(n=10),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发生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被诊断的病人为组2(n=30).组1病人直接接受同侧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同侧乳内动脉被使用为至少冠状动脉旁路当中的一个管道.组2病人接受胸外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旁路术,20例经皮下穿刺血管成形和支架术,作为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人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一名病人接受了经皮血管成形和支架术后,死于进行性的肾衰竭.随访共计为117病人年(平均3.1年/病人).组1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开放率是100%(平均随访3.7年).组2经过经皮穿刺血管内成形和支架术或旁路移植术后(平均随访2.9年).结论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可以避免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并对其提供有效的治疗,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中期随访显示旁路管道具有良好的开放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非药物治疗手段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桥血管和支架的再通率。方法CABG术后和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再次出现心绞痛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各40例,其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药物治疗病史具有可比性。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桥血管和药物支架的效率和寿命的远期效果。结果与行CABG患者的桥血管比较,行PCI患者的药物支架远期狭窄或者闭塞率降低34.3%。与行CABG患者的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比较,行PCI患者的左前降支的药物支架远期狭窄或者闭塞率降低14.8%。与行CABG患者的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静脉桥血管比较,行PCI患者的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的药物支架远期狭窄或者闭塞率降低49.8%。结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远期通畅率较CABG明显增高,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药物支架的效率和寿命要优于CABG的桥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35例。用评分的方法来客观评估冠状动脉桥血管吻合口及桥血管本身管腔狭窄的情况。对于中、重度狭窄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并与MSCT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共移植87支桥血管,其中评为2分的桥血管55支、评为1分的桥血管21支、评为0分的桥血管11支,桥血管通畅率为63.2%。评为1分的21支桥血管,经DSA检查18支桥血管评为1分、3支桥血管评为2分,正确率为85.7%;11支评为0分的桥血管经DSA检查均评为0分,正确率为100%。结论MSCT能够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及其吻合口的狭窄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相结合的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共26例包括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54.3±8.5)岁。研究终点为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全部行左侧内乳动脉至前降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42枚,无院内及手术相关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0±9.2)个月,1例患者因钝缘支狭窄、1例患者因右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再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全组无心肌梗死及死亡。结论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冠脉)内旋磨术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1例冠心病患者的严重钙化病变行冠脉内旋磨术及支架术治疗,6例患者在血管内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行冠脉内旋磨术的21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均为В2、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头均成功通过了病变,15例(71.4%)病例仅选择1.25mm的旋磨头,3例(14.3%)病例仅选择1.5mm旋磨头,3例(14.3%)病例使用了2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19例(90.5%)在旋磨术后置入支架。2例(9.5%)在术中发生冠脉痉挛;1例(4.8%)发生无血流现象;无冠脉穿孔、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15例患者进行了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随访,有2例(13.3%)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冠脉内旋磨术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去除钙化斑块增大管腔,提高了严重钙化病变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支架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后仍有10%~20%的患者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所以早期准确地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仍是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金标准,但缺点是有创伤,且不能提供支架内血管壁病变的详细信息。普通CT机观察血管内支架的通畅情况容易受支架的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因素.方法 2002年9月至2004年5月,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再狭窄分为支架内再狭窄和节段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内径狭窄大于50%;节段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近、远段5 mm内血管内径狭窄大于50%.结果 8例再狭窄患者中,5例是支架近段再狭窄,3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中2例是由于支架未充分扩张所致).支架置入过程中,5例曾行支架外后扩张,1例未完全覆盖病变.IVUS显示,8例均为局灶性狭窄,无一例弥漫性再狭窄.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主要与支架外血管损伤及未完全覆盖病变有关,且再狭窄主要发生在支架近段.即使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也较局限.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方法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移植血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狭窄,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冠状动脉又发生了新的病变,导致患者再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再次CABG,我们2001年6月~2004年11月对12例患者行再次CABG,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好,心绞痛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骨下端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杂交手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先行支架植入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余19例患者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再行支架植入。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其余狭窄血管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结果 21患者手术后无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20例,随访期间无因血管事件再次入院,连续超声心动图结果无明显差别,冠状动脉心脏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AT)结果显示桥血管及支架均通畅。结论杂交技术安全可靠,在冠心病治疗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手术的步骤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例,首先进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然后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另外频发心绞痛的患者3例,首先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后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后出现高血压症状4例,手术切口肿胀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手术后30天内未出现患者死亡,在术后6~12个月随访中20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等。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7例复杂冠脉血管病变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病变血管共162支,B型115处,C型病变63处,其中急性、亚急性完全或次全闭塞病变23例23处病变。结果共植入186个支架,成功184个,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残余狭窄,手术成功率为98.4%。住院期间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死亡1例(0.8%),随访3个月~7年(平均30.6±11.4个月),心绞痛复发率12.6%。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7.
170例未经选择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溶栓疗法,成功145例(85%)在灌注链激酶使血管再通后立即做冠状动脉造影,全部病人显示一支或多支血管狭窄,狭窄的程度至少占管径50%。随后选择单支血管病变和血管近端狄窄大于50%和弥漫性多血管病变不宜旁路手术者做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归分析我院7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的资料。结果:7例患者共成功植入8个支架(平均1.1个/例),支架植入时最大球囊充盈压力为13±1.5个大气压,残余狭窄0%,手术成功率88.9%,1支完全闭塞的血管手术失败。住院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和需重复再通治疗者。术后"微坏死"率为0%。术后3~6个月心脏事件发生率0%。结论: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对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明确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调脂类药物,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血管内超声(IVUS).其中1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术后随访1~3年,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5例患者中3例未见明显狭窄,32例有32%~75%的固定狭窄.12例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根据发病时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判断9例痉挛在右冠状动脉,痉挛部位2例在近段,5例在中段,1例在远段,近段合并远段1例,固定狭窄40%~75%;3例痉挛在左前降支,痉挛部位在近段,2例在中段,固定狭窄50%~75%.犯罪病变多为边缘不光滑,呈偏心稳定的纤维性斑块,伴血管正性重构.12例患者相应冠状动脉成功置入(3.0~405)mm×(16~36)mm药物涂层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仍有胸痛发作;2例患者偶有胸痛,但程度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减轻;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1例患者支架段有轻度内膜增生,未见再狭窄;1例患者支架内50%~60%再狭窄,但仅偶有胸痛症状;其他部位无明显变化.结论:正规合理的物治疗对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效,但对少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可考虑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胸部不适与再狭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在 6个月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186例患者 ,对术后胸部不适和无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冠心病易患因素和术后再狭窄比较。结果 :胸部不适和无胸部不适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百分率分别为 2 1.4 %和 15 .2 % ,两组的再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胸部不适除与再狭窄有关外 ,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管的反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