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 1.1发生的原理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呈一扁平椭圆结构,是一结构功能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行使整体功能,控制心脏的节律,使心率“平滑”地增速或减速;理想状态下,心率的增速与减速遵循正弦曲线的形式[1]。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上部(头部)细胞的兴奋频率快,下部(尾部)细胞的兴奋频率慢,中间细胞的兴奋性介入两者之间。他们彼此协调,以当时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发放适宜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当窦性心律快时,其节律相对规整,窦性心律慢时,其节律相对“不齐”或不规整。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增强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些表现可是生理性的,亦可是病理性的。当窦房结整体功能不协调时,可表现为窦房结功能的分离,可分为“纵向分离”和“横向分离”[2]。当窦房结功能整体降低时,还可表现为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变窄,以及心率的瞬时变异范围变小。  相似文献   

2.
<正>1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1.1发生的原理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呈一扁平椭圆结构,是一结构功能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行使整体功能,控制心脏的节律,使心率平滑地增速或减速;理想状态下,心率的增速与减速遵循正弦曲线的形式~([1])。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上部(头部)细胞的兴奋频率快,下部(尾部)细胞的兴奋频率慢,中间细胞的兴奋性介入两者之间。他们彼此协调,以当时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发放适宜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当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种心电散点图联合运用在快速解析特殊心律失常中的优势,积累分析复杂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 选择Lorenz散点图有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特征的特殊心律失常病例,联合分析其时间散点图及差值散点图,结合逆向技术及数学模型分析其心动周期特征及成图原理,明确心律失常性质.结果 3种心电散点图各具特征.时间散点图表...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附图系1990年11月16日描记,心电图a~d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同时具有三种形态:(1)窦性P波:图a、b的P_(1,4,7,10,13)、图c的P(1,8,11,14)、图d的P(3~15),外形圆钝,顶端有轻度切迹,宽0.09s,高1.10mV,P—RO.13s;其与前面P波之联律间期0.48~0.62s,间期各窦性P波之间的最大公分母平均值为0.583±0.023s,变异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后窦性搏动T波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证实的375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生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尤其是T波的改变.结果 375例房性心动速患者中,P波改变14例,R波振幅改变5例(增高1例,降低4例),ST段压低7例,U波改变2例,T波改变66例(17.6%).66例T波改变的患者中,46例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20例T波振幅增高,包括1例巨大直立T波.结论房性心动过速停止后,窦性心律下,多数患者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T波振幅增高相对少见,巨大直立T波罕见,其临床意义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6.
房性逸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称为房性心律. 1 心电图特征 1.1房性心律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①右房上部心律P'波形态与窦性P波大同小异.Ⅰ、Ⅱ、aVL、aVF、V3 ~ 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倒置.起源于右上肺静脉,V1导联P'波直立.  相似文献   

7.
窦性心律与无人区电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窦性心律或心房颤动(Af)伴“假性电轴左偏”或“极度电轴右偏”临床上并非少见,既往只是常被忽视。郭继鸿教授引入了大量具有导向性的心电学新概念、新理论、新认识,深受同道敬仰和好评。“无人区电轴”这一新概念的引入,同样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有关宽QRS心动过速及或Af中出现宽QRS波或过速时应用元人区电轴这一新指标诊断和鉴别诊断,其特异性几乎100%,具有简便、快捷、一目了然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与房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状态的表现 ,随着心血管急症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心衰这一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心衰患者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占心衰患者总死亡率的 5 0 %~ 6 0 % ,这其中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研究较多的是心衰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而对于心衰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国内外相关文献较少。Grigioni等[1] 发现有房颤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 ,是无房颤关闭不全病人发生心源性死亡的 2 .2 3倍 ,这表明房性心律失常的存在也与心衰预后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拟…  相似文献   

9.
混乱性房性心律文献中曾以《混乱或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节律紊乱》、《混乱性房性机制》的名称记载。此种心律失常依心房率快慢分为两型:心房率100—200次/分的混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率少于100次/分的混乱性房性机制。混乱性房性心律只能以心电图诊断,物理检查常误诊为心房纤颤。其心电图诊断标准:在同一个导联中有3个或更多个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方炳森  陈华 《心电学杂志》2011,30(6):498-499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可靠标准,分析窦性心律又是其中首要的基本步骤.举凡房性心律、房室交接区心律时P′波、P-波的认定,都要以窦性P波为标的物.因此,心电图如何解读窦性心律就成为分析心律失常中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   总被引:151,自引:8,他引:151  
心肌梗死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在心肌梗死后第一年猝死的发生率最高。为提高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存活率,临床研究一直在寻求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并根据这些有效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频度、非持续性室速、心室晚电位阳性、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房性并行心律与心房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 :我遇到一例女性患者 ,60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伴心衰于 2 0 0 0年 8月住院。图 1为 1998年 12月住院时的心电图 ,图中除窦性P波外 ,还有一组频率十分缓慢 (35~ 4 0bpm)独立存在的P′波 ,该组P′波振幅较低 ,但十分清晰而规律 ,与窦性P波及QRS波均无关。本次入院后在注意排除干扰的情况下记录了二次心电图 (图 2、图 3)也都可以看到这种缓慢而规律的P′波 ,图 2出现的P′波 (箭头所示 )形态与频率都与 2年前记录的图 1相似。图 3不仅有规律出现的P′波 ,还可见到另外的P…  相似文献   

13.
张医师(主治医师) 本次教学查房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低钾血症.入院前因心悸、浮肿、纳差,服用强心剂和利尿剂1周(药名及剂量不详),人院后血清钾测定为3.2mmol/L.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左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电瀑布图诊断窦性心律合并竞争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窦性心律合并竞争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瀑布图的变化,并总结其特征.结果 窦性心律时心电瀑布图持续稳定存在颜色一致的P、QRS、T峰带;竞争性心律失常发生时,P、QRS、T峰带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或出现P峰带的漂移.窦性心律合并房性自主心律的瀑布图特征...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72岁,因心慌时发作而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该文附图为心慌时Ⅱ导联连续记录的心电图。P波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上行P_(1、3、6、7、9)和下行P_(1、4、6),形态园凸,电压时限正常,为窦性P波;第二种是上行P_(4、10),重迭于T波上,为房性早搏的P~1,房早下传心室呈右束支差异性传导图形;第三种是上行P_(2、5、8、11)和下行P_(2、3、5、7、8、9),为房性逸搏的P~1波。下行P_(7~9)~1连续出现三次,构成房性逸搏性心律。综上分析,本图诊断: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16.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NPAT)与房性并行心律是两种少见的房性异位心律,作者遇见1例NPAT伴房性并行心律的病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41岁。因心悸、气急7个月于1983年5月30日入院。体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各项化验均正常。胸透心脏呈普大型。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明显扩大。临床诊断特发性心肌病,给予极化液、能量合剂等治疗,住院47天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3岁。因“心律不齐”于2007年4月7日作心电图检查。临床未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图1示Ⅱ导联。P1-4,9波按序出现,P波呈“正负”双向,结合PaVR倒置、Pv5,6直立(图略),可判为窦性起源伴P波电轴显著左偏(-30°)。P—P间距0.84—0.90s(66—71次/分),下传QRS波呈Rs型,外形正常,P—R间期0.14s。  相似文献   

18.
<正>1概述正常窦性激动自右心房沿着三条结间束顺传至房室结,同时又较快地沿着上房间束(Bachmann束)传向左心房,当结间束和(或)房间束发生传导障碍时称为心房阻滞或结间阻滞。按阻滞发生部位可有左心房阻滞和右心房阻滞,以前者较多见,心房阻滞虽无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却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据报道约有半数患者伴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史,40%可有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正常窦性激动自右心房沿着三条结间束顺传至房室结,同时又较快地沿着上房间束(Bachmann束)传向左心房,当结间束和(或)房间束发生传导障碍时称为心房阻滞或结间阻滞。按阻滞发生部位可有左心房阻滞和右心房阻滞,以前者较多见,心房阻滞虽无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却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据报道约有半数患者伴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史,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0岁,反复心悸、胸闷4年余。最近集体体检,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图1)。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Ⅱ_a的P_(1、3、4、6、8)较低平,略有切迹,P-P间期0.80s,频率75/min,为窦性P波。P-R间期0.16s,Ⅱ_a的P_(2、5、7、9—11)振幅较高,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属异位P′。Ⅱ_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