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左室假腱索(LVFT)可引起功能性、喷射性杂音及室性心律失常。尤其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广泛的应用,LVFT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432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以探讨LVFT的走行与室早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 选1990年10月-1993年9月行24小时DCG监测、常规心电图及2DE检查的患者432例,年龄38.18±15.23岁(14~  相似文献   

2.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 病例和方法 91年3月至93年3月间儿科ICU中PSVT患者15(男9,女6)例,年龄9天~11岁,其中60%<2岁。共发作23次。5例多次发作者,发作间隔在1个月以上,其间未用抗心律失常药。其中5例有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1例伴WPW综合征),3例为单纯WPW综合征,余7例无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检出丰和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5067例DCG检查,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ERS.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ERS患者83例(1.64%),男性81例、女性2例,年龄14~65(平均37±14)岁.结论 DCG对ERS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以青壮年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是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张力、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动、估价心脏病人预后及心猝死的新指标。室性心动过速是各种心脏病人较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今将我院60例冠心病人HRV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作一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室速组:自我院近几年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选出室速病人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25~72(54.42±12.25)岁,经病史、体检、DCG、超声心动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冠心病38例(心梗14例),心肌病16例(扩心13例,肥心3例),风心病4例,高血压病4例,心肌炎2例。对照组:经心电图,B超,X线胸片、血…  相似文献   

5.
心脏功能改变对心室晚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功能改变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择经Holter证实为其室性心律失常(VA)为Lown氏Ⅱ级以下的患者12例(其中高血压病Ⅱ期6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心病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瓣膜松弛综合征1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8~69岁,平均46.4  相似文献   

6.
80岁以上高龄住院者心律失常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80岁以上高龄住院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分析568例住院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结果患者24 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为370例(65.14%);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72例(47.89%);房性心律失常289例(50.88%);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233例(41.02%);窦性心律失常98例(17.25%);房室及束支阻滞235例(41.37%),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80岁以上高龄住院患者应常规行DCG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及手术意外。  相似文献   

7.
儿童室性心动过速(VT)和加速型室性心律不常见,一月龄新生儿发生这类室性心律失常报道甚少,本文作者报道14例。这是作者22年期间所见,均为不足一月龄新生儿,发生VT或加速室性心律而心脏结构正常。14例患儿中,QT延长综合征所致VT者2例,用β-阻滞剂治疗后至今存活,内有1例按置起搏器。加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新生儿12例,2例出生后第二个月死亡,死因与本病无关。其余10例均存活,年龄平均4岁(2个月至14岁),无一例失访,加速型室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DCG)特征,分析DCG对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ECG)、 DCG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ECG、 DCG对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2种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结果 DCG及ECG检出心律失常人数分别为120例(100.00%)及28例(23.33%), 2种方式对心律失常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CG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及窦缓、窦性停搏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ECG检查(P<0.05); 2种方式对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DCG及ECG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检出率分别为79.17%、 50.83%,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各类心律失常均有较高的检出价值,可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有无心绞痛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1989年3月至1992年5月对54例疑为冠心病心律失常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借以探讨有或无心绞痛症状的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心律失常患者54例,其中不伴心绞痛者31例(A组),男29例,女2例;年龄53土4.3(42~64)岁;心房颤动4例,室性早搏17例,室内传导阻滞.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伴心绞痛23例(B组),男22例,女 1例;年龄 56士3.6(47~65)岁;心房颤动3例,室性早搏12例,室内传导阻滞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其它心血管疾病,如肺心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病、内分泌性心脏病及预激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缓慢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交替或间歇发生的心电图临床分型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20例出现上述心电现象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DCG改变可分为3种类型:①慢快综合征15例、快慢综合征2例、变异型快慢综合征3例.三者发生机制、DCG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均不相同.结论 明确三者临床心电图分...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防治 ,现对我院 1995~ 1999年住院的 413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413例中男 2 71例 ,女 142例 ,男女之比为 1∶0 .5 2。其中 60~ 69岁 2 10例 ,70~ 79岁 13 6例 ,≥ 80岁 67例。全部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其中 10 5例做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及心脏病均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判定[1 ] 。2 结果表 1 心律失常的种类及检出率心律失常类型例次 ( % )心律失常类型例次 ( % )窦性心动过速 62 15 .0窦房阻滞 10 2 .4窦性心动过缓 1…  相似文献   

12.
检测38例心肌梗死(MI)者Q-Td及J-Td,探讨两者的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1993~1998年入院的MI者,男性29例、女性9例。50~59岁2例、60~69岁24例、70~79岁1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悸、胸闷患者看电视时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方法门诊就诊的心悸、胸闷患者60例,年龄(46±13)岁。先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然后以国产PXD-Ⅲ型DCG仪行CMV5导联24小时心电监测。比较ECG与DCG检查结果。结果ECG正常33例(55%),心律失常15例(25%),心肌缺血4例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HF)是复杂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心功能严重受损的标志;其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对预后有严重影响。本文回顾分析60岁(含60岁)以上老年HF 50例,以探讨此类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均为住院病人,共50例。年龄60~87平均(69±5.1)岁,其中60~69岁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合并心律失常。我院 1996年 1月至19 98年 1月住院治疗 ,资料完整 ,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者 82例 ,并发心律失常 40例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82例肺心病中 ,男 6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3 9岁 ,最大 88岁。 60岁以上 69例 ,并发心律失常 3 7例 (占 53 .6% ) ;59岁以下 13例 ,并发心律失常 3例 (占 2 3 .1%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X2 = 4.0 84,P<0 .0 5,提示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2 结果2 .1 心律失常类型82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 40例 (窦性心动过速除外 )占48.8% ,其中两种以上心律失常者 17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快综合征动态心电图(DCG)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的DCG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慢-快综合征者24h总体心率不慢,缓慢心律失常70%~80%多发生在夜间.约80%以上快速心律失常发生在白天,部分患者在此心律失常基础上可合并高级别室性期前收缩(PVS).结论 慢-快综合征的发生除了与基础病变有关外,可能还与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活动有关,选择起搏治疗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2~1995年,我们对260例生气患者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其中30例出现心肌缺血(25例诱发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年龄32~56岁,平均48±3.12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20例(下称Ⅰ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0例(下称Ⅱ组),其中晕厥2例,心悸8例。 先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再行24小时DCG检测。导联采用MV_5和MV_1。仪器为美国惠普43400B系统。详细记录患者生气时的症状及时间。室性心律失常采用LOWN'S分级法。 结果:两组共检出缺血47阵次,其中Ⅰ组35阵次ST段改变,Ⅱ组12阵次,两组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01)。Ⅰ组和Ⅱ组ST段下移的最大幅度分别为3.5和2.0mm,最长持续时间分别为9.8和3.6分钟(P<0.05)。说明器质性心脏病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大(见表1)。本组生气时ST段下移1~1.5mm6例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的改变。方法:如例冠心病患者于CABG术后1~3周内行24小时DCG监测,并对各型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其中室上性早搏78例(82.97%)、短阵性室上速26例(27.6%);室性心律失常其次,其中室性早搏69例(73.4%)、短阵性室速6例(6.3%);其余心律失常改变依次是房颤10例(10.6%)、房室传导阻滞8例(8.51%)。与85例对照组(未做CABG的冠心病人)比较,CABG后患者的室上早、室早、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CABG术后心肌、窦房结和房室结动脉供血改善,使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523例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总结分析,以探讨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VA)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入院后经详细病史、体检、ECG、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CG,部分作运动平板试验,确诊心脏病患者523例,其中冠心病154例,高血压心脏病246例,风湿性心脏病89例,心肌病34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按心功能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心功能级;B组为心功能级;C组为心功能级或级。A组151例,男92例,女59例,年龄32~69岁;B组248例,男131例,女117例,年龄36~74岁;C组124例,男79例,…  相似文献   

20.
寇锋军  郭英红  王婷 《心脏杂志》2014,26(2):200-202
目的: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在60岁以上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月,981例老年患者的DCG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对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DCG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各种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DCG明显高于ECG;在各种心律失常中,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发生率为90.2%,其次为室性期前收缩,占77.3%。结论:在老年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DCG优于E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