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QT间期测量与QT间期离散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间期指的是心室肌开始除极(QRS综合波的起点)至心室肌复极终止(T波的终点)所经过的时间间期,是心室肌电收缩间期的反映,由心室肌的除极时相和复极时相所确定,是传统的常规体表心电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QT间期变化的临床重要性知之甚少,并且有不少的争...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对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冠心病患者,测定每例患者心肌缺血期、缺血缓解期及稳定期的QTd及QTcd。结果:QTd与QTcd在心肌缺血期为0.0913±0.0324秒、0.0106±0.0378秒;在缺血缓解期为0.0523±0.0328秒、0.0611±0.0373秒;在稳定期为0.0497±0.0230秒、0.0566±0.0271秒。心肌缺血期与缺血缓解期及稳定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稳定期与缺血缓解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可引起QTd及QTcd的增大;心肌缺血期QTd及QTcd增大,且显著高于缺血缓解期及稳定期。  相似文献   

3.
4.
糖尿病患者QT间期与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当前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现观察一批糖尿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与QT离散度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研究对象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经病史 ,空腹血糖和胰岛功能检查诊断明确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按其是否并发心 ,血管病分为两组。糖 1组 (无并发症组 ) 2 8人 ,男 11人 ,女 17人 ,平均年龄 5 9 5 4± 9 19岁 ,平均病程 8 0 7± 6 30年。糖 2组 (并发心 ,血管病组 )32人 ,男 10人 ,女 2 2人 ,平均年龄经 6 3 19± 9 4 7岁 ,平均病程 8 81± 5 6 2年 ,其中合…  相似文献   

5.
杨舟 《内科》2008,3(3):387-388
预后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同时QTd作为一项预测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观察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使用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前后QTd、QTc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QTd、QTcd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在潘生丁试验(PET)中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对50例诊断为冠心病者(A组)作PET并测量其QTd,与45例健康人(B组)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A组:随机选择1998年1月至  相似文献   

7.
测定10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第三心肌梗塞日的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AMI组QTd、JT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均P<0.001)。住院期间死亡组(3O例)QTd与JTd较存活组(77例)明显增大(均P<0.001)。提示以QTd、JTd增大来评价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QT间期离散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汪吉红  黄玉华 《山东医药》1996,36(11):30-30
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枣庄市立医院(277138)汪吉红,黄玉华QT离散度(QTd)或QT间期离散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相似文献   

10.
黄佐贵 《心脏杂志》2000,12(4):269-269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15例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L QTs)患者的 QT离散度 (QTd) ,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及治疗效果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5 0 (男 30 ,女 2 0 )例 ,平均年龄 43(18~ 6 3)岁。均经体检 ,心电图、超声、X线证实为正常者。先天性 L QTs12 (男 6 ,女 6 )例 ,平均年龄 34 (10~ 70 )岁。分别来自四个家系 ,患者及家系中无耳聋及失明病史。获得性 L QTs3例 ,为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 ,窦性心动过缓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伴低钾的长间歇依赖型的多形室速。患者 15例中伴晕厥 11例 (其中 9例为先天性 L QTs,…  相似文献   

11.
健康人QT间期、QT离散度正常值界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QT离散度 (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但QTd的正常参考值大样本研究报道尚少 ,且检测计算方法不尽统一 ,为界定健康人QT间期、QTd的正常参考值 ,分析性别、心率以及不同的心率校正方法对QT间期及离散度影响 ,特作如下研究。1 资料及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经全面检查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及其它心血管活性药物。心电图正常 3 63例 ,年龄 2 .5~ 93 ( 46.90±16.65 )岁 ,男 2 16例 ,女 147例。研究对象按心率分 :40~ 49、5 0~ 5 9,60~ 69、70~ 79、80~ 89、90…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的QTc和QTd明显长于非患病病者,町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一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30例糖尿病、冠心病病人分为冠心病组(G1)53例、糖尿病组(C2)47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G3)30例,对比QTc和QTd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G3组病人的QTc和QTd较G1、G2组明显延长(P=0.010和0.01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Td与QTc明显相关(R=0.252P=0.004),糖尿病或CHD病人的QTc与是否合并CHD或糖尿病独立相关(?=0.368和0.336P=0.007和0.046)。结论:糖尿病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与心肌缺血引起的相近,二者合并出现后加重了心肌电活动的l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QT间期离散度对高血压病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对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54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OT间期离散度(QTd)、24小时动态心电图、左心室心肌厚度(LVH)检测。结果:在中、重度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心肌明显增厚.QTd明显延长.复杂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加;而在轻度组患者,左室心肌肥厚不显著;当血压急剧升高时.伴发急性心肌缺血、QTd明显延长和复杂性心律失常。结论:QTd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间期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差异。研究表明,QTd增大与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d较正常人增大;QTd增大可作为影响AMI预后的危险指标之一。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如何,本组对此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资...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刘永宁廖敏黄扬扬丁胜章近年来QT间期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塞室颤的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性评估以及与持续性室速的关系方面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测定了7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QTd,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CI前和PCI后24h内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4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监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PCI后QT和QTc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8例术前有恶性心律失常,其QTd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的患者[(70±18)msvs(52±15)ms,P<0.01];术后QTd降至(45±16)ms(P<0.01),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结论急诊PCI能显著减少AMI患者的QTd和QTcd,降低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死亡原因多为原发性心室颤动 ,而 QT间期离散度 (QTd)与 AMI早期发生心室颤动呈正相关 [1] 。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AMI并观察该药物对 AMI病人 QTd的影响 ,旨在探索该药对预防 AMI原发性室颤 ,降低 AMI病死率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发病、 72小时内入院 ,符合 1979年 WHO关于 AMI的诊断标准 ,且无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的住院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1~ 77(平均5 8.6)岁。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病人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改善QTd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通心络每日3次,每次4粒;对照组给予口服硝酸酯类药物,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体表心电图QT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QTd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在改善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的同时,有减少复杂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人的QT间期(QTc)与QT离散度(QTcd)。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ECG——9130P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用Bazett公式计算QTd、QTcd。按是否并发心血管病分为糖1组(无并发症组)与糖2组(并发心血管病组)。结果 糖1组除QT低于对照组(P〈0.05)外,QTc、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糖2组与糖1组比较QT、QTc、QTd、QTc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易造成严重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改变。 方法 用广东中山博爱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 (SR 10 0 0A)分别采集 4 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 (男 30例 ,女 15例 ,年龄 2岁~ 14岁 ,平均年龄 6 8岁±3 6岁 ) 12导联心电图和 4 0例健康小儿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1岁~ 14岁 ,平均年龄 7 4岁± 3 4岁 )心电图 ,录入软盘 ,计算机回放并程序放大波形 2倍~ 4倍检测 ,增益 1mv =2 0mm 40mm ,纸速 5 0mm s~ 10 0mm s ,测量QTmax、QTmin ,计算QTd(QTmax QTmin) ,微机数理统计。 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组 (12例 )QTd为 6 8 4ms±12 1ms,扩张型心肌病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组 (33例 )为 4 4 3ms± 9 3ms ,健康小儿组为 2 7 7ms± 8 5ms ,组间比较方差分析P <0 0 1。 结论 扩张型心肌患儿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增大 ,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