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血液中生化标志物的测定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化标志物凭其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危险分层及评估预后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现就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缺血性心脏病(IHD)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当IHD发生发展时,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c 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就会大量升高,特别是c Tn对IH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但c Tn一般在IHD患者具有典型胸痛症状3.5 h后才会有明显的升高,由于这种相对"延迟"的释放,当被检测出时,心肌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 (简称为冠脉 )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 ,引起冠脉不完全或完全阻塞所致 ,临床表现为完全无症状、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心源性猝死 [1]。对于理解 ACS作为一个连续病理生理过程特点以及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对 ACS患者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来说 ,心肌酶学的应用已经不完全能满足 ,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开发对心肌细胞损伤坏死高度特异、敏感 ,释放足够早 ,持续时间足够用于检测的其他生化标志物。本文拟就 AC…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心肌梗死(AM I)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症疾患之一,它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血清生化标志物凭借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AM 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B型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相关性的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4-9月158例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 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 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4 例,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L-6、MMP-1、hs-CRP及cTnI水平,并比较各组IL-6、MMP-1、BNP、hs-CRP及cTnI水平并分析 IL-6、MMP-1、BNP、hs-CRP及cTn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UAP组和AMI组血清 IL-6、MMP-1、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与AMI组、对照组与 SAP组血清IL-6、MM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BNP与hs-CRP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患者中IL-6及MMP-1与hs-CRP、BNP与cTnI分别呈正相关;ACS患者中hs-CRP与cTnI无直线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高表达炎性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多生化标志物可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燕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6):428-429
生化标记物在心脏病学领域作为综合的无创指标已应用了近50年。在过去的10年中,临床上又评价了一些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心脏生化标记物来监测急性心肌损伤。但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方面价值最突出的应属心肌肌钙蛋白I(e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本研究通过分析cTnI在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全血中的含量,从而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炎性标志物,可进行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分层和指导临床治疗,但几乎无人知道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炎症标志物亦有波动。本文对159例临床稳定且没有任何潜在其它炎症混淆的情况下而有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进行血清样本抽取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炎症相关的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起着重要作用。 C-反应蛋白、粘附分子、CD40 L、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核因子 -κB等参与这种炎症反应过程及其调节 ,作为 ACS的炎症标志物 ,在 AC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确危险分层和恰当治疗措施与急性肺栓塞的预后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心肌生化标志物可用于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现就心肌生化标志物在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不同于陈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当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等)时,对于血压管理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复杂。本共识围绕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急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等临床复杂情况,对降压时机、降压目标、降压用药及处置流程等进行专家意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参与生长发育、肿瘤发生、器官形成等生物学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近期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与缺血性心脏病有重要关联,调节缺血或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发生、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心肌再生,影响心脏的机械重构、电重构及血管重构。以上发现使得微小核糖核酸有望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均已有干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和分化为心肌细胞增加收缩力的报道,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其功能主要为修饰干细胞的潜能;改善器官的性能;加快组织重建,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血管镜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镜法(angioscopy,AS)是应用血管镜得到可视图像的一种方法.应用冠状动脉观察的内视镜称为冠血管内视镜(CAS),在1980年应用于临床,开始应用于冠状动脉架桥手术时的动脉观察.1989年后,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等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心脏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因 ,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均已有干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和分化为心肌细胞增加收缩力的报道,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其功能主要为修饰干细胞的潜能;改善器官的性能;加快组织重建,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已证明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在缺血性心脏病综合征中具有病理生理上的重要性。因此阿斯匹林被广范地用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病人,而且近来又被推广于无临床表现的病人。本复习将审查阿斯匹林用于IHD的有关佐证。 1阿斯匹林对IHD效用的机制在血管损伤反应中血小板凝聚并释放粒状内含物,使血小板进一步凝聚和血管收缩,最后形成血栓。阿斯匹林阻滞血小板内血栓素A_2的合成,一种血管收缩性物质和血小板凝聚促进物质。虽然阿斯匹林抗血小板凝  相似文献   

17.
多巴酚丁胺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巴酚丁胺(DBT)为正性肌力药,具有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性而无显著变时性,已成功用于冠心病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充血性心衰,而且国外已试将DBT替代运动负荷,作为心肌缺血诊断手段之一。本文就DBT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状况综述如下。一、DBT影响心肌血供的作用机理基础研究表明,DBT能同时作用于β_1、β_2和α_1受体;兴奋心肌内β_1和α_1受体而发挥其正性肌力作  相似文献   

18.
铁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催化羟自由基生成,介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使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生成增多,这是造成AS损伤的一个重要过程。认为铁储存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赵玉堂 《山东医药》1998,38(12):35-37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对OP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介绍如下。1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1.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或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TALP和BALP是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血清中50%TALP来源于骨,为了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20.
当前,缺血性心脏病(IHD)是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IHD是指因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受阻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肌耗氧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最终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缺血损伤后,非缺血部位的心肌出现心肌重构,如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肥厚。心肌的重构过程可使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蛋白 mRNA 3′端非编码区的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靶 mRNA 转录后的表达。最近大量研究显示,miRNA 在心脏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与心肌梗死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从miRNAs在IHD中的调控作用进行阐述,并探讨以miRNAs为靶点改善IHD患者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