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胸腔出入口区的CT研究(附1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出入口区的正常CT解剖和CT对该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117例胸腔出入口区病变的CT表现,对50例正常对照组在CT上分为5个解剖区:1区(甲状腺区);2区(甲状腺内侧区);3区(甲状腺外侧区);4区(甲状腺后区);5区(甲状腺前区)。结果在117例中,病变位于1区11例(9.40%),2区8例(6.84%),3区72例(61.54%),4区1例(0.85%),5区3例(2.56%),跨1、3、5区15例(12.8%),跨1、2、3区7例(5.98%)。病变多数分布在3区,其中以淋巴结病变最为多见(55例);甲状腺病变(32例)主要分布在1区和跨区生长。结论在CT上对胸腔出入口区合理的5区划分,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眶分区及CT、MRI征象在鉴别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占位性病变临床及CT、MRI资料,按4分区法统计分析病变在眼眶各区的分布情况及病变部位、形态、边界、与周围结构关系、MRI信号、CT密度、钙化、眶壁骨质改变等指标在鉴别眼眶良、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1)病变分布:①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总体在各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48.93,P=0.000).病变仅位于骨膜外区18例、神经鞘区4例、肌锥内区39例均为良性.肌锥外区病变103例,良性(64%,66/103)多于恶性(36%,37/103).②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在单区及混合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9,P=0.000).164例单区病变,良性(77%,127/164)多于恶性(23%,37/164);37例混合区病变,恶性(65%,24/37)多于良性(35%,13/37).(2)CT、MRI征象:201例病变,140例良性,61例恶性,其中(良性/恶性):形态规则(93/10),边界清楚(108/24),包绕眼球(24/39),骨质破坏(4/11).病变形态、边界、包绕眼球、骨质破坏在眼眶良、恶性病变之间有差异.钙化、T1WI/T2WI信号、眼球变形移位及是否单双侧发病在眼眶良、恶性病变中无差异.结论 眼眶占位性病变在眼眶各区的分布及其CT、MRI征象有一定规律, 根据眼眶分区及征象特点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检出甲状腺内钙化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318例,均有完整的CT及临床资料.CT平扫后行双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35、50 s.甲状腺钙化灶直径≤2 mm者定义为细颗粒钙化;钙化灶直径>2 mm者或呈壳状、大片不规则者定义为粗颗粒钙化;两种钙化兼有者归于混合性钙化.钙化数目为1个的定义为单发;钙化数目>1个的定义为多发.根据钙化在病灶内的分布分为内部钙化和边缘钙化.采用χ~2检验对良、恶性病变中钙化的多少、大小及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8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甲状腺癌48例(乳头状癌26例,滤泡状癌7例,髓样癌3例,隐灶癌1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70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甲状腺腺瘤1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38例,腺瘤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6例).共60例(18.9%)病灶发现钙化,包括甲状腺癌21例(43.8%),其中乳头状癌12例,隐灶癌6例,滤泡细胞癌2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39例(14.4%),其中甲状腺肿6例,腺瘤13例,甲状腺肿伴腺瘤19例,桥本甲状腺炎伴腺瘤1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甲状腺病灶钙化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43.8%(21/48),特异度为85.6%(231/270).细颗粒钙化37例,其中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9例;粗颗粒钙化23例,其中甲状腺癌1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粗颗粒钙化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1.9%(13/21),特异度为74.4%(29/39).单发钙化的病灶31例,其中甲状腺癌1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8例;多发钙化的病灶29例,其中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1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中钙化位于病灶内部的15例(71.4%),位于病灶边缘的6例;良性病变中钙化位于病灶内部的有12例(30.8%),位于病灶边缘的2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钙化位于病灶内部作为标准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71.4%(15/21),特异度为69.2%(27/39).结论 CT检查在甲状腺病灶中发现钙化且钙化位于病灶内部,和(或)为粗颗粒钙化时,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应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术前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肾脏肿瘤手术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MSCTA)检查,观察肾动脉变异情况,并与术中肾动脉血管分布情况作对照。结果 76例患者中,肾动脉起源正常51例(67.11%),肾动脉解剖变异25例(32.89%);其中肾动脉提前分支6例(7.89%),副肾动脉19例(25.00%);单侧肾动脉解剖变异20例(26.32%),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5例(6.58%),经MS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在肾脏动脉切除术前,开展MSCTA检查可清晰显示肾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临床肿瘤切除及避免血管损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钙化的共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发现经过手术甲状腺肿瘤并伴钙化84例,其中病理证实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像学资料。根据乳头状癌的钙化形态(沙粒样;弧形;蛋壳样),大小(微钙化2mm;粗钙化2mm),位置(肿块内部;周边),数目(孤立;2个;弥漫性)等进行详细对比。以50例合并钙化的良性结节的超声和CT图像为参考组。结果超声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沙粒样钙化(22例)弧形钙化(5例)蛋壳样钙化(2例);微钙化(22例)粗钙化(12例);肿块内部(25例)周边(3例);弥漫性钙化(25例)数目小于3个(7例)孤立性钙化(2例)。B超和CT诊断弥漫性沙粒样钙化(67.65%)最多见,孤立性弧形钙化(20.59%)次之,蛋壳样钙化(5.88%),囊内钙化(5.88%)。结论确定B超和CT钙化模式共同影像学特征,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征象,探讨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家医院共17例确诊COVID-19病人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并总结病变发生特点、累及部位和分布情况。结果17例病人中1例CT无异常征象。其余16例病人的CT上共显示111个病变,典型的CT表现包括磨玻璃密度影(62/111,55.9%)、混合磨玻璃密度影(16/111,14.4%)、实性密度影(18/111,16.2%)和“铺路石样”密度影(15/111,13.5%);病变多分布于双肺外带(93/111,83.8%)。全部病例均不伴有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发现病变及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整理本院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术前CT诊断,归纳分析其结果.结果 MSCT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为100%(60/60);对于大肠各段及十二指肠各段的解剖定位准确率达100%(60/60);对于空肠、回肠及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判定,准确率达78.3%(47/60).梗阻原因符合率为98.3%(59/60).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分析和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检查发现甲状腺病变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18例患者资料,以同一患者对侧正常甲状腺或周围颈部血池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进行统计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行ROC曲线分析,同时观察病灶的CT形态及密度改变,综合分析并计算PET、PET/CT诊断甲状腺病变的效能指标。结果 1)18例患者共21个病灶,恶性病变14个,良性病变7个,甲状腺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UVmax分别为10.12±9.42、5.47±2.97和1.43±0.38,甲状腺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5,P=0.435),甲状腺恶性、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48和18.270,均有P0.01);2)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SUVmax的ROC,该指标的AUC为0.515(0.70),诊断准确性不高;3)~(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71.43%(10/14)、42.86%(3/7)、71.43%(10/14)、42.86%(3/7)、61.90%(13/21),而~(18)F-FDG PET/CT扫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2.86%(13/14)、71.43%(5/7)、86.67%(13/15)、83.33%(5/6)、85.71%(18/21)。~(18)F-FDG PET扫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功效与标准组一致性很差(Kappa=0.143,μ=0.644,P=0.513),而~(18)F-FDG PET/CT扫描与标准组基本一致(Kappa=0.762,μ=4.792,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SUVmax不能作为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同时结合PET代谢特点和CT形态学改变,可以初步诊断甲状腺病变性质,并且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如转移或者合并其他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X线诊断胸壁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胸壁病变的CT和X线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3例中,CT确诊52例,X线平片确诊41例。正常7例,炎性和脓肿3例、骨折6例、胸膜病变12例(粘连4例、胸膜增厚3例、胸膜钙化3例、结核瘤2例)、良性肿瘤9例(脂肪瘤3例、神经纤维瘤3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间皮瘤1例)、恶性肿瘤16例(转移瘤13例、骨髓瘤3例)。结论:CT正确诊断率(98%)明显高于X线(77%),可以明确诊断胸壁病变,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病变的常见CT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特别是弥漫性或大范围性病变的CT诊断要点 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 描,采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中以甲状腺癌(27/57)发生率最高。57例中共误诊11例,包括:结节性甲状 腺肿(14例)误诊6例(6/11),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瘤;甲状腺癌(29例)误诊为甲状腺瘤2例;桥 本病(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瘤(12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Graves病(3例)误诊为桥本病1例。结论:甲状 腺病变与正常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胸腔入口区病变的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胸腔入口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经病理或DSA证实的胸腔人口区疾病的CT表现。结果 118例螺旋CT平扫中定位诊断正确者112例(约占95%),定性诊断正确者98例(约占83%)。53例增强CT扫描中定位诊断正确者51例(约占96%),定性诊断正确者48例(约占91%)。结论 螺旋CT对胸腔入口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尤其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其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ribs on cervical spine MRI and clinical relevance, we reviewed 2500 studies for cervical ribs and compression of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and compared to CT, when available. Brachial plexus or subclavian artery contact by cervical rib was identified on MRI and/or CT in 12 cases with diagnosis of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in one. Cervical ribs were identified on 1.2% (25/2083) of examinations, lower than on CT (2%), but MRI may offer equivalent anatomic explanation for patient symptoms.  相似文献   

13.
CT和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上均有骨骼肌肉酸痛症状,27例有骨质疏松或伴有其它骨骼异常的X线表现,其中病理性骨折3例、骨骼畸形2例、局部骨骼有溶骨性或纤维囊性改变5例(病理证实为棕色瘤),11例合并泌尿系结石。术前行CT(28例)和MRI(7例)检查。结果:30例均为甲状旁腺单发病灶,腺瘤26例、腺癌3例、增生1例。24例病灶位于颈长肌前甲状腺中后部或下极附近的气管-食管旁沟内;异位者6例,分别位于颈根部胸骨柄后、颈动脉鞘、甲状腺内、右前上纵隔和气管后胸廓入口处。28例行CT检查者,术前检出病灶25个(25/28),未检出的病灶3个。7例行MRI检查,术前病灶均被检出。结论:临床上高度怀疑原发性甲旁亢患者颈部的CT和MRI检查是必要的,CT和MRI不仅能有效检出甲状旁腺肿瘤,并对其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LAM胸部X线平片、HRCT,腹部CT和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及DLG后胸腹部CT扫描等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X线胸片上未见异常1例,双肺纹理增多3例,弥漫性小蜂窝状影或网格状影1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4例。胸部常规CT和HRCT扫描显示15例均具有典型LAM表现,均可见两肺散在囊状影或广泛密布的囊状影。按Avila等肺部疾病程度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7例。腹部CT显示14例在腹膜后、盆腔可见囊性淋巴管瘤9例,淋巴管肌瘤13例,二者共同存在7例,并发肝脏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小错构瘤及子宫肌瘤各1例。DLG检查,除1例淋巴管梗阻部位在腰3水平外,其余14例均可见胸导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梗阻及颈干和(或)锁骨下干和(或)支气管纵隔干淋巴管反流。DLG术后CT,除3例未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外,其余12例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情况与DLG基本一致。结论 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PLAM)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CT可发现腹部LAM,DLG和DLG后MSCT对因LAM引起的胸导管或淋巴管干梗阻部位的显示具有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CT征像并与甲状腺的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54例甲状腺癌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均经CT检查和/或术后病理所证实。全部病变经胸部X线检查,其中62例和35例还分别经超声和放射性核素Ⅰ检查。结果:甲状腺癌的CT征像为:甲状腺边缘模糊不清,甲状腺内病变形态不规则,有的呈单纯性砂粒样钙化,甲状腺肿大绕气管蔓延入气管后间隙,颈淋巴结多发性肿大且呈周边强化和中心液化。甲状腺良性病变的CT征像:1.甲状腺腺瘤——在肿大的甲状腺内呈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区,甲状腺边缘清楚锐利;2.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呈不规则形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减低;3.甲状腺炎——多为双侧增大,密度均匀减低,但形态无改变。结论:由于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的CT征像有很大差别,因此,CT技术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疾病的CT评价(附4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生化证实的4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甲头腺腺交谈20例,腺癌12例,Graves病3例,桥本氏甲朱炎2例,多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全部病例行CT扫,45例增强。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低密谋灶,最小病灶为6mm,CT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3例胸内甲状腺全部由CT首先检出,钙化以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占54.6%。1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对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于39例骨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重叠重建及骨算法重建,然后通过软件功能行三维重建。通过旋转三维图像从最佳角度来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颅骨及颌骨骨折20例,胸椎骨折3例,腰椎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1例,髋关节骨折3例;左股骨慢性骨髓炎1例,胸椎结核2例,膝关节退行性变1例,肘关节感染2例,颈椎及胸椎先天畸形2例,踝关节合并足骨多发转移瘤1例。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可作为横轴CT图像和二维图像的重要补充,它可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的颅底、颌面、脊柱、关节、手和足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对4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在1.0~2.0 cm的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为单发癌灶,2例为双侧双发癌灶;2例合并对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合并对侧甲状腺腺瘤;(2)边缘光整,包膜完整者8个病灶;边缘不光整,包膜不完整者34个病灶,但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或较均匀,未见明显出血或坏死囊变区;病灶内伴钙化者30个病灶,钙化形态各异,以砂粒状多见(20个病灶),也可见不规则结节状、蛋壳状或桑椹状钙化;(4)增强后41个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幅度>40 HU,CT值在90~140 HU之间),其中38个病灶均匀强化,3个病灶中央强化明显,边缘可见一环形低密度影,呈镶嵌征;(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24例(60.0%),可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增强后可呈均匀明显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8例淋巴结内可见砂粒状、结节状或蛋壳状钙化.结论 砂粒状钙化、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强化明显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及伴钙化、囊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为小甲状腺癌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