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性危险因素特征。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CABG患者398例,分为男性组272例,女性组126例,比较2组患者的代谢性危险因素特征。结果女性组体重指数、收缩压、TC、HDL-C、LDL-C和TG均高于男性组(P=0.003,P=0.000),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的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于男性组,吸烟的比例低于男性组(P=0.000),2组高血压、糖尿病和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CABG患者的血脂异常和收缩压升高更为严重,吸烟比例和血尿酸水平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95例50岁以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血管并发症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发现男性患者血浆睾酮(T)降低,女性患者血浆雌二醇(E_2)、E_2/T降低;E_2/T增高可能是男性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而E_2/T过低或过高均可能与女性患者冠心病患病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并分成4等份,处于3个分割点位置的数值为251,290,385 μmol/L,按四分位法进行分组(Q1组,Q2组,Q3组,Q4组).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血尿酸、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孕激素、催乳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雌二醇、脱氢表雄酮,并计算得出游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BT),比较4组间性激素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差异,对睾酮、游离睾酮、BT及SHBG与尿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Q1组相比,Q4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及餐后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F=16.141,Z=30.85,P均<0.05),总睾酮、SHBG水平显著降低(F分别为3.810,2.783,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HBG与血尿酸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症,并与血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受试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对比观察组有糖尿病并发症和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9. 35±2. 51)%],空腹血糖[(10. 17±4. 3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空腹血糖的水平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 8,P0. 05)。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2. 19±2. 21)%],空腹血糖[(11. 13±5. 06)mmol/L]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均P0. 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定期监测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测定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66例,女60例)血糖、血脂、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并用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无颈动脉病变组显著升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的影响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高尿酸水平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男性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却无相关陛。结论血尿酸水平是女陛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铭  贾国良  王海昌 《心脏杂志》2001,13(5):343-345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5 0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促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 H)、睾酮 (T)、泌乳素 (PRL)及生长激素 (GH)的变化 ;采用酶法观测空腹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的变化。结果 :1男性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 E2 、P均升高 (P<0 .0 5 ) ,T水平亦明显下降 (P<0 .0 1) ;女性冠心病组与对照比 ,P水平均显著升高 (P<0 .0 1) ,E2 水平下降 (P<0 .0 5 )。 2男性冠心病患者 TC,TG,L DL-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HDL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女性冠心病患者 TC,TG,L DL- C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HDL 低于对照 (P<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但男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失衡存在差异 :男性 E2 ,P升高 ,T降低 ,女性 P升高 ,E2 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高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型糖尿病组患者88例,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患者42例,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HBAIC和空腹血糖含量FBG。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的FB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HBAI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HBAIC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随着血糖浓度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相应升高,二者具有正相关性。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具有重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将1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血管并发症患者(P<0.05)。2型糖尿病伴有h Hcy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组,选择同期79名健康人群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了解研究组当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比例、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①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研究组中,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血糖<6.1 mmol/L的3例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异常仅1例(33.33%),血糖浓度在6.1~7.0 mmol/L的9例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异常5例(55.56%)。67例血糖>7.0 mmol/L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异常67例,占100.00%。③在研究组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的关系:检测水平<6.5%的9例患者中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检测水平在6.5%~9%之间的31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有14例,发生率为45.16%;检测水平大于9%的39例患者并发症有26例,发生率为66.67%,提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客观提供患者血糖相关的信息,且和并发症之间呈正相关,可帮助临床糖尿病患者治疗管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2 5羟维生素D对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0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测量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静脉血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游离睾酮(FT)的水平。每个组之间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的维生素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组的雌激素水平均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不同。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排除了BMI、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后依然存在。结论 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的对绝经期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适当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能对提高绝经期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睾酮(T)、脂联素(APN)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APN水平低;合并肾病者较合并冠心病、无合并症者APN明显升高;糖尿病男性APN较女性明显降低,T明显升高;随年龄增长男性APN逐渐升高,T逐渐降低,而女性均无明显变化;APN与T呈负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PN水平与T有关;二者相互作用促进糖尿病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冠脉斑块特征、支架置入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 选择经冠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63例, 其中低睾酮组30例, 对照组33例, 两组患者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 明确冠脉病变特点, 并指导支架置入。同时分析血清睾酮水平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冠脉病变程度、斑块特点、支架置入情况及MACE的相关性。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 明确患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及支架最小管腔直径变化。结果低睾酮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t=7.808、-5.871、6.611, 均P<0.05)。以睾酮为自变量,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TC、LDL-C、HbA1c与睾酮呈负相关(β=-0.733、-0.716、-0.581, 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低睾酮组患者血管2支以上病变多见(χ2=8.66, P<0...  相似文献   

13.
姚文琦 《内科》2007,2(4):505-507
目的观察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因素。方法对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及肌酐等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TG、BMI、WHR、FINS、HOMA指数、BP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血尿酸水平升高、高TG血症、低HDL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OR=1.66~2.76)。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白细胞计数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老年女性T2D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腰椎及左股骨颈的BMD,检测其空腹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酸(UA)、血清钙(ALP)、血清磷、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老年女性T2DM患者腰椎、左股骨颈BM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老年女性T2DM患者高UA组L1~L3 BMD值显著低于正常UA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T2DM和血UA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或骨含量降低的危险因素,而外周白细胞计数则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108、5.911、1.005、0.689,P<0.05)。结论老年女性T2DM患者BMD降低,定期检测血UA水平和外周白细胞计数,可预测老年女性T2DM患者的BM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当作研究组。将84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当作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与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并发症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未合并者(P0.05)。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诊疗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对评估疾病控制效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符合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且无糖尿病的患者共60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且无糖尿病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100例。所有患者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完善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风险程度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ST-ACS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ST-ACS组及正常组,NST-ACS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grace评分危险程度增高,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grace积分呈正相关性。结论 (1)随着grace积分的增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2)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密切相关;3、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2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凋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 5 3例 2型糖尿病病人 (其中 2 6例无血管并发症组 ,2 7例伴血管并发症 )患者及 48例正常对照组 PBL凋亡率 ,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细胞凋亡、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等九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无血管并发症组较有血管并发症组更显著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PBL凋亡与 NO、HBA1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M2 PBL凋亡与NO、Hb A1C水平升高及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检测两组果糖胺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观察组静脉1、2、3 h静脉血糖水平,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检测效果理想,能预测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更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更年期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INS)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的影响.方法:测定更年期女性(40例)和男性(46例)EH患者及相应正常对照者(76例)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结果:①更年期女性和男性EH组血清E2水平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血清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更年期男性EH组血清T水平高于对照组.②更年期女性EH组E2/T及更年期男性EH组E2/P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③线性相关分析发现,更年期女性和男性EH组血清E2与ISI、AI、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呈正相关,P与ISI、AI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显著负相关,更年期男性EH组T与ISI、AI、TC及TG呈正相关,与HDL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和女性EH患者更年期性激素及其比例的生理变化与体内INS、血糖及脂蛋白等危险因素之间存在较密切关系,为EH发病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血尿酸(UA)水平变化及U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淄川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U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同时根据UA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检测并对比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尿酸组患者TC、TG、Scr、FPG、HbA1c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UA水平升高的风险更大,而UA高水平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引发慢性并发症,因此针对2糖尿病患者应重视UA水平的控制,实现积极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