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你发现没有,无论是在酒桌上,还是在工休时间,总是有那么一些男人也不管周围有没有女同胞,便口无遮拦地甚至于津津乐道地说一个个“黄段子”。惹得不少听众哈哈大笑,自己也乐得眉飞色舞。那么,男人为什么喜欢说“黄色笑话”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喜欢这种调调儿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丹平 《中国药店》2008,(3):I0026-I0026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好不好? 网友“落阁”说:“现在握着方向盘整个人心情就糟糕,还没开,就有点抵触心理了。”“he_0075”也表示,“开车后脾气变得极差,稍不舒服就想骂人。”“gy3083”原来感觉自己挺淑女,“可自从开上了车,也有憋不住要骂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现今有的老年人不敢过性生活,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如果再提性的要求,恐被别人讥笑,说成“老不正经”或“老来骚”,即使有性欲也只好强行抑制。其实,性生活并非年青人的专利,老年人同样有性的需求,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是老年人的正当权利。老年人的性需求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毕加索80多岁的时候,娶了一位20多岁的姑娘。岳母问女儿怎么嫁给一个老头?女儿回答说:“和他在一起,我觉得老的是自己。”从毕加索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年轻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年龄无关。同样,幸福快乐也是与年龄、身份无关的心理状态,需要勇敢和认真地去找寻。  相似文献   

5.
《医药保健杂志》2004,(10A):31-31
美国心理学家弗摩尔说:“不管你是否相信,画一座房子确实是一个很有用的心理测试。它可以显示出你的性格特点、你如何看待自己、别人如何看待你以及你对家庭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自我欺骗起源于人们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虚荣心,尤其是缺乏他人的尊重时,这种自我欺骗就成了寻求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诀窍”。偶尔为之。可以说是一种无害的行为,甚至能够对自己产生激励,成为驱使自己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但是,一个人如果终日沉溺于白日梦和自我欺骗中不能自拔,则无疑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疗法”的全称是“格式塔心理疗法”,它的创立者是美国心理精神学家弗雷德里克。该疗法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表现在现时的心理、身体、情绪和认识过程的整合。该疗法的9项原则十分简明,且具有可操作性,常人可以用来将自己的过去及现在的心理活动状况进行比较,并据此进行自我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8.
富贵之心     
英国知名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警告说,狂热的拜金思想在促使人疯狂赚钱的同时,会导致“富贵心理病”而“腐蚀”人们的快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车以及更年轻的脸蛋,是全球中产阶级极力追求的三大目标,也是沉溺于“富贵心理病”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在所有美容外科求术中,至少有60%的人存在心理误区。他们或过高估计手术效果,或过于苛求容貌的美艳。有时候一个从技术上来说很成功的手术,却无法得到求美的认可。甚至引发医患之间的纠纷。这些纠纷产生的同时也为美容整形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掌握求术的社会心理需求及动机,使术后效果更上一个台阶。也使“求”美的人们在选择优秀医师的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偏差,让整形美容术真正为我所用,为我所美。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人喜欢津津乐道一些很是“灵异”的梦。什么梦中预感、梦境重演,说的煞有介事。听的人往往半信半疑,觉得太过玄密。其实,许多这种“灵异”的梦都可以通过心理分析。变得不再那么灵异。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总喜欢在晚辈面前喋喋不休地讲诉述自己的光荣过去,以求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时也喜欢与同龄人共聚一堂,共同回忆往事,通过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以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总之,他们总是沉缅于过去的成就,而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对未来一片茫然。这种过分怀旧和脱离现实,使自己沉缅于过去不能自拔,并对现实生活适应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回归心理”。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己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老.因此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状态和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程序.通过护士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与患者沟通,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是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3.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发展不成熟,过分地依赖他人,经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遇事往往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策或指出方向。据有关心理学专家研究,产生依赖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下列问题作出判断。如果你回答“是”,给自己加0分;如果回答“不知道或都有可能”,加1分;如果回答“不是”,加2分。最后计算分数并对照分数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步入老年,很多入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养生,参加晨练,购买保健品……却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俗话说“病由心生”,如果不能拥有平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久之,疾病就会找上门来,让晚年生活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被年轻人称之为“老爸”或“老妈”的人,他们很爱打扮、很活泼、很青春。如果有人猛地问及他们的年龄时,他们常常会把60说成50,把50说成40——这绝对不是一种有意的谎言,而是一种心理真实,一般人都把这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18.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如胶似漆”四个字来形容新婚燕尔夫妻问的感情。造成如此难舍难分的原因,一是情感的交融。二是性的吸引。从理想主义角度想问题,人们无不希望自己能永久地保持这种亲密的性关系。可惜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夫妻在生活了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却不再如饥似渴地盼望着过性生活了,甚至产生了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2000年1月来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女17例,男11例,年龄24~91岁,平均53岁,40岁以上占89.8%,下面就其心理护理作一简述。 1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1.1 由于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快速好转,又反复发作,使病人产生恐惧、疑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本身疾病,有时是工作或家务忙,或者不愉快的事情而造成的紧张气氛,不能马上解除病痛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占病人总数的72%。 1.2 疑惑和敏感 疑惑有2种,一种是对自己的病产生猜疑,另一种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医生说得更严重,这种心理多在发作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