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斌  王英  刘惠军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55-1656
研究显示,社交焦虑与应付方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1].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处境的紧张和害怕,高社交焦虑者在交往之前及交往过程中更易感到紧张和忧虑[2].应付方式是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改善心理健康状态[3].为了解社交焦虑和应付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于2010年9月对天津医科大学2010级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新生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大学新生适应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36名贫困大学新生与446名非贫困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贫困大学新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方面心理健康状态好于非贫困大学生新生。结论:贫困大学新生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习惯,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607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兵  吴宇萍  陈建红  李媛 《中国校医》2004,18(3):216-218
目的 研究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方法 采用UPI问卷 ,连续 4年 ,对某高校共 384 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 ;通过主要成分分析 ,观察特征根、特征向量的变化 ;探讨影响大学新生新心理健康主要因素。 结果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成分有 6种。第 1主成分是情绪症状和以抑郁症状为主项目。第 2主成分是以测伪项目为主 ,伴精分症状共存项目。第 3主成分是自信程度不足项目。第 4主成分是躯体症状项目。第 5主成分是恐惧焦虑症状项目。第 6主成分是人际关系敏感项目。 结论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有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基本情况自制问卷,对1 255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并以1 507名老生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新生SAS得分(32.23±7.24)高于全国常模(29.78±0.46),低于老生(33.96±8.52);SDS得分(37.83±8.49)低于老生(38.21±9.83)。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人生目标的大学新生的SAS、SDS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家庭所在地不同、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同的大学新生的SA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大学新生的SD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目标是大学新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生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人口因素、家庭情况、个人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应针对多方面原因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了解西藏高校藏族新生2008-2014年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藏某高校2008-2014年连续7届共7 355名藏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8-2014年藏族大学新生的阳性症状筛查率为20.9%~ 48.0%,中重度症状筛查率为0.1%~2.2%;藏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波浪式发展趋势;SCL-90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上,藏族女生高于男生,藏族新生高于汉族新生,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藏族新生高于全国大学生;年份对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正向预测作用;2008-2014年藏族大学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上升了0.1~2.5百分点.结论 藏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心理健康水平虽有下降,但速度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1 561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用差异检验、相关进行分析。结果医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医学新生的强迫、焦虑、精神病性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低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中,男生的敌对、偏执得分高与女生,女生的恐怖、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医学新生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医学新生存在心理问题,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差异;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541名农村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并辅助使用访谈法。结果: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卫生问题的SCL-90总检出率为34.93%,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是强迫(45.66%)和人际敏感(34.38%);农村籍大学新生SCL-90总得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生的强迫(P〈0.05)、抑郁(P〈0.01)、焦虑(P〈0.05)和恐怖(P〈0.01)因子得分及总分(P〈0.05)显著高于男生。结论: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普遍偏低,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压力、适应障碍和性格特点可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宿州市某卫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宿州某卫校750名一年级新生调查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卫校新生SAS标准分为41.09±8.79,焦虑症状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2.6%;自杀意念与行为、每天上网是焦虑症状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结论焦虑症状和家庭因素、危害健康行为有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刘巧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6):468-469
目的 对大学新生焦虑状况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这一心理因素在大学新生中的现状、规律。方法 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新生的焦虑情况进行测查。结果 新生焦虑状态水平较高,但是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农村生源焦虑状态水平明显高于城镇生源;男女性别及不同专业组差异不显著;引起焦虑的原因中,有近半数学生以“孤独感”及“生活习惯发生变化不适”为主。结论 在大学新生中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1996~2005年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年来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及地域、取样人数等对研究报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996~2005年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的47篇报告,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和分析。结果因子平均效果量为-0.32,各因子效果量在-0.21~-0.50之间,显示大学新生心理并非不健康;研究报告的取样人数效应和经济水平效应显著,能解释效果量的30.2%。结论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对大学新生SCL-90测验结果的解释应该考虑地域和取样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应付方式焦虑抑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焦虑、抑郁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山东省青岛市某大学的609名大学新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应付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6.42%和21.67%。SAS的平均标准分为41.80±8.80分,SDS的平均标准分为43.77±9.54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在应付方式上,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0.81±0.17分、0.62±0.23分、0.25±0.21分、0.38±0.20分、0.33±0.18分和0.34±0.14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和幻想是焦虑的影响因素,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应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的视角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新生的自杀率提出对策。  方法  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共2 59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积极心理健康、日常压力源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新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5%。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相比,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日常压力总分及不同领域日常压力得分均较高(t=-13.00~-4.68), 积极心理健康得分较低(t=1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女生(OR=1.72, 95% CI=1.44~2.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OR=1.27, 95% CI=1.05~1.53)、日常压力总分(OR=1.11, 95% CI=1.09~1.13)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积极心理健康(OR=0.88, 95% CI=0.87~0.90)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负相关(P < 0.01), 积极心理健康对日常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结论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需要关注大学新生日常压力事件, 提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宋爽  田玲玲  李世平  付金生  刘建新 《中国校医》2015,29(4):241-243,245
目的 以石家庄市某医科大学为例,探讨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生活事件对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石市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随机抽取472人,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校核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结果 (1)抽样调查显示,医学新生中54.8%存在心理问题,9.4%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SCL-90各项因子分除焦虑、恐怖两因子外,均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3个大学生常模。(2)负性生活事件对医学新生产生中度影响率为66.8%,医学新生最常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因子类型为学习压力因子,各负性事件因子刺激量和SCL-90各分量表因子分间存在相关关系,pearson系数为0.206~0.539。(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SCL-90总均分,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有:人际关系因子,特殊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349。结论 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良好,负性生活事件可较好的预测本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高校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排球社团、网球社团的210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测评。结果神经质高分者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活动后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排球社团后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网球社团后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而神经质低分者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对心理症状改善效果相对不明显。结论3个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新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指导大学新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社团项目。  相似文献   

15.
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3级2715名大学新生(其中女生1651人)和2004级2866名大学新生(其中女生1851人)进行调查。结果女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结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高等师范院校应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周翠林 《中国校医》2012,26(6):401-40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大学新生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13例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根据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与行为方式干预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前后,肝功能异常大学新生的躯体化、焦虑、强迫、人际敏感、附加项(睡眠、饮食)5项心理症状因子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大学新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强迫等症状,身心状况较差,心理干预后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董贝贝 《职业与健康》2022,(16):2251-2254+2259
目的 探讨“0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为新时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晋中市某本科院校443名“00后”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20进行调查。结果 “0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韧性总均分为(3.51±0.4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积极认知[(3.92±0.70)分]、家庭支持[(3.55±0.50)分]、目标专注[(3.52±0.71)分]、人际协助[(3.35±0.87)分]、情绪控制[(3.33±0.80)分]。“00后”新生心理健康总平均分的M(P25,P75)为0.25(0.15,0.35)分,说明“0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表现良好。抑郁、焦虑和自我肯定维度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0.00(0.00,0.20)、0.17(0.00,0.33)和0.67(0.44,0.78)分。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和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8.
姚锦  王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7):889-891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逐年变化情况,分析与其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国家教育部编制的CCSMHS对某校2007-2011年大学新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某高校2007-2011年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0%、9.0%、8.4%、5.9%和5.8%.有心理问题学生中,以焦虑、抑郁和精神病倾向比例较高;2010、2011年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低于2007-2009年各年的.结论 某高校大学新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在高校学生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量以尽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 878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通过前测、后测及10个月后追踪探查课程干预效果。  结果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40.12±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81±8.06);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无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总分高于有心理问题新生(F=28.25,P < 0.01)。课程教学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个月后追踪发现效果依然显著(F=374.80,P < 0.01)。  结论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0.
3145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对3145名新生进行心理症状的自评测试.结果 大学新生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4个因子得分高于国内正常人水平(P<0.05),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在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P<0.01);女生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 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上文科新生显著低于理科和艺术类新生,顺序是艺术类>理科>文科.在敌对和恐怖两个因子得分上,理科新生显著高于文科和艺术类新生,文科新生和艺术类新生差异不显著;在抑郁因子得分上,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结论 本研究测查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同类大学新生相对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应给予男生、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