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4-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82例,病理切片证实为宫颈癌。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在病房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术前7d至术后7d进行自我松弛训练与自我催眠疗法,60min/次。对照组宫颈癌患者40例未进行心理支持治疗。术后1d,1,3,6,12,24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宫颈癌患者82例,心理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d,1,3,6,12,24个月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89~5.127,P<0.05~0.01)。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6,12,24,12个月性生活满意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性生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44.3%,49.7%,56.6%;15.6%,19.4%,21.5%,26.5%,χ2=4.819~7.871,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泌尿系统肿瘤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泌尿系统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探讨心理干预对泌尿系统肿瘤伴发的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4例伴发焦虑抑郁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心理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作为治疗效果的测查指标。结果:心理干预组抑郁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40.1&;#177;4.6比57.6&;#177;5.0,P&;lt;0.01);焦虑指数也显著下降(36.5&;#177;5.6比59.7&;#177;5.1.P&;lt;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指数下降不明显(56.9&;#177;6.2比53.6&;#177;5.1,P&;gt;0.05),焦虑指数下降较明显(36.5&;#177;5.6比47.6&;#177;6.2.P&;lt;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两项指数,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P&;lt;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泌尿系统肿瘤的整体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症状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后抑郁发生率为38.00%,焦虑发生率为41.25%,焦虑抑郁共病率为26.50%。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问题严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脑梗塞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3—12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6例中选择择期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认知教育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认知教育组在接受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认知教育。观察冠心病介入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并在入院时及手术后进行2次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认知教育组患者术中出现血压过高或血压过低、低血糖反应,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4.94~19.05,P&;lt;0.05~0.01);术后焦虑的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39%)(x^2=4.624,P&;lt;0.05),而抑郁发生率(18%)虽较对照组(32%)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术后认知教育组SDS和SAS总评分明显低于较同期对照组(t=6.124,7.028,P&;lt;0.01),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651,22.081,P&;lt;0.01)。结论:系统认知教育可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颈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于手术前后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自我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于入院时、手术前1d末、手术后3d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6h、20h干预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减轻应激反应程度,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方法对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其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驻南防某部936名男性士兵,从2003年7月开始行为期90d的心理服务其中420人为对照组,不施加干预,516人为干预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疏导、咨询、教育、引导等方法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两组均在开始期和90d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77;19.3,139.4&;#177;21.6),(1.61&;#177;0.60,1.69&;#177;0.62),(1.51&;#177;0.51,1.58&;#177;0.54),(I.46&;#177;0.54,1.55&;#177;0.53),t=2.028~2.817,P&;lt;0.05]。②干预组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0%降为15.3%(x^2=12.41,P&;lt;0.01),并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4.3%(x^2=11.96,P&;lt;0.01)。③干预组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6.8%降为20.2%(x^2=35.18,P&;lt;0.01),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6.9%(x^2=29.46.P&;lt;0.01)。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明显缓解和降低士兵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士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的60例骨科老年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 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与16.67%(5/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与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卒中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康复期脑卒中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训练,研究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定幸福感, 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干预12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研究组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依从率为96.7%,对照组为81.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陈丹 《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97-169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白内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手术后1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前、手术后1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1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术后14d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术后14d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起到缓解改善作用,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模式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赋能心理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术后2 d、8 d和14 d的焦虑程度及抑郁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术后8 d和14 d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组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率,心理干预的结果。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6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围手术及术后心理干预。结果宫颈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过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59.98±7.89和58.95±7.29降为49.63±6.91和47.98±6.87( P<0.01),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由91.8%和95.08%降为40.98%和42.63%( P<0.001)。结论宫颈癌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高,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34例宫颈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在实验前后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心理健康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分显著下降(P〈0.01),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的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B):14-15,4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科病房探视患者的正常人136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①症状自评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多(总分≥160分),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均为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重。主要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与部分喉切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60分者分别为35例(67.3%),40例(47.6%)。除焦虑因子外,全喉切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120-3.778.P〈0.001~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所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42-8.388,P〈0.001-0.05)。②各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30例(57.7%),40例(76.9%),部分喉切除组两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51例(60.7%),41例(48.8%)。全部喉切除组患者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816,P〈0.01),全喉切除组与部分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6.462, P〈0.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抑郁情绪较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严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外科治疗方面应尽量行部分喉切除术,术后应及时对不同术式患者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文海波 《当代护士》2009,(10):51-5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2d、术后10d进行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于术前2d、术后10d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前2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术后10d(p〈0.01);对照组术后10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术前2d(p〈0.05);干预组术后10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正畸患者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正畸治疗提供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方法 对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学正畸患者(研究组,n=30)和正常大学生(对照组,n=30)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测查。结果研究组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强迫4个因子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1)。结论 大学生正畸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在正畸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前1d到术后3d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d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肾穿刺活检术术前患者总体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3.3%、66.7%;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60±6.95),(46.80±7.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0.53±8.63),(53.53±1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2,0.28;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覃丽玲  黄冬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775-177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5年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55例)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并记录膀胱痉挛和用止痛药的次数。结果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前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数据(P〈0.05)。经心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痉挛次数和止痛药的应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进行药物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心理行为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改良根治术。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均于术后1天进行测量,干预组根据患者测量结果逐项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每天1次,每次25~30min,连续7天。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心理行为干预。术后8天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测量。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术后8天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治疗6个月末评定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6个月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