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次经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对Wistar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修复作用.[方法] 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体外分离、培养并用Hoecst33342标记.按照Allen方法把60只在T_(10)-T_(12)平面损伤的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B、C、D组(对照组).在损伤平面蛛网膜下腔中段放置一硅胶管,在7 d后,注入1×10~6个骨髓基质干细胞.在2、3、5、7、12周荧光显微镜、免疫组化检测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损伤段脊髓的存活、分布、分化情况并作计数观察.使用BBB评分观测后肢功能恢复.[结果] 移植后7~14 d骨髓基质干细胞达到高峰,在7 d后表达巢蛋白及神经丝蛋白阳性.随时间的延长,移植在损伤部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及神经元样细胞均有减少,但移植3次的细胞数减少速度较其他两组慢.移植3次组大鼠的BBB评分较移植1、2次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靶点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脊髓损伤(SCI)修复的影响,观察注射的BMSCs在SCI局部和两侧健康组织中的存活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sD大鼠SCI(T10节段)模型,伤后9d注射细胞,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4点法治疗组(脊髓损伤区头、尾侧);6点法治疗组(加上脊髓损伤中心区):8点法治疗组(加损伤区及损伤区头尾的上或下节段);10点法治疗组(加损伤区及损伤区头尾的上和下节段);E组为空白对照组,未注射细胞。通过改良的BBB评分,评估不同靶点注射BMSCs对SCI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通过组织切片和HE染色观察注射细胞在SCI局部和两侧健康组织中的存活情况。结果成功培养BMSCs并鉴定。改良的BBB评分显示,局部注射BMSCs能明显的促进SCI动物的运动功能的恢复(P〈0.01)。6、8、10点法注射明显优于4点法(P〈0.01)。6、8、10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观察显示,6点法注射的BMSCs在SCI局部和两侧健康组织中的存活比例明显优于4点法(P〈0.01),6、8、10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点法注射能有效的促进SCI动物的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减少过多次数的注射对健康脊髓的损伤。注射的BMSCs在SCI局部和两侧健康组织中的存活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703-1709
[目的]研究经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脊髓挤压损伤方法,制造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共2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8只),立即分别将DMEM、BMSCs和经诱导的BMSCs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分别于移植4、8周后处死动物,均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空洞面积改变情况;并采用抗神经丝(NF)抗体、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抗体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 N)抗体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BMSCs存活和分化情况及损伤部位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移植4、8周后,脊髓损伤区空洞为移植细胞充填,空洞面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BB评分结果 C组和A、B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形成,同时部分移植细胞呈Neu N染色阳性,在C组上述改变更加显著。[结论]经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BMSCs可以在脊髓损伤区存活,能够显著减小脊髓损伤处空洞面积,并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区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促进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仍然是骨科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传统观点认为脊髓损伤是不可修复和再生的。现在认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丧失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永久性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无法再生修复。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和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干细胞移植替代缺失的神经细胞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近交系Wistar大鼠(n=56),随机分为治疗组、空白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SCI)的模型;分离培养同种异体MSCs,纯化、扩增后,MSCs经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被NGF基因转染后重新悬垂(1×108/ml)于SCI 7 d后移植入受损硬脊膜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在MSCs移植后24 h和1、2周后取损伤脊髓段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细胞的分布情况;观测MSCs移植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GF表达的变化;进行神经功能(BBB)评价. 结果 MSCs移植后可向损伤脊髓中心聚集,SCI后.治疗组GFAP和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BB评分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N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促进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移植后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OECs)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5组: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单细胞移植组(OECs或BMSCs)和联合移植组.将联合培养的OECs和BMSCs移植到脊髓完全损伤的大鼠体内.评定功能恢复状况,采用荧光技术对标记后的脊髓进行示踪.结果 OECs和BMSCs移植后均可在体内存活.移植4周后与手术对照组(0.88±0.23)比较,OECs组(2.67±0.24)和BMSCs组(2.66±0.14)的大鼠脊髓功能均有改善,联合移植组(3.12±0.52)功能改善最佳(P<0.01).结论 OECs与BMSCs在体外可联合培养,OECs的培养液对BMSCs具有向神经元分化的趋化作用,并且两者在移植后均可存活,联合移植较单细胞移植的修复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修复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装置在T11水平制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4组(n=12):A组为BMSCs移植联用G-CSF组,B、C组为单纯BMSCs移植组和G-CSF治疗组,D组为损伤对照组。术后1、2、3、4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HE染色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周,A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D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3、4周高于C组(P0.01)。HE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MSCs联合应用G-CS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好,D组恢复最差,B、C组介于A、D组之间。A组在脊髓损伤区及周缘NSE、NF 200阳性细胞均较B组多,C组未见明显的NSE、NF 200阳性细胞,但在损伤周缘有大量的GFAP阳性细胞,并向脊髓损伤空腔内延伸;D组损伤区看见大量结构杂乱的GFAP阳性细胞,瘢痕组织形成明显,损伤区未见明显的脊髓再生现象及NSE、NF-200阳性细胞。[结论]BMSCs移植能在脊髓损伤周围存活并分化;移植联用G-CSF更能促进神经修复及功能的恢复;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后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B、C、D组分别在损伤后立即、24h、7d移植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的第三代BMSCs,A组注射等量PBS,分别于BMSCs移植后24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结果移植后1周,各组移植的BMSCs基本位于硬脊膜下,移植后2—4周,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D组损伤脊髓内BMSCs数量明显多于B、C组。结论(1)移植的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2)在脊髓损伤后7d移植BMSCs较损伤后立即或1d后移植更利于BMSCs在损伤区的聚集。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世界性难题,至今未能有理想的方法.随着对中枢神经再生研究的深入,尤其是1992年Revnolds等从成年鼠脑中首先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SC),1998年Eriksson等证实成人脑部存在NSC后.人们对神经再生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然而内源性NSC在神经受损时因量少且缺乏正向信号的激活,无法进行组织修复;外源性NSC又不易获取,从活体组织中获得NSC具有危险性,而从胚胎中获得NSC又涉及伦理问题,不能满足大量的临床及实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神经干细胞或神经细胞的来源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移植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立体定向和尾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于脊髓损伤(SCI)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及移植细胞对大鼠S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大鼠BMSCs,移植前用免疫组化单染BrdU标记.动脉瘤夹钳夹法制作大鼠SCI模型.将45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n=15).对照组仅造模,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在致伤7d后分别经尾静脉和立体定向途径将标记BrdU的BMSCs悬液植入SCI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不同途径移植BMSCs对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 三组大鼠造模前和造模后7d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0 d所有大鼠潜伏期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缩短,而波幅逐渐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立体定向移植组与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感觉诱发电位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立体定向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恢复优于静脉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均可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迁移,明显改善SCI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且移植等量BMSCs时立体定向移植疗效优于尾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后的生物活性及移植后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方法 取Wistar大鼠的第3代BMSCs消化后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CM.DiI标记,另一组正常细胞不标记,测定生长曲线.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将CM.DiI标记的BMSCs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移植,分别于移植后24 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结果 BMSCs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成功率10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基本吻合;移植后24 h,脊髓损伤区未见标记细胞,移植后1周,标记的BMSCs开始迁移到损伤区硬脊膜下,移植后2~3周.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移植后4周,仍有标记细胞聚集在脊髓损伤中心.结论 (1)BMSCs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后的生物活性保持正常;(2)CM-Dil标记的BMSCs移植后能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CM-Dil在活体内至少能维持4周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以及BMSC移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并传代 ,进行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BM SC中BDNF和NGFmRNA的表达。用NYU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将 15 0 0 0个BMSC注射到损伤脊髓中。 1~ 5周后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BMSC在脊髓中的迁移 ,进行NF、GFAP和Gal C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BMSC贴壁生长 ,免疫细胞染色CD44 (+ )、CD45 (-)和CD71(+ ) ,表达BDNF和NGFmRNA。移植BMSC后脊髓损伤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 ,5周后BBB评分从对照组的 (11.6± 1.7)分提高到 (15 .4± 2 .2 )分。BMSC在脊髓内向头、尾两侧迁移约 5mm ,未检测出向神经细胞诱导转化。结论 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 ,移植后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不同移植途径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第3代BMSCs经CM-Dil荧光染料标记后按不同途径移植.A组:脊髓损伤后行第四脑室注射移植;B组:脊髓损伤后行损伤区蛛网膜下注射移植;C组:脊髓损伤后行损伤区远端蛛网膜下注射移植;D组:脊髓损伤后行股静脉注射移植.分别于移植后24 h、1、2、3、4周取损伤脊髓段作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BMSCs在损伤脊髓中心的聚集情况.结果 移植后24 h:除B组外脊髓损伤区未发现红色荧光;移植后1周,A、C组移植的BMSCs开始向脊髓损伤区迁移;移植后2周,除D组外,各组BMSCs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移植后3-4周,脊髓损伤区BMSCs数量减少,B组减少速度更快.结论 经第4脑室、硬脊膜下移植的BMSCs能迁移聚集在损伤脊髓的中心,经静脉移植的BMSCs极少迁移到损伤脊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植入定向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有助于动物功能的恢复及不同植入时间对其是否存在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于脊髓损伤后立即进行细胞移植,B组于损伤后1周进行细胞移植,C组作为对照组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的1~6周,对各组动物进行BBB评分,应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rdu标记细胞的存活及与宿主脊髓的整合情况。结果B组动物的BBB评分提高显著,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免疫荧光显示,移植细胞大量存活并与再生的宿主神经纤维形成网状结构,桥接于脊髓损伤区的两端。结论延期移植定向诱导的hMSCs可促进脊髓损伤动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恢复、VEGF基因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BMSCs治疗SCI的机制。方法取5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3~4代细胞进行实验。取Wistar雌性成年大鼠87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21只)、DMEM注射组(B组,33只)和BMSCs移植组(C组,33只)。A组仅咬除T8~10棘突和椎板;B、C组参照Nystrom方法制备T8~10 SCI模型,伤后30 min C组注射BMSCs(共3.0×105个),B组注射等量DMEM。于术后3、7、14、28 d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术后3、7、14、28 d应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微血管计数观测血管生成情况;术后1、3、5 d应用RT-PCR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B、C组大鼠后肢功能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各时间点BBB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C组BBB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B、C组损伤周围区脊髓灰质腹侧角内微血管数目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7、14、28 d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7 d脊髓灰质腹侧角内微血管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4、28 d显著高于B组(P<0.05)。各组术后各时间点损伤周围区脊髓白质内的微血管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示,A组大鼠脊髓组织内VEGF mRNA表达水平较低。B、C组与A组相比,于术后1 d开始VEGF mRNA表达增加,3 d时表达达峰值,5 d时表达下降但仍高于A组,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均高于B组(P<0.05)。结论 BMSCs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表达和增加脊髓内新生血管而促进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BrdU标记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WD法制成完全性截瘫的同种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模后7d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2只,作为BMSC移植组,经鼠尾静脉移植2×106/ml的BMSC悬液1ml;B组22只,作为对照组,移植1mlL-DMEM液;C组22只,作为空白手术对照组。移植后1、2、3、4、5、6周用BBB评分评估各组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2、3、6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检测损伤段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的表达。结果:移植后3周开始,A组的BBB评分在各观察时间点明显高于B组、C组,移植后6周维持在较稳定水平,而B、C组在伤后3周开始维持在较稳定水平;在移植后2、3、6周,A组GAP-43、NF200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于B组、C组,6周时开始下降,而B组与C组在移植后2、3、6周的表达均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静脉移植BMSC能使损伤段脊髓GAP-43、NF200表达上调,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BrdU(5-溴尿嘧啶)标记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s;WD法制成同种SD大鼠完全性截瘫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模后7d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2只,为应用BM-SCs移植组,B组22只,作为对照组,C组1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经鼠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2×106个/ml)1ml,B组经鼠尾静脉注射1mlL-DMEM液,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注射后2、3、6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SCs在损伤段脊髓的存活、分布、分化情况并作计数观察。结果:A组移植后2、3、6周BrdU阳性的BMSCs主要分布于损伤段及邻近节段脊髓内;移植后2周BrdU阳性的BMSCs约占移植细胞数的4.9%,移植后3周占4.4%,移植后6周占2.9%。移植后2周,BMSCs形态大多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阳性标记的细胞长出神经元样突起,约12.6%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约5.4%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B、C组损伤段脊髓内未见有BrdU阳性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后静脉移植的BMSCs能在脊髓损伤灶内停留、存活,表现出对损伤灶的趋化性,部分存活的BMSCs可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可用于脊髓损伤的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gularity of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 in injured spinal cord with intradural space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or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4 groups. The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wa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Allen method. BMSCs were labeled by CM-Dil. And 5.0x 10^6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by different channels including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Group A),injured spinal cord intrathecally injection (Group B), remote intrathecally injection at the L3-L4 level (Group C),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Group D). Spinal cord was dissected at 24 hours, 1, 2, 3 and 4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Sections of 4 μm were cut on a cryostat and observ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ults: No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24 hours aftertransplanta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renchyma except Group B. One week later, BMSCs in Groups A and C began to migrate to the injured parenchyma; 2-4 weeks later, BMSCs penetrated into the injured parenchyma except Group D. The number of BMSCs decreased at 3-4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number of cells in Group B decreased faster than that of Groups A and C. Conclusions: BMSCs transplanted through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injured spinal cord intrathecally injection and remote intrathecal injection could migrate to the injured parenchyma of spinal cord effectively. The number of BMSCs migrated into injured spinal cord parenchyma is rar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