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王兵  翟厚全 《临床荟萃》1998,13(2):63-64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后(AMI)左室重构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将对这一问题重点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60例均系我院内科住院的AMI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且存活>1个月,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按心梗前有无心绞痛随机分成两组,有心绞痛者32例为观察组,无心绞痛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于住院1~2月内查彩色多普勒,且均予AMI常规治疗。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MI部位及MI后接受药物治疗及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检查方法和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 1000型彩色多昔勒仪,探头频率2.5MHz,受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53)及非缺血预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非缺血预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62.3±5.4)mL/m2,(66.4±5.6)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30.1±3.2)mL/m2,(33.9±5.7)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3±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4.
为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左室重构、射血分数(LVEF)与卧床天数的关系,对56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记录卧床天数并在发病的3个月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形态、室壁运动及收缩舒张功能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左心室重构(VR)及例数,LVEF。结果两组卧床天数有显著性差异,VR与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对无并发症的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肖暖  唐路宁  陈春红 《临床荟萃》2007,22(5):327-328
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再灌注疗法.随着适应证的扩大及溶栓药物的改进,溶栓成功率不断提高,AMI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功能恶化等表现.目前对于溶栓成功后是否需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尚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对溶栓成功后行延迟PCI与未进行PCI的患者作对比研究,探讨AMI溶栓成功后择期PCI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闫华  吴范武  赵碧琼  马毅  姜玉茹  李莉 《临床荟萃》2005,20(13):763-763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期蛋白,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其组织损伤或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CRP浓度升高。我们通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CRP峰值的测定,探讨CRP峰值高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永娜  李拥军  赵伟  张辉  杨蓉  苏便苓 《临床荟萃》2005,20(23):1326-132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LVRM)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发病12小时内的首次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64例,测定发病72小时的血清IL-6浓度以及第14天的超声心动图。按照IL-6浓度分为低IL-6组(IL-6<10 ng/L)、高IL-6组(IL-6≥10 ng/L),比较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室壁瘤及总的LVRM的发生率。结果高IL-6组较低IL-6组LVEF降低(52.29±11.45)%比(58.11±9.83)%(P<0.05),而LVEDV、LVESV、室壁瘤发生率、左室重构发生率均升高(P<0.05)。相关分析:IL-6与LVEDV、LVESV、室壁瘤及左室重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72小时血清IL-6浓度与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生率呈正相关,是预测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室重构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影响患者预后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超声可早期检测和评价AMI患者左心室重构情况,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声新技术评价AMI后左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张金盈  李凌  陈庆华  陈魁  董建增  黄振文 《临床荟萃》2003,18(19):1084-1086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常量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用药前、用药 6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修改的Simpson法经心尖四腔和二腔切面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容量、舒张末期容量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卡维地洛组心率比安慰剂组减慢 ,而安慰剂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收缩末期容量增加 ,卡维地洛组容量减少。卡维地洛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比安慰剂组显著减少 (t =2 .470 ,P <0 .0 5 )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明显减少 (t =2 .6 86 ,P <0 .0 1) ,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 (t =2 .5 45 ,P<0 .0 5 )。结论 常量卡维地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6个月 ,减少左心室容量 ,增加LVEF。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性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林林  陈二南 《临床荟萃》1996,11(20):922-923
最近,Ovize等认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AMI)前多次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缺血处于适应性状态,而国内则很少报告。为此我们观察分析了1988年1月~1994年12月住院的98例AMI患者,从临床方面探索心肌梗塞(MI)前有无心肌缺血性适应(MIP)对MI面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收集98例首次AMI,均符合WHO诊断标准。且入院后反复查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均符合AMI的特征性改变。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47~86岁,平均66±8.89岁。A组62例:即AMI前有心绞痛史或经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性表现,病程2天~10年,但多为1个月~2年,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84例,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41例),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于发病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组:6个月时螺内酯组LVEDD、LVESD、LVEDVI和LVESV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LVEF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进一步防止前壁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对下壁AMI患者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STE)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LVR)的价值。方法 对75例AMI患者于PCI术后72 h及6个月行STE检查,测算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以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5%作为LVR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I术后6个月,75例中56例未发生重构(非重构组),19例发生LVR(重构组),发生率25.33%(19/75)。与术后72 h比较,重构组术后6个月LVEF减低,非重构组术后6个月LVEF增高(P均<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术后72 h及术后6个月GCS及GLS均减低(P均<0.05)。LVEF、GCS及GLS均与LVR呈负相关(r=-0.39、-0.52、-0.64,P均<0.01)。GLS及GCS是LVR的独立预测因子。GL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LVR的阈值为-12.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及87.2%。STE参数测量观察者间差异为(9.32±3.14)%,观察者内差异为(7.18±2.26)%。结论 通过STE测得的GLS可用以准确预测AMI患者PCI术后LV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的治疗效应并进行比较。方法: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洛沙坦组22例,培哚普利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等常规治疗;洛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沙坦25mg口服,每日1次;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mg口服,每日1次。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14天、6个月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较基础值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与基础值比较轻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LVDd、LVDs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咳嗽发生率18%,洛沙坦组无1例发生副反应。结论:洛沙坦与培哚普利具有相似的抗左心室重塑的治疗效应,洛沙坦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溶栓前使用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肝素组在UK溶栓之前静注肝素,对照组在UK使用前不应用肝素。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容量(ESV)、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容量(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和室壁阶段运动积分(RWMI),比较2组的左室重构情况。结果:早期肝素组的ESV和ED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5或P<0.01),RWMI低于对照组(P<0.05),EF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肝素组的下壁梗死组ESV、EDV、RWMI和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前壁梗死组的ESV、EDV、RWMI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肝素辅助溶栓治疗,可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对缺血后处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12h内行缺血后处理的STEMI患者作为实验组及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于术后6个月行CMR检查,测量左室心功能指标及梗死心肌面积所占百分比,并以24%为分界值,将实验组又分为无重塑组和重塑组。分析各组间的心功能参数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重塑组与重塑组患者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每搏输出量(SV)均明显增加,而射血分数(EF)、PER和PF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重塑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显著。ESV与EDV的增大呈线性关系;PFR、PER和EF均随EDV的增大而呈线性下降趋势。ROC分析结果显示,EDV、ESV、EF和PF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764、0.713和0.743。结论CMR对预测心室重塑有重要作用,其中PFR、ESV和EDV可作为独立因子预测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诊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高剂量(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剂量(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半乳凝素-3(Gal-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al-3、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LVEDV、LVESV、LVEDD、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促进其心功能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PCI的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的AMI患者26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PCI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每次随访时均测量患者的血压,并于术后1周和第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AMI患者接受PCI术后发生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PCI术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AMI患者接受PCI术后12个月时发生心脏扩大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线心脏扩大,延迟血流灌注,PCI术后1周时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目较多,PCI术后1周时评估的心功能较差,PCI术后1年内血压控制不佳以及PCI术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CEI/ARB)的剂量较低。患者接受PCI术后12个月时,血压控制较佳者较血压控制不佳者的左心室容积更小,左心室质量更轻。结论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AMI患者在接受PCI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是发生心脏扩大的危险因素之一。AMI患者在接受PCI术后的血压水平能够影响左心室重构的程度,血压越高,左心室重构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术后 6个月各指标进行观测 ,并与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组比较 ,以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7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取 2 9例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6个月完成各指标的测量 ,与对照组的二维超声各指标进行分析 ,以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无显著差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术后 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 ,短轴缩短率有不同程度改善 ,但尚无统计学意义 ,缩末容量、舒末容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5 )。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可改善缺血 ,延缓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促进顿抑及冬眠心肌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和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方法:将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非溶栓组。采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进行监测。结果:140例AMI患者LVRM总发生率为42.1%。溶栓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LVRM对LVSF产生明显影响。溶栓再通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1),且LVSF明显得到改善(P<0.01)。结论:AMI患者的LVRM发生率高,对LVSF有明显的影响。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减少LVRM发生,改善LV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