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登平  孙相民 《山东医药》2007,47(22):88-88
2003年以来,我院对63例有哮喘史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亚光  郭莹  王萍 《山东医药》2002,42(24):53-54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由于解剖复杂 ,切除脏器较多 ,创伤大 ,手术后并发症亦相对较多 ,其手术死亡率达 15 % ,近年来 ,随着胰腺癌围手术期处理的加强 ,手术死亡率已降至 5 % ,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1 胰腺癌的术前处理胰腺癌确诊时只有极少数为早期 ,大多数为进展期 ,患者多消瘦、体质差 ,合并梗阻性黄疸、糖尿病等。若能术前进行针对性处理 ,将会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1.1 术前营养支持 胰腺癌患者术前处于高消耗状态 ,食欲低下甚至引起消化道梗阻 ,摄入减少 ,消耗增加 ,蛋白水平降低 ,免疫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张勤  徐婷  王昕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543-1543
随着年老,老年人各种生理储备功能下降,脏器退行性变并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导致腹部疾病手术治疗的复杂化.因此,老年人周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于艳 《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05-105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3月—2013年4月接收的口腔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27例,对其采取围手术期的处理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7例口腔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围手术期治疗后切口均属甲级愈合,且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口腔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取围手术期的处理后疗效明显,且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糖尿病 (DM )发病率的日渐增加 ,DM病人接受手术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 :2型DM占DM中的 80 %~ 90 %以上 ,而发病年龄高峰在 6 0~ 70岁 ,即老年阶段 ,因此老年DM不可避免地成为接受手术的主要DM人群 ,了解与掌握老年DM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1 老年DM手术危险性的评估  老年DM病人除在生理上进入衰老阶段、各器官功能衰退、应激能力与免疫功能低下外 ,各种DM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与大血管病变 ,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硬化及高血压、DM神经病变、DM肾病等常使病人在麻醉及手术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肝移植病例的并发症及处理。结果32例发生肺部细菌性感染(72%),其中13例合并真菌感染(29.5%).死亡2例(15.3%);急性肾功能不全(ARF)9例(20.4%),7例须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死亡3例(33.3%);大量胸腔积液14例(31.8%),无死亡;急性排斥反应5例(11.3%),无死亡;腹腔内出血5例(11.3%).死亡2例(40%);胸腔内出血2例(4.5%),无死亡;T管脱出2例(4.5%).死亡1例(50%)。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主要与并发症有关.早期诊断与处理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血糖影响组织修复能力 ,抑制白血球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在手术期体内蛋白质合成功能下降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是机体不易愈合与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外伤病人常因呕吐 ,禁食 ,入水量不足使血液粘稠度和血糖更高 ,血容量下降使心肾功能负荷加重 ,容易造成组织供血不足与细胞脱水。在手术和麻醉期患者体内处于应激状态使儿茶酚胺 ,胰升血糖素及类固醇激素等分泌增加而胰岛素活力则相对下降 ,这些原因势必加重糖尿病病情 ,为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需要全面综合治疗 ,包括手术前 1周内每天至少摄入糖类物质 2 5 0~ 30 0g ,以使其有充分的肝…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及世界各地,在治疗上外科手术仍为较重要和理想手段,如何选择好地甲病人的手术适应症,正确的处理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的关键,作者总结20年间收治的548例病人,就地甲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昕  郭兰敏 《山东医药》2002,42(15):56-57
CABG围手术期处理主要围绕着如何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梗死进行。1 原理心肌氧需求直接与心率、心肌收缩力、心室壁张力和心肌温度有关。心动过速可增加氧消耗 ,导致心肌缺血 ;儿茶酚胺的释放提高了心肌收缩力 ,使心肌氧需求增加 ;高血压使左心室收缩期心室壁张力升  相似文献   

10.
张申  刘炳学 《山东医药》2003,43(21):31-32
2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 2月 ,我院对 5 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现进行回顾分析 ,重点讨论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中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 48~ 78岁 ,平均 63.2岁。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2 9例 ( 5 8% )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 ( 4 4% ) ,高血压 2 2例 ( 4 4% ) ,糖尿病 1 5例 ( 30 % ) ,慢性肾功能不全 2例 ,慢性支气管炎者 7例。心功能 级 1 6例 , 级 2 4例 , 级 1 0例。心脏射血分数 ( LVEF) 0 .1 9~ 0 .5 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左主…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及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严重时能导致死亡.急性哮喘一般都表现为由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的气道狭窄.除了这一机械效应,气道平滑肌还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改变组织的基质成分以及与炎症细胞结合等机制参与了气道的炎症反应[1].  相似文献   

12.
13.
14.
沈奕  黄茂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9):689-69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该文就他汀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该文就他汀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IL-13是Th2细胞因子的-种,是免疫炎症反应主要的调节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IL-13在哮喘病理生理中的作用进行概括,并对近年来IL-13单克隆抗体(IL-13单抗)治疗哮喘的研究进行总结,重点对IL-13单抗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及目标人群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