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底癌是较常见的口腔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且恶性度大,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一些肿块较大不能一次手术根治的晚期口底癌,先行颞浅动脉插管持续化疗,能使舌底肿块缩小,使口底癌手术根治获得成功。本文主要介绍颞浅动脉插管治疗口底癌的护理重点和护理体会。1.1临床护理1.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口底癌病人肿块大、伸舌障碍、发音不清,因此对自己的情况及预后表现出悲伤和焦虑。我们应做好术前的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②术前准备:术前3日子呋哺西林含漱液,鼓励用吸管,必要时用消毒棉球清洁口腔,每…  相似文献   

2.
薛国初  艾伟健 《广东医学》1998,19(2):123-124
近几年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立即修复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5年8月以来应用肌蒂型胸大肌肌皮瓣及复合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P、。72岁,其中50岁以上的病人较多。本组舌癌12例,颇癌3例(其中2例累及颊部全层),口底癌4例,下牙龈癌豆例(累及须粘膜及下颌骨),下颌骨癌1例(累及牙龈、口底、颊粘膜)。12例舌癌患者有3例保留下颌骨,有9例行下颌骨矩形切除。用于修复舌一口底缺损16例,修复颊…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口底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物酶2(COX-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口底癌手术切除标本4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另取癌旁非癌组织作为对照。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分组对照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在口底鳞癌标本中的阳性率为75.0%,显著高于周围正常对照组织的29.5%(P<0.01),COX-2在口底鳞癌标本中的阳性率为81.3%,显著高于周围正常对照组织的35.4%(P<0.01)。图像分析显示EGFR和COX-2的相应光密度(IOD)值在口底癌组分别为126.45±41.33和144.76±48.59,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织的61.22±21.42和74.56±23.12(P<0.01)。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量在口底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不同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口底鳞癌组织中EGFR和COX-2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6,P<0.01)。结论 EGFR和COX-2在口底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对于口底鳞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底大面积缺损后皮瓣生长变化及对供区的影响。【方法】对12例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大面积缺损(缺损面积3.5~5.0×5.0~8.0cm^2)患者应用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行Ⅰ期修复,随访12—60个月,观察皮瓣成活和生长状况,评价供区疤痕对面容的影响。【结果】12例患者修复后均Ⅰ期愈合。术后1个月,皮瓣上皮开始软化,3个月后上皮角质层部分脱落,术后1年,接近口腔粘膜;供区术后3个月内疤痕突出,影响面容,3个月后面部皮肤逐渐松弛,术后1年供区疤痕已接近双侧鼻唇沟,在年长患者更为明显。【结论】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与口底缺损区邻近,皮瓣面积较大,易成活,为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大面积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尤其适用于年长患者。  相似文献   

5.
双侧鼻唇沟肌皮瓣修复口底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底大面积缺损后皮瓣生长变化及对供区的影响。【方法】对12例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大面积缺损(缺损面积3.5~5.0×5.0~8.0cm^2)患者应用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行Ⅰ期修复,随访12—60个月,观察皮瓣成活和生长状况,评价供区疤痕对面容的影响。【结果】12例患者修复后均Ⅰ期愈合。术后1个月,皮瓣上皮开始软化,3个月后上皮角质层部分脱落,术后1年,接近口腔粘膜;供区术后3个月内疤痕突出,影响面容,3个月后面部皮肤逐渐松弛,术后1年供区疤痕已接近双侧鼻唇沟,在年长患者更为明显。【结论】双侧鼻唇沟轴型带蒂肌皮瓣与口底缺损区邻近,皮瓣面积较大,易成活,为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大面积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尤其适用于年长患者。  相似文献   

6.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口底癌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后所导致的口底缺损,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远端产生部分坏死,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外,其余均成活,口底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位于根治术切口内,操作便利,血供恒定,易于成活,可应用于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丁波 《中国医药导报》2007,4(7S):114-114
我院2005年5月~2006年5月期间,治疗贲门癌及胃底癌共43例,均经腹部切口行上半胃根治性癌肿切除,采用胃食管一层吻合。术后无一例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口腔组织皮瓣的保护王宏涛1995年5月~1997年5月,我院实施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口内组织缺损手术22例,效果良好,现将术后皮瓣保护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2例病人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6-64岁,其中牙龈癌6例、口辱癌2例、舌癌6例、口底...  相似文献   

9.
李真华  葛家华  汤喜  叶果  吴剑  杨鑫  周晓红 《重庆医学》2015,(21):2913-2914
目的 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壁式中心负压吸引处理头颈部手术后口底瘘、舌下瘘各1例的体会。方法运用壁式中心负压100~110mmHg压力促进清创、引流,并加速组织血流灌注和肉芽生长;使用负压吸引前做好创面周围皮肤的保护。结果1例左舌侧缘磷癌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第9天伤口感染并舌下瘘,术后第14天开始负压吸引,每天更换敷料一次,28天内瘘口愈合。另1例牙龈癌患者,术后11天出现口底瘘,术后19天开始负压吸引治疗,每天更换敷料一次,5天内瘘口愈合。结论用优托敷料包裹吸痰管头部及侧孔,置入瘘口部位,另一端连接壁式中心负压吸引,能促进口底瘘、舌下瘘愈合。  相似文献   

11.
腺样囊性癌临床与病理表现是低度恶性肿瘤,较难治愈且愈后不佳,因此手术切除范围需广泛,术后造成舌体及口底大部分缺损,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现将河大淮河医院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及口底缺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谢玲  邹秋玉  李文娟  周芬  刘彬 《西部医学》2022,34(9):1335-1341
目的 探讨Ⅱ类切口头颈癌患者术后头颈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JP〗2019年12月在本院耳鼻喉头颈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头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子,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危险因素的权重进行排序。结果 共有432例头颈癌手术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术后有73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约为15.77%。糖尿病、原发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术前放疗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是头颈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子。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原发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是排名前三的可能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子。此外,手术部位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日及皮瓣失败的风险。结论 糖尿病、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术前放疗以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头颈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改变吻合方法,降低食管中上段癌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胃底壁圆形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吻合法治疗512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分析减少吻合口狭窄的机制。结果 全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狭窄8例(1.56%),吻合口瘘6例(1.02%)。结论 此方法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 1983年7月,我院用“上海医械六厂”出产的GF——1型食道吻合器,在食道、贲门及胃底癌切除术中,进行胃——食道,空肠——食道端侧吻合术共11例,收到良好效果。吻合口全部Ⅰ期愈合,均无吻合口瘘发生。一、临床资料在接受此手术的病人中,男9例,女2例,年龄42~66岁。自症状出现到手术时间为1.5~7个月不等。其中食道中、下段癌5例,食道贲门癌3例,胃底贲门癌1例,胃底癌2例。癌肿切除后作胃一食道吻合术9例。胃底癌2例均作全  相似文献   

15.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皮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院对12例患者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手术。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68岁。其中颊黏膜癌5例,口底癌4例,舌癌3例。患者口腔周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浸润,但均未出现张口困难及肿瘤破溃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在即刻整复舌癌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带动静脉血管蒂的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癌或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病例15例,进行临床回顾和术后定期随访,总结该肌皮瓣手术技巧.结果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舌、口底缺损修复后取得较满意的功能和外形.结论外侧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成功率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341例口腔鳞癌病变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341例口腔鳞癌的病变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作者搜集了1988年5月至2000年2月间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341例口腔鳞癌病例,分别记录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1例口腔鳞癌的病变部位排列歇为舌、颊、牙龈、口底、腭;40-60岁为高发年龄组,其淋巴结转移率为35.48%,口底癌的转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方芳 《健康伴侣》2010,(2):19-19
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上皮癌,因发生部位不同分别被称为唇癌、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相似文献   

19.
作者1991~1997年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鳞癌,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采用平阳霉素(PYM天津河北制药厂生产)1.2选择舌鳞癌5例,口底癌2例.上陷未合化腺癌1例,上跨腺泡细胞癌1例,上腭鳞癌1例,上后鼻翼基底细胞癌1例及面部皮肤鳞癌1例。肿瘤分期:除1例舌边缘痛与1例口底癌为T3N1aMo外,其余10例均为T2N1aMo。年龄9~68岁;男性4例,女性8例;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年。2治疗方法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0.5ml+0.9%生理盐水5ml稀释成5.5ml待用。用带5号外头的注射器视瘤体范围大小吸取适量药液,从…  相似文献   

20.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已广泛地应用.我科自1997年4月始采用该方法治疗牙龈癌病人5例、舌癌2例、口咽癌3例、口底癌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