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和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正常人造血干细胞培养1周后,rhIL-6组干细胞数增至4.7±0.7倍;rhGM-CSF组增至9.3±1.0倍;rhIL-6+GM—CSF组增至13.4±3.3倍。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造血干细胞CFU-E集落分析:rhIL-6组未见CFU-E集落形成;rhIL-6+EPO组则CFU-E集落明显高于rhEPO组,p<0.01.造血干细胞CFU-Mix集落分析:rhIL-6组和rhGM-CSF组可见CFU-GM浆落,无CFU+Mix集落形成;rhIL-6+GM-CSF组有CFU-Mix集落形成;rbIL-6+GM-CSF+EPO联合应用,有CFU-n,m,M,E混合集落数增多。实验结果提示rhIL-6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主要刺激粒—单系组细胞增殖。rhIL-6与rhEPO有协同作用,能促进rhEPO刺激红系祖细胞的作用。rhIL-6与rhGM-CSF亦有协同作用,可以刺激多能干细胞形成混合集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脐血清对培养人造血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固体细胞培养法。结果:在正常足月胎儿脐血清中有较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活性,单用脐血清作刺激因子来源,在体外进行粒系造血祖细胞培养,可产生1481±887个粒系集落(CFU-G),而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单个核细胞条件培养液为590±288个CFU-G,差别非常显著(P<0001)。脐血清组与30ngrhG-CSF组所产生1520±345个CFU-G相比,差别无显著(P>005)。并且我们还观察到脐血清组培养随时间延长有较多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生长,有些可出现混合爆式集落。结论:脐血清富含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并且G-CSF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rhGM-CSF/IL-3融合蛋白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GEMM、BFU-E)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hGM-CSF/IL-3能显著促进CFU-GM、CFU-GEMM、BFU-E集落的形成,分别与GM-CSF、IL-3单独或联合用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CFU-GM、CFU=GEMM、BFU-E集落的形成对融合蛋白均有剂量依赖性,培养体系浓度在5 ̄10n  相似文献   

4.
固本生血丸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固本生血丸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剂在0.01~10μg/ml浓度范围内与细胞因子(GM-CSF或EPO)协同促进正常骨髓和再障骨髓CFU-GM、HCFU-GM,CFU-E和BFU-E的集落形成;作用高峰在10μg/ml浓度上;当超过该浓度时,集落数量增加不明显(P>0.05),而单独应用该制剂时无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集落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制备方法,应用时应注意集落细胞的收集,Brdu及秋水仙胺浓度和作用时间等问题,为临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用本法删定27例健康成人骨髓CFU-GM集落染色体SCE频率为4.59±0.67次/集落细胞,该值可作为正常人分髓CFU-GM集落SCE的正常值供临床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8.
固本生血丸对内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法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固本生血丸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估外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剂在0.01-10μg/ml浓度范围内与细胞因子(GM-CSF)或EPO)协同促进正常骨髓和再障骨髓CFU-GM、HCVFU-GM,CFU-E和BFU-E的落形成;作用高峰在10μg/ml浓度上;当超过该浓度时,集落数量增加不明显,而单独应用该制剂时无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人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和粒-单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能力;骨髓细胞经酸化AB型血清处理后的BFU-E,CFU-E和CFU-GM的增殖能力,以及BFU-E,CFU-E对红细胞生成素(Epo)和(CFU-GM对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反应能力,发现PNH病人骨髓BFU-E,CFU-E和CFU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rhIL-6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致死性60Co-γ射线辐射Balb/c小鼠,造成骨髓型辐射损伤模型。照射后用rhIL-6皮内注射给药6d(2μg/只,2次/d),通过检测出凝血时间(BT,CT)、凝血酶原时间(PT)、外周血PLT和WBC,以及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培养CFU-Mix和脾脏CFU-S的数目,研究了rhIL-6对骨髓型辐射损伤小鼠早期造血功能恢复的效应,并进行了机理的探讨。结果:rhIL-6处理组小鼠的BT,CT和PT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外周血PLT和WBC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0%和165%。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培养CFU-Mix和脾脏CFU-S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hIL-6具有促进受辐射小鼠早期造血细胞恢复的生物学效应,可减轻辐射所致骨髓损伤和促进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增殖、分化,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鸡卵巢迷走神经的分布—CB—HRP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常生  郭和以 《解剖学报》1990,21(2):173-177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电镜方法观察大白鼠大脑视区皮质内树突上突触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脑皮质内的突触以轴-树突触和轴-棘突触占优势。轴-树突触按结构有GrayⅠ型和Ⅱ型两种。在视区皮质内有时可见到轴-嵴突触、树-树突触和棘-树突触,它们均属GrayⅠ型(含圆形突触小泡)突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大白鼠脊髓运动神经元轴-体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根据电镜观察的结果说明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表面的突触前囊内有五种形态的突触小泡,它们包括S形小泡(圆形小泡)、E形小泡(椭圆形小泡)、F形小泡(扁平形小泡)、G形小泡(颗粒小泡)和Co形小泡(有被小泡)等。作者认为脊髓灰质前角内运动神经元的轴-体突触可以区分为四种类型、S型突触(含圆形小泡)、F形突触(含椭圆形小泡或扁平形小泡)、S-F型突触(以圆形小泡占优势)和F-S型突触(以扁平形小泡或椭圆形小泡占优势)。后二种类型的突触为运动神经元上的混合小泡型(Mv型)轴-体突触。有关突触连接部位的形态特征、突触小泡的形态、突触的分型、突触膜和突触裂的特点,以及突触与神经胶质间的关系等问题在论文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猫十二指肠的植物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晓杰  于频 《解剖学杂志》1990,13(2):100-103
用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猫十二指肠的植物神经支配。十二指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和双侧T_6-L_2交感干神经节。前二者和后者数量之比是18:1.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有局部定位分布的特点,即多集中在节的右后半部。交感干神经节的标记细胞较集中分布于 T_8-T_(13),并以右侧占优势(占59.45%)。十二指肠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的迷走神经背核,平闩上下各1mm范围内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嗅球对成年哺乳动物侧脑室外侧壁脑室下区神经生发活动的影响 ,本研究在机械性切除成年大鼠一侧嗅球后采用连续半薄切片、克紫染色和细胞核表面三维重建技术 ,观察了侧脑室外侧壁脑室下区的细胞核表面特征及其空间位置 ,并测量了细胞核的形态学指标。结果发现 ,在切除嗅球 3个月后 ,同侧侧脑室外侧壁脑室下区的区域变小 ,特有的中、小型、形状不规则的胶质细胞核的数量比例增大 ,而具有成神经细胞核特征的细胞核 (体积较大、呈规则的椭圆体形 )数量明显减少 ,且其同型细胞核聚集现象消失。说明同侧此区的神经生发活动减弱而胶质生发 (gliogenesis)相对增强。本研究结果提示 ,哺乳动物嗅球对成年侧脑室外侧壁脑室下区的神经生发机能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以白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作为实验研究的标本,研究药物对韧带力学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对在关节固定后引起的韧带的废用效应有何影响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发现活血去瘀药物能有效减低关节固定引起韧带的废用性衰退,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额顶颞区皮瓣血管的臣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侧成年尸体的头颅血管灌注有色填充剂,观测额顶颞区皮瓣的血管。分布于这一区域的主要血管为颞浅血管,此外耳后血管、眶上血管和滑车上血管亦参与该区的分布。颞浅动脉是最大的一支头皮动脉,分布面积占整个头皮的57.38±6.05%。额支和顶支是它的两分支。额支存在恒定,它的管径、分布面积都比顶支大,是一支优势血管。颞浅静脉是颞浅动脉的伴行静脉,静脉顶支的出现率恒定,管径比静脉额支大。统计了颞浅动脉与相邻头皮动脉间的吻合血管,为跨正中线超长皮瓣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本文讨论了以额支为血管蒂的前额瓣及以顶支为血管蒂的头皮瓣。  相似文献   

19.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37例婴幼儿脊髓前(正中)动脉和脊髓后(外侧)动脉的分支,其主要结果如下:婴幼儿脊髓平均长度为14.08±1.49cm,脊髓前(正中)动脉外侧分支平均为76.17±18.64支,中央动脉平均为169.78±25.51支.中央动脉分布到灰质前角、侧角和后角底部及邻近灰质的深层白质,而白质浅层和后角大部,则由软膜动脉网发出的穿支供应.此外.还讨论了与临床应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肾内注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的方法,研究了猫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了下述的待点。1.猫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相互融合,呈半环状包绕在肠系膜上(前)动脉的起始处,于其融合部,各发出左、右肾支。肠系膜上神经节与右侧腹腔神经节融合。2.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分别位于腹腔神轻节,同侧主动脉肾神经节和T_(12)~L~4节段的交感干神经节内,並具有局部定位分布的关系。3.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来自腹腔神经节(82.08%),其次是主动脉肾神经节(12.76%),交感干神经节最少(5.16%)。4.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交感干神经节中有少量呈梭形。5.支配肾周腹膜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与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存在部位、数量和在各种神经节内分布形式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