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前列腺内癌灶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前列腺内癌灶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37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确诊为前列腺癌并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后资料进行比较,评价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的非一致性,分析肿瘤总体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多数患者(26/37)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呈多灶性分布;术后Gleason评分7~9分患者(21/37)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术前临床分期明显被低估;单针中癌组织比例大是术前临床分期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PSAD>0.2μg/L是肿瘤总体被低估的可能危险因素;前列腺体积较大(体积≥40 ml)时肿瘤多灶性分布的可能性增大。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的肿瘤可能被低估;其前列腺癌灶的分布具有多灶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临床参数和磁共振成像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行根治性手术者术前经血清。PSA(临界值16.3ng/ml)加系统6~8针穿刺后Gleason评分(临界值6分)或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临界值34%~50%)进行临床分期及MRl分期以预测术后病理分期,评价术前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53例中,术前血清PSA加Gleason评分低于临界值,临床分期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T,)20例,术后有25.0%(5/20)为T3;术前血清PSA加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低于临界值,临床分期为T2 20例,术后30%(6/20)为T3。术前临床参数分期为T,者术后分别有30.3%(10/33)和30.3%(10/33)为T2。MRI诊断的48例前列腺癌者中,术前分期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L),术后病理分期42.4%(14/31)为T3,其中1例为T2N1;术前MRI分期为T3者,术后11.8%(2/17)为T2,5.9%(1/17)术后为T3cN1。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01),且能预测病理结果(X^2=10.739,P=0.001),3种分期方法之间对前列腺癌病理结果的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5,P=0.859)。血清PSA加穿刺后Gleason评分或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临床分期和MRI分期对局限于前列腺内肿瘤的预测(PPV)分别为75.0%(15/20)、70%(14/20)和54.8%(17/31);对浸润包膜及包膜外肿瘤的预测(NPV)分别为69.7%(23/33)、69.7%(23/33)和88.2%,(15/17)。结论 联合临床参数分期和MRI分期能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前者能更好地预测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而MRI分期能更准确地预测肿瘤对前列腺包膜及包膜外浸润。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1~3针阳性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少针阳性前列腺穿刺结果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5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针数在1~3针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不同阳性针数的活检结果与根治术后病理分级的一致性,探索可能提示病理分级被低估的危险因素.结果 ...  相似文献   

4.
血清PSA与Gleason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与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分级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经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112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来研究穿刺前检测血清PSA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前列腺体积的关系。结果PSA值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前列腺体积有相关性。结论PSA值不仅是前列腺癌的筛选指标,而且对前列腺癌进展的评估及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标本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07—2021-07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切缘阳性组和切缘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新辅助治疗、初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前PSA、穿刺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MRI前列腺体积、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前列腺体积、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术后Gleason评分和病理T分期。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变量进行分析,寻找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92例患者平均年龄(67.22±7.25)岁,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手术。切缘阳性组31例(33.7%),切缘阴性组61例(66.3%)。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前列腺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PSA、术前PSA、临床T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以及术后Gleason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前列腺体积、横径、垂直径、前后径,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分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前与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Gleason评分的变化,分析低危组Gleason评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局限性前列腺癌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组织活检针数、阳性针数、组织活检Gleason评分、cTNM、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和pTNM,根据前列腺癌风险分级分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6例患者,低危组63例、中危组163例、高危组120例。术后出现Gleason评分升级的患者中低危组23例(35.93%)、中危组37例(22.70%)、高危组41例(34.17%)。低危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升级组与未升级组之间术前PSA水平、穿刺阳性率及前列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中前列腺体积小、术前PSA水平高是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穿刺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的Gleason评分相比术前穿刺病理的Gleason评分明显被低估;低危组中前列腺体积较小与术前PSA水平高的患者可能更适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评价(附2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经前列腺活检证实局限性前列腺癌,其中10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3个月,16例单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26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阳性率3.8%(1/26);术后血清PSA值明显下降(P=0.0002);前列腺根治术后实体标本病理Gleason评分为(6.6±1.8)分。LHRH类药物治疗组10例,治疗后血清PSA明显降低(P<0.01),5例临床分期降低,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4例,精囊浸润4例;前列腺癌单纯根治术组16例,无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病例,精囊浸润6例。前列腺尖部切缘残留癌发生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精囊浸润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术前辅以LHRH类药物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对病理分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比较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的符合情况,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结果 86例患者穿刺标本平均Gleason评分为6.1,根治术标本平均Gleason评分为6.5,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相比,评分相符42例(48.8%),评分偏低32例(37.2%),评分偏高1 2例(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差与患者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穿刺针数(OR=2.905)及穿刺阳性率(OR=4.225)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穿刺针数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是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针数将可能有助于提高穿刺标本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血清PSA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前列腺手术前检测PSA,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42例,根据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中肿瘤的组织学形态,结合临床资料分别进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PSA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PSA值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结论:PSA值不仅是前列腺癌的一个筛选指标,而且可能是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175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穿刺阳性针数和穿刺癌组织最大占比等指标,统计穿刺与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175例患者中,44例(25.1%)出现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较穿刺前升高。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前列腺体积较小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发生升级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建立兔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CT引导下用套管针将VX2肿瘤悬浮液注入5只新西兰大白兔腿部肌肉,作为肿瘤兔;选取20只兔,在CT引导下用穿刺活检法将肿瘤兔腿部肿瘤接种于其双侧背部肌肉内。接种后每周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肿瘤成活率、大小、种植部位满意度、影像学表现,并于14天后行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20只兔全部接种成功,定期增强扫描显示两侧背部孤立肿瘤逐渐变大,周边强化明显,接种后21天肿瘤内出现明显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光镜下见组织内多灶浸润性癌巢,瘤组织间见坏死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异型性明显,并可见核分裂象。种植兔未出现腹腔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新型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接种后肿瘤生长速度快,可为肿瘤微创治疗基础研究提供新型适用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切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 HRBL-0305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肺癌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 ,对 5 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 (pN0 )的 2 4 2组纵隔淋巴结进行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的再检测 ,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病人进行随访 ,应用Ka 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 结果  16例病人的 2 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表达 ,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常规病理检查的漏诊率为 2 7 6 % (16 /5 8例 )。病人的TNM分期由IA~IIB 期上调为IIIA 期。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组 3年生存率为 4 3 7% ,无转移组的 3年生存率为 73 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应用RT PCR法检测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 ,可以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提高肺癌TNM分期的准确性 ;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与部分pN0 病人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切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HRBL-0305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的研究现状、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 对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的实验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RGD肽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外基质中,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整和素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整和素结合后,可作为体内RGD肽类物质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迁移、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具有靶向性标记肿瘤显像以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肿瘤的潜在价值。结论 RGD肽能从多个环节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且展示出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肿瘤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恶性实体肿瘤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已成为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使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检测达到单细胞水平,从而被视为恶性肿瘤的"液体活检"样本,并具有无创、多次、实时获取及整体性等优点,在实体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析了常见CTC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CTC检测技术,指导其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99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脾脏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良性占位18例,其中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11例,脾脓肿3例;恶性占位4例,其中恶性淋巴瘤2例,胰腺癌脾转移1例,胃癌术后肝脾转移1例。20例行全脾切除术,2例部分脾脏切除。2例恶性淋巴瘤和2例转移癌患者中1例失访,1例1年后死亡,1例2年后死亡,1例2年半后死亡,良性病变均痊愈。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良恶性可根据超声造影,CT或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占位应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8.
当时光迈入2021年,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道肿瘤外科领域已经历30年之发展。随着国内临床研究意识的加强,许多大型医院已经设计并执行了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相关的临床研究,并获得初步结果,且被高质量期刊发表。国内临床病例数多,手术经验丰富等优势,正逐渐转化为高质量临床数据和临床证据的收获。本文就近年来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在胃肠肿瘤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以期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在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和调控下,一些非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胰腺癌中,高糖微环境可以促进其侵袭和转移。肝脏既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胰腺癌转移的高发器官,胰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在高糖微环境下肝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永生化肝细胞MIHA分别在高糖与正常糖培养基中培养后,从上清液中提取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对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进行鉴定;用荧光染料PKH67标记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后,分别与荧光染料DAPI标记的胰腺癌细胞PANC-1共培养,通过实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NC-1细胞对外泌体的吞噬情况。将PANC-1细胞分别与高糖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高糖组)及正常糖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正常糖组)共培养,以未加外泌体培养的PANC-1细胞为阴性对照组,随后分别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NC-1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  相似文献   

20.
术后复发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复发转移的发生主要同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以其靶向性和特异性在许多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胃癌转移复发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胃癌复发转移在临床表现、患者状态及肿瘤特性等方面存在的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无理想的生物治疗策略用于对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要使生物治疗成为复发性胃癌的有效防治手段。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试验,均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