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收治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皆为女性,年龄3~17岁;自幼有尿失禁兼有正常排尿。异位开口于前庭者6例,尿道1例;异位口插管逆行造影者5例,见重复肾盂和扩张、扭曲的输尿管。静脉尿路造影6例,显示重复肾盂者5例,1例重复肾未显影,仅见患侧肾影较对侧肾影为小。手术治疗左侧5例,右侧2例。手术方式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输尿输端侧吻合1例,重复  相似文献   

2.
<正>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常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肾输尿管积水。我院1986年~1998年6月共收治18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6~42岁,平均16.5岁。正常的分次排尿同时有持续性滴尿者11例,肉眼血尿3例,腰部胀痛4例(伴肛门坠胀感1例),肾绞痛3例。利尿B超检查均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5例;表现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或重复肾伴有不同程度积水和重复输尿管遇回扩张,其中1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均发现输尿管遇回扩张并延至膀胱后(1例右下腹可见囊性包块),3例伴有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3.
患儿 ,女 ,1 3岁 ,持续性溢尿 1 3年。生后即发现会阴部持续性溢尿 ,同时有正常排尿 ,1 2岁时在当地人民医院就诊 ,经下行造影及尿道造影诊断“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尿道”,并行“尿道畸形切除术”,但术后仍溢尿。 2 0 0 2年 1月转诊我院 ,入院时检查 ,大阴唇左侧靠近尿道外口处有一细小瘘口 ,直径约 2~ 3m m,有尿液溢出。体检未见异常。B超 :左肾大小形态正常 ,回声均匀 ,左肾上盏轻度扩张 ,右肾、膀胱及双侧输尿管未见异常。 MRI检查 :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并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 ,其中两侧重复肾均位于双侧正常肾脏的内上方 …  相似文献   

4.
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菁  李建辉  李琦 《河北医学》2008,14(9):1084-1085
目的:探讨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1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1例均为单侧肾病变,左侧14例,右侧7例,21例重复肾上肾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其中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3例见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或阴道,3例见输尿管末端变细闭锁,下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8例。结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诊断具有方便、经济、准确等特点,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6岁。2年前因右腰痛,用力咳嗽、睡眠时有尿失禁而前来就诊。B超检查:右肾局限性积水Ⅱ°。肾盂排泄造影:右侧双肾、双输尿管,一根输尿管下段入膀胱处显影不清,左肾正常。膀胱镜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尿道外口正常,膀胱镜插入顺利,左侧管口正常,右侧可见双输尿管口,一个位于正常位置,另一个位于膀胱颈部,伴有扩张。双管口分别插入输尿管导管行造影检查。诊断:右重复肾、完全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治疗:电切镜下行位于膀胱颈部的下位输尿管口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右腰痛及尿失禁消失,右肾积水Ⅰ°。讨论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部位与其合并肾发育畸形不同类型,提高对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3例,成人5例,均为女性.术前通过各项辅助检查,明确榆尿管异位开口和患肾发育情况,确定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病例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侧异位肾2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双侧重复肾5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肾发育不良并肾积水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多发结石及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盂重度积水1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因肾发育不良行肾切除25例(异住肾切除22例),重复肾切除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其中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结论 输尿管异住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术前诊断应确定输尿管异住开口侧肾脏位置,畸形和发育不良等问题,而最终确定其手术方式,避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B超检查提示右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和扩张积水,其下端向膀胱内膨出,呈囊肿样。经大剂量造影剂排泄性尿路造影,重复肾、输尿管均未显影。膀胱镜检查:右侧输尿管口上方有一个3cm×4cm囊性肿块,未见开口。笔者采用自制输尿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异位于阴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自1980~1998年共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文献对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6)/(12)~7岁,平均4(6)/(12).主要症状为既有正常的排尿又持续尿滴沥伴外阴湿疹.7例中重复肾双输尿管4例,异位开口的输尿管全部来自于上部肾盂,1例上部肾功能严重不良,3例为单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可找到异位开口.全部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显示清楚2例,不显影1例,显示造影剂淡、形态不规则的上肾部肾盂及清晰但短小而向下外移位的下肾部肾盂3例,仅显示清楚但短小而向下外移位的下肾部肾盂1例.经异位开口插管成功造影1例.B超检查显示重复肾输尿管4例.7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切除发育不良的肾及输尿管,1例切除发育不良的重复肾的上肾单位及其输尿管,5例行输尿管膀胱抗返流吻合术.术后排尿正常,无尿液滴沥.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异位开口为小儿常见畸形 ,但多系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伴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 ,双侧重“Y”型输尿管均为异位开口则少见 ,国内相关报道亦很少 ,现报道 2例。例 1 女 ,7岁 ,终年遗尿 ,无分次排尿 ,易发生尿路感染。静脉尿路造影示双肾显影相对延迟 ,双侧重肾 ,下肾部肾盂饱满 ,肾盏杯口变钝 ,呈小囊状。双侧上肾部显影明显延迟且显影较淡 ,肾盂肾盏不可分。双侧均有双输尿管 ,扩张显著 ,与上肾部连接之输尿管显影较淡 ,未见膀胱显影。膀胱造影显示膀胱细小。例 2 女 ,4岁半 ,出生后即有持续滴尿 ,无尿意及自行排尿功能。体查可见尿道口…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11岁。自出生至今小便不能自主控制,且尿液从阴道内间歇性流出。B超检查提示:右侧重复肾,右侧重复输尿管合并开口异常,左肾、左输尿管及膀胱未见明显异常。查体:外阴幼女型,有湿疹斑,尿道口缺如,阴道开口正常,患者膀胱充盈状态下用力按压其膀胱区,可观察到阴道内有尿液流出。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沿阴道前壁的尿液流出处进入膀胱,见膀胱颈开口位于阴道前壁,尿道缺如,输尿管嵴清晰,左侧输尿管开口正常,尿清,右侧输尿管开口于阴道前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