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光镜及电镜行肾脏形态学检查;RT—PCR测定VEGF mRNA表达,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蛋白水平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VEGF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同时大鼠肾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后,肾组织VEGF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较2型糖尿病组降低(均P〈0.01),同时肾脏病理变化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肾脏VEGF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c-ju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方法。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纹皮质c-jun mRNA表达弱;缺血组较假手术组c-jun mRNA表达显著强(P〈0.01);CGRP组和NGF组c-jun mRNA表达弱于缺血组(P〈0.05);CGRP和NGF合用组c-jun mRNA表达明显弱于缺血组(P〈0.01),分别弱于CGRP组和NGF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纹皮质未见c-Jun蛋白表达;缺血组较假手术组c-Jun蛋白表达明显强(P〈0.01),缺血后再灌注3h强,1d、3d时弱;CGRP组和NGF组c-Jun蛋白表达较缺血组弱(P〈0.05);CGRP和NGF合用组较缺血组c-Jun蛋白表达明显弱(P〈0.01),分别弱于CGRP组和NGF组(P〈0.05);CGRP和NGF合用组缺血后再灌注3h时强,1d、3d时弱。结论CGRP和NGF分别抑制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c-jun mRNA及蛋白表达,联合应用显著抑制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c-jun mRNA及蛋白表达,两者对保护缺血神经元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常规切痂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C组不烫伤。A组伤后第6h、B组伤后第4d切痂,并于伤后第1、5、9d各活杀10只,取材送检,观察其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A、B组烫伤大鼠各时相点CD3^+T细胞变化不大(P〉0.05),但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T细胞增高(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2)A组与B组比较:A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降低(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1)大鼠烫伤后细胞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休克期切痂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增加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数。从而改善烫伤大鼠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i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41例不同临床分期人鼻咽癌组织以及对照组20例鼻咽慢性炎症黏膜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Tiam-1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检测Tiam-1蛋白表达。结果Tiam-1 mRNA在鼻咽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为I.83±0.73,明显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0.87±0.45)(P〈0.01);而且鼻咽癌组Tiam-1 mRNA高表达率为46.3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iam-1蛋白在鼻咽癌组阳性率为65.85%(27/41),明显高于对照组(15%,3/20)(P〈0.01);其高表达率为43.90%(18/4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ia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在临床TNM各分期间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T分期之间的差异亦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Tia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9.26%(16/27)及55.56%(15/27),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21.43%(3/14)及14.28(2/14),(P〈0.05)。结论Tia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提示Tiam-1基因可能是鼻咽癌的重要促浸润转移因子,有望成为治疗的靶标及有价值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持续癫痫大鼠行为学和神经肽Y mRNA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组织神经肽Y(NPY)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PYmRNA的表达。结果SE组大鼠在抬高迷宫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延长(P〈0.01),进入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搜寻策略变差(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同时伴有海马NPY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SE可使大鼠情感行为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NPY可能参与这一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利用40%CCl4油剂诱导形成肝纤维化模型,于6周及9周观测肝标本的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蛋白表达。结果①肝组织病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产生。模型组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βR—I)、Smad2、3、Smad,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TGF—β1、TβR-I、Smad。和Sma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模型组大鼠肝脏纤维化分级与TGF—β1、TβR—I、Smad2/3和Sma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肝组织TGF—β1/Smad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TGF-β1/Smad信号的增强可能促进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Rho激酶(ROCK I)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初始对照组、栓塞3d组、1周组、2周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终末对照组。采血制备血栓,颈静脉注入,2周后第2次栓塞,全程腹腔注射氨甲环酸。达实验设定日期后,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PAMT)、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右室肥厚指数(RVHI),原位杂交检测ROCK I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栓塞4周组至12周组大鼠随时间延长mPAP明显增高(均P〈0.01);PAMT、WA/TA在4周后随时间延长显著增高(4周组P〈0.05,8周、12周组P〈0.01);8周后RVH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周组P〈0.05,12周组P〈0.01);栓塞后ROCK I mRNA原位杂交染色强度随时间延长出现增高趋势(3d组至2周组P〈0.05,4周组至12周组P〈0.01),TGF—β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随时间延长出现增高趋势(1周组、2周组P〈0.05,4周组至12周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ROCK I mRNA及TGF—β1蛋白与mPAP、RVHI及血管重构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1);ROCKImRNA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1)。结论:ROCKI和TGF—β1均可能参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此过程中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可能是TGF—β1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辛伐他汀合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辛伐他汀合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11周。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1%胆固醇+8%猪油+普通颗粒饲料)喂饲11周。罗格列酮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口服罗格列酮0.5mg·kg^-1·d^-1。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5mg·kg^-1·d^-1。联合用药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口服罗格列酮0.5mg·kg^-1·d^-1和辛伐他汀2.5mg·kg^-1·d^-1.12周末实验结束后获取血浆和主动脉全长标本进行生化和病理分析。结果各用药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浓度明显降低,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明显(P〈0.01);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显著(P〈0.01)。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下降(P〈0.01)。辛伐他汀组、联合用药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脂模型组、各用药组主动脉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脂质斑块形成,内膜增厚程度不同,高脂模型组脂质斑块最多,内膜/中膜厚度比值90.17±23.03用药组斑块明显减少,以联合用药组脂质斑块最少,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最小13.56±0.72(P〈0.01)。结论罗格列酮、辛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调脂等各自不同途径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源性尾加压素Ⅱ(UII)及其拮抗剂Urantide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损伤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影响。 方法构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分为4组:假拉伤组、单纯拉伤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II(1nmol·kg^-1·h^-1)的UII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rantide(10nmol·kg-1·h^-1)的Urantide组。21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UII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的表达,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1、MMP-2、TIMP-2的表达水平与活性。 结果①单纯拉伤组血管GPR-14mRNA相对表达量(0.66±0.09)明显高于假拉伤组(0.42±0.06),为其1.6倍(P〈0.05);②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II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0.93±0.06,P〈0.05),MMP-1表达降低(8.3±1.8VS3.3±0.8,P〈0.05),MMP-2活性高至其1.25倍(137±24VS172±8,P〈0.05),TIMP-2表达降低(14.8±2.4VS4.0±0.8,P〈0.05);③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rantide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37±0.08,P〈0.05),MM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2活性高至其1.29倍(177±21,P〈0.05),TIMP-2表达降低(6.6±1.2,P〈0.05)。 结论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局部GPR-14mRNA水平上调,外源性应用UII后,GPR,14mRNA水平进一步上调,MMP-1表达下降,TIMP-2表达减少,MMP-2活性升高。应用Urantide(10nmol·kg^=1·h^-1)能抑制GPR-14mRNA的水平上调,但对MM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未能表现出拮抗胶原沉积的作用,甚至对MMP-2/TIMP-2平衡有类UII的作用,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白介素18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纳络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对照组(NS组):28只,0.2mL生理盐水颈内动脉注射;内毒素组(LPS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 200μg;纳络酮治疗组(NAL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后10min、1、2、6、12h及处死前2h腹腔注射纳络酮1mg/kg。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脑组织匀浆IL-18的含量。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定伊文思兰(EB)含量。结果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高于NS组(P〈0.01)。NAL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1),但仍较NS组高(P〈0.01)。LPS组IL-18的含量显著高于NS组(P〈0.01)。NAL组IL-18在4、6、12h时表达降低,与LP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但在48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呈正相关(r=0.743,P〈0.01),IL-18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r=0.616,P〈0.01),IL-18含量与EB含量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IL-18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纳络酮可以抑制IL-18的生成,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压性低氧暴露对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8(PPAR-δ)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平原组(H0组)、缺氧1d组(H1组)和缺氧15d组(H15组)。将缺氧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m低压氧舱内,每天23h。平原组大鼠在平原动物房内饲养。分别于缺氧1d和15d后取双后肢腓肠肌,观察腓肠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脂肪酸氧化率,化学比色法测定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RT-PCR法检测骨骼肌中PPAR-δ以及脂肪酸易位蛋白(FAT/CD36)mRNA表达的变化,并与HO组对照。结果①缺氧暴露15d后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②骨骼肌NEFA含量缺氧组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均〈0.05),H1显著低于H15(P〈0.05)。骨骼肌脂肪酸氧化率H15显著高于H0和H1(P均〈0.05),H0与H1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骨骼肌H1组PPAR-δ mRNA表达水平较H0和H15组分别下调39.4%和30.0%(均P〈0.05),H0和H1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15组CD36 mRNA表达水平较Ⅲ组上调12.2%(P〈0.05),H0和H15组间以及H0和H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高原暴露时骨骼肌PPAR-δ mRNA表达上调,这可能是慢性高原暴露时脂肪酸氧化利用增强及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缺血再灌注(IRI)大鼠肾组织载脂蛋白M(APOM)表达的影响,探讨APOM参与肾IRI发病的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I组和PDTC组.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肾皮质APOM和核内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IRI组各时间点核内NF-κB P65水平均较sham组明显增高(sham组1.0±0.2;IRI3h组4.1±0.5,P<0.01),PDTC组表达明显低于IRI组(PDTC3h组2.0±0.2,P<0.01),并呈双峰样改变,表达高峰分别在再灌注3和48 h.APOM mRNA水平在IRI组各时间点也较sham组明显增高(sham组0.9±0.1;IRI3h组6.6±2.3,P<0.01),PDTC组的表达较IRI组降低(PDTC3h组3.3±0.8,P<0.01),也呈双峰型表达趋势,表达高峰分别在再灌注3和48 h;APOM蛋白的表达模式与mRNA相同,但表达高峰较mRNA滞后.APOM mRNA与核内NF-κB P65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APOM可能通过NF-κB介导肾IRI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β(PPARβ-)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以期从新的视角揭示ALI/ARDS的发病机理,并为ALI/ARDS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中PPARβ-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组织PPAR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组大鼠PaO2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W/D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的病理积分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β-蛋白,主要位于肺泡上皮细胞及肺间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肺组织PPARβ-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分布在肺泡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一定量的PPARβ-mRNA,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肺组织PPARβ-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正常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存在PPARβ-,在ALI形成过程中PPARβ-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PPARβ-可能与ALI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Wistar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观察肝脏和肌肉组织mTOR/Rps6kb1(S6K1)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mg/kg,注射后第4周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解剖大鼠,取肝脏和肌肉组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和肌肉组织mTOR及S6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值升高(0.05),胰岛素水平下降(0.05),肝脏和肌肉中的mTOR/S6K1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0.05)。结论 mTOR及S6K1在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和肌肉过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酮(P)对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淋巴细胞产生Th1、Th2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URS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分孕酮组和对照组培养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L-4的浓度,提取细胞全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孕酮组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酮组PPAR-γ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酮能调节URSA妇女PBMC产生的Th1、Th2细胞因子,PPAR-γ可能参与了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PPAR-γ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缺氧/复氧(H/R)、异丙肾上腺素(ISO)以及高糖(HG)对乳鼠心肌细胞甘氨酸受体α1亚基(Gly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LPS、H/R、ISO以及HG处理,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结果:LPS(5 mg/L、10 mg/L、20 mg/L、40 mg/L、80mg/L)、ISO(20 μmol/L、100 μmol/L、500 μmol/L)以及HG(25 mmol/L、50 mmol/L)处理心肌细胞24 h与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3 h、单纯缺氧3 h对心肌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LPS(5 mg/L、10 mg/L、20 mg/L、40 mg/L、80 mg/L)、缺氧(3 h)/复氧(3 h)、单纯缺氧(3 h)以及ISO(20 μmol/L、100 μmol/L、500 μmol/L)组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HG(25 mmol/L、50 mmol/L)组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LPS、ISO与一定时间的H/R、单纯缺氧均可上调乳鼠心肌细胞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而HG可下调乳鼠心肌细胞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喂养SD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6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3)和辛伐他汀干预组(n=13),正常SD大鼠(n=10)作为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肌酸激酶水平;光镜观察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骼肌TLR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骨骼肌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04±2.04) mmol/L、(11.23±2.61) mmol/L比(5.92± 1.28) mmol/L,均P<0.05],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两组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尿病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糖尿病组(均P<0.05).3组肌酸激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骨骼肌肌膜完整、清晰,肌纤维排列紧密;糖尿病组大鼠部分肌纤维萎缩、变性、水肿,肌纤维断裂,肌丝走行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减轻.糖尿病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54倍[0.318±0.037比0.206±0.024,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0.256±0.035,是糖尿病组的80.50% (P< 0.05).糖尿病组TLR4 mRNA水平是对照组的1.62倍[0.625±0.074比0.385±0.088,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 mRNA水平0.501±0.105,是糖尿病组的80.16%(P< 0.05).结论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与TLR4高表达相关,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骨骼肌TLR4的表达从而减轻骨骼肌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黄芪总黄酮对高糖下原代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在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别在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模型组(25mmol/L)、干预组(在高糖组基础上分别加入0.5、1.0、2.0mg/ml黄芪总黄酮)中孵育6d,采用TUNEL法检测周细胞的凋亡率;RT—PCR测定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1)高糖下血管周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高糖组血管周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2)高糖组诱导凋亡调节基因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3)黄芪总黄酮各组血管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P〈0.01),凋亡调节基因Bax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在TFA各干预组之间,1.0mg/ml组与0.5mg/ml相比凋亡率低,Bax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P〈0.01),但1.0mg/ml与2.0mg/ml组间凋亡率及凋亡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总黄酮可能通过促使凋亡调节基因Bax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抑制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应激状态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不同时间点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基因表达。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1、3、6h组,每组6只。运用束缚和游泳的方法造模,观察其行为学的改变;并分别在造模后相应时间点取出蓝斑,用RT-PCR法检测蓝斑TH、DBH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造模前后比较,1、6h组的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下降(P〈0.05),3h组的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理毛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1);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造模后1h组的穿越格数减少(P〈0.05),1、3h组的直立次数明显降低(P〈0.01,P〈0.05),1、3、6h组的理毛次数降低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蓝斑TH和DBH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其中3h组表达最高(P〈0.05),1、6h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和DBH两者的表达趋势相似。结论急性应激使大鼠的行为能力降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TH、DBH表达增高,使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增多,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的情绪行为,在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DBH表达的增高可能参与了急性应激所致的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