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治疗中的疗效及治疗时机。方法选择符合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分成人工肝组28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对症处理;人工肝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结果行人工肝治疗后患者血清学指标(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胆碱酯酶、凝血时间)有显著改善(P0.01),并发症发生率20.8%,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好转,死亡率降低,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在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治疗中疗效显著;在内科综合治疗期间若出现血胆红素、转氨酶成倍增长,血氨持续升高,凝血时间明显延长或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者以及明确有对肝脏直接损害的毒物在早期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宜及早行人工肝替代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及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生物组合型人工肝技术血浆吸附加血液透析滤过(PPA+HF)治疗急性肝衰竭(ALF)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20例ALF患者采用单血泵、输液泵行PPA+HF人工肝技术进行48例次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化、肾功能、肝功能、凝血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治疗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严密监护,充分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结果】患者在治疗后意识障碍、黄疸、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红素、转氨酶、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PA+HF人工肝技术可显著改善ALF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做好各机器管路间的串接,加强治疗中的各项护理工作,防止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急性肝衰竭(ALF)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确定性治疗方法。ALF表现为肝功能失调、凝血障碍、肝性脑病等,可迅速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近年来,ALF在早期识别与评估、重症加强治疗、人工肝以及急诊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所提高。该文对ALF近年的诊治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重型肝炎患者共58例次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CAPS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CAPS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补体、凝血功能的变化、两组总存活率。结果:CAPS组单次治疗后血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血尿素氮、肌酐、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APS组总存活率57.1%,较对照组总存活率26.3%明显提高。结论:CAPS是一种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方法,内科治疗联合CAPS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治疗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进患者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晚期肝衰竭患者应用胸腺肽α1联合人工肝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130例晚期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研究组行人工肝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行人工肝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细胞因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TBIL等肝功能指标较之前降低幅度以及ALB水平较之前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IL-4、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联用人工肝、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患者有利于获得更优疗效,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变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甘精胰岛素组)与观察组(度拉糖肽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24周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24周时,观察组体重、BMI较基线显著下降,对照组较基线无显著变化(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和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患者利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47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0例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内科治疗,87例为试验组,进行一般内科治疗同时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戊肝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谷氨酰基移换酶(G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前白蛋白(PA)、血氨(NH3)、总胆汁酸(TB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后ALT、AST、ALP、GGT、TBil、DBil、TBA和NH3明显降低,各指标前后差值与对照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PA,TP、ALB,chE和CHO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而BUN、Cr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后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是临床治疗戊型肝炎安全而有效措施之一,值得推广,特别是对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对急性肝衰竭(ALF)动物高颅压的疗效。方法10只中国实验小型猪随机分为治疗组(n=5)与对照组(n=5),采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注射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在给药24h、48h后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治疗。持续监测两组动物颅内压(ICP)变化并观察比较两组动物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经过人工肝治疗后,治疗组动物的颅内高压及多项生化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动物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125.7±12.6)h和(58.9±11.2)h,t=1.03,P<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的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能清除急性肝衰竭动物体内多种病理成分、改善肝功能、降低颅内高压,并能明显延长急性肝衰竭实验动物生存时间。该方法有望成为帮助急性肝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并可作为肝脏移植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资料患者,男性,50岁,平素体健,无烟酒嗜好,无乙型肝炎病史,无发热、咳嗽咳痰,肝区无疼痛。入院前1天行常规体检,常规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14 U/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73 g/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11.1μmol/L,总胆酸(total bile acid,TBA)2.1μmol/L,葡萄糖(glucose,GLU)4.8 mmol/L。肿瘤标记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上清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SD大鼠BMSC并收集其上清。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胺(D-gal)建立大鼠AL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将等体积的BMSC上清及0.9%氯化钠注射液(NS)腹腔注射治疗3d,比较两组动物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改变和7d生存率。结果(1)7d存活率分别为:BMSC上清治疗组70%,对照组20%,有显著差异(P<0.05)。(2)BMSC上清治疗组的ALT、AST、TBIL明显降低,而对照组肝功能损害无明显改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BMSC上清治疗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明显改善。结论 BMSC上清腹腔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ALF大鼠的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学损害,提高ALF大鼠的存活率,为AL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Tf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1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或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腹腔注射,6 h后采集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肝脏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的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中IL-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ALF小鼠肝脏肿大而呈暗红色,肝细胞大量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其血清中TNF-α及IL-21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而单个核细胞中CD4+CXCR5+、CD4+PD-1+、CD4+CXCR5+PD-1+T细胞频数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ALF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频数显著增加,血清IL-21水平显著升高,推测Tfh细胞在ALF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为AL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12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一般护肝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7,15,30d,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为78.69%,91.8%和100%,对照组治疗7,15,30d,ALT、TBII。复常率分别为31.67%,71.67%,90%,治疗组ALT、TBIL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FibroScan弹性值测定在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FibroScan弹性值测定(简称F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45例,收集入院24h内的血常规、凝血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入院第2d行FS和腹部B超检查,并计算患者B超评分、CTP评分和MELD积分。观察终点3个月,按预后良好和不良分为A、B2组,比较2组间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偏相关分析提示FS值与预后呈密切正相关;双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与FS值、肝衰竭分期、凝血功能等相关关系显著;2组间比较F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S值与B超、CTP和MELD积分均呈正相关,对预后诊断价值较高,FS值测定影响较大的指标是INR、AST和TBIL。结论:FS值测定对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受转氨酶和黄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在肝硬化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测定105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前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汁酸活性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前白蛋白含量、胆碱脂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比较,肝硬化组前白蛋白含量在Child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之间、在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碱脂酶活性在Child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胆汁酸在ChildB级与A级,C级与B级间有显著差异性,在A级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在肝硬化早期评估中有很重要的价值,而总胆汁酸在肝硬化预后的判定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范毅敏  覃丽君  陈环  张红珊 《新医学》2012,43(3):149-15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MP感染伴心肌损害患儿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泛癸利酮(辅酶Q10)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1),其差值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小儿MP感染并发心肌损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王泓  江咏梅  石华  于凡  旷凌寒  李磊  杨惠 《华西医学》2009,24(3):704-707
目的:了解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常用肝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及变化。方法:分别在早孕(孕10~14周)、中孕(孕20~24周)、晚孕(孕30~34周)及产后(产后12周)四个时期序贯性测定1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LT、AST在早、中、晚孕及产后各期相对于正常对照均升高(P〈0.01);TBIL和DBIL在早、中、晚孕均降低(P〈0.01);TP、ALB随孕期增加逐渐下降,产后回升,到产后12周上升到正常水平(早、中、晚孕P〈0.01,产后P〉0.05);GGT在孕期中逐渐升高,于晚孕期达最高峰(P〈0.01),产后稍有下降;LDH在孕早中期无明显变化(P〉0.05),孕晚期上升,到产后12周仍呈一上升趋势(P〈0.01);PA在孕早期低于正常对照(P〈0.01),后随孕期上升,到中孕期后上升到正常(P〉0.05)。结论:本次实验观察到在妊娠期肝功指标ALT、AST、GGT、LDH升高,可能因为孕妇肝脏负荷增加、基础代谢和能量消耗增多、甾体激素水平增高引起。胆红素代谢指标及营养性指标TBIL、DBIL、TP、ALB、PA降低,可能是妊娠期血浆稀释引起。临床诊断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时应考虑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观察S-腺苷蛋氨酸在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12年4月期间,接受化疗治疗的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保肝药物治疗疗效.根据保肝药物不同分为A组27例及B组35例.A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B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2周后肝功能指标变化.B组5例化疗急性肝损伤患者换用了S-腺苷蛋氨酸作为补救治疗.结果表明,A组保肝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无1例(0/27)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B组14.29% (5/35)的患者出现了急性肝损伤,换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后肝功能均在中位时间8(5-14)日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S-腺苷蛋氨酸在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方面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结直肠癌和肝癌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肝癌和健康人血浆204份测定Hcy。再检测Hcy对HepG2和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癌症组Hcy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epG2在4和2 mmol/L Hcy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增高(P〈0.05);0.5和0.25 mmol/L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减低(P〈0.05)。HT29在4 mmol/L Hcy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OD值增高(P〈0.05)。HepG2经0.5和0.25 mmol/L Hcy处理,DNA凝胶电泳均未形成梯状图形。HepG2和HT29经4和1 mmol/L Hcy处理,S期细胞构成比与未处理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epG2经0.25 mmol/L Hcy处理未检出亚二倍体峰。结论:Hcy达一定浓度时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