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腓肌内侧头肌瓣植皮修复胫骨中上段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利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上Ⅰ期游离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1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结果]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2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Ⅰ期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成功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特别对小腿中上段皮肢软组织缺损面积大而腓肠肌完整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组织瓣(筋膜瓣+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疗效及对供区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2月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组织瓣修复四肢软组织较大缺损9例。男8例,女1例;年龄13~56岁,中位年龄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软组织缺损位于下肢7例,上肢2例;伴肌腱外露2例,骨外露2例,肌腱合并骨外露5例。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3 cm×7 cm~20 cm×18 cm。术中组织瓣切取范围14 cm×8 cm~23 cm×19 cm。受区筋膜瓣取头部断层皮片植皮覆盖。供区无张力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探查并重新吻合动脉后组织瓣成活;2例出现筋膜瓣上植皮部分溶解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组织瓣完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植皮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2例。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0个月。组织瓣色泽、质地良好,无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发生;均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供区仅遗留一线形瘢痕,对大腿外观及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组织瓣可修复四肢软组织较大缺损,供区可直接缝合,减少了供区损害,符合整形外科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血管移植皮瓣预制技术应用于常规的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从而提高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和利用率。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浅筋膜瓣,同时,在面颈部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组织腔隙内,适当固定,在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Ⅱ期手术,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将传统的面颈部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用于颜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分别用于面部黑痣、血管瘤和面部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的修复。颞浅筋膜岛状瓣血管蒂长6.5~10.0cm,筋膜瓣面积5.0cm×5.0cm~6.0cm×8.0cm,面颈部扩张岛状皮瓣的面积为6.0cm×8.0cm~7.0cm×17.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7例,另行植皮修复者4例。结论血管移植技术和常规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的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提高了扩张皮瓣转移时的灵活性和皮瓣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手指背及掌背的筋膜瓣翻转加植皮修复同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采用手指背侧及手掌背侧筋膜瓣180°逆转修复同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厚皮片植皮筋膜瓣11例.缺损范围:1.1 cm×1.0 cm ~ 3.0 cm×2.3 cm.6例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伸肌腱外露,3例为软组织缺损伸肌腱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伴有伸肌腱损伤及指骨骨折,指腹血运良好.患者受伤入院时间为30 min ~ 21 h.8例急诊手术修复,2例采用掌长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加指背筋膜瓣修复缺损,6例采用筋膜瓣修复软组织缺损;3例亚急诊手术修复,1例肌腱移植加筋膜瓣;筋膜瓣面取中厚皮片植皮. 结果 11例术后创口Ⅰ期愈合,植皮全部成活.11例均获随访,时间5~ 18个月,手指外形良好.植皮区两点辨别觉为6~9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1%. 结论 采用手指背侧及手掌背侧筋膜瓣180°逆转修复手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单,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手部损伤及手术风险,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局部筋膜瓣加植皮修复头面部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笔者科室应用局部筋膜瓣加植皮修复有骨外露的头面部创面13例患者,其中外伤6例,皮肤恶性肿瘤7例。根据创面面积大小及形状,在创面旁切取获得适当大小筋膜瓣,范围3cm×6cm^6cm×9cm,经折叠后覆盖骨外露创面,将中厚皮片植于筋膜瓣上,术后观察植皮成活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者筋膜瓣及植皮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1~6个月,外形良好。结论:局部筋膜瓣加植皮修复骨外露创面效果肯定,外形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颞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 cm×3.5 cm.结论 颞浅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血管移植皮瓣预制技术应用于常规的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从而提高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和利用率.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浅筋膜瓣,同时,在面颈部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组织腔隙内,适当固定,在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Ⅱ期手术,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将传统的面颈部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用于颜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 临床应用11例,分别用于面部黑痣、血管瘤和面部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的修复.颞浅筋膜岛状瓣血管蒂长6.5~10.0 cm,筋膜瓣面积5.0 cm×5.0 cm~6.0 cm× 8.0 cm,面颈部扩张岛状皮瓣的面积为6.0 cm×8.0 cm~7.0 cm×17.0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7例,另行植皮修复者4例.结论 血管移植技术和常规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的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提高了扩张皮瓣转移时的灵活性和皮瓣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例.清创后缺损面积5.0 cm×6.0 cm ~ 8.0 cm× 12.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质外露.11例患者均采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 结果 术后肌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7例术后随访3~10个月,外形良好,可正常穿鞋,移植皮片质地柔软,稍有色素沉着.结论 选用修薄的肌瓣游离移植表面植皮修复后组织的质地较薄,避免了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是修复足背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游离腹直肌瓣加植皮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12月,采用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一侧腹直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2例小腿、9例足踝部因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病程为1个月~10年.缺损范围3 cm×4 cm~8 cm×14 cm;切取腹直肌瓣4 cm×6 cm~8 cm×15 cm.结果术后11例移植肌瓣均成活,8例创口Ⅰ期愈合,3例移植中厚皮片坏死经再植皮后愈合.11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4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好、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填充缺损及修复不规则创面,术后外形良好,克服了肌皮瓣肥厚臃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后,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沿颞部发际内行垂直切口,以颞浅血管为蒂,沿颞肌筋膜表面剥离,形成颞浅筋膜瓣,向下旋转包裹支架外露部位,筋膜瓣表面行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d.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支架外露、皮片坏死现象.随访3~12个月,其再造耳耳轮、对耳轮、三角窝等表面结构清晰,有明显的立体形态,不显臃肿,效果满意.结论 对外耳再造术后出现软骨支架外露,利用颞浅筋膜瓣联合游离移植中厚皮片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