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的感染情况。方法 Mp检测采用培养法 ,Cp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对 2 0 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检测 ,并以同期体检的 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从感染率、感染年龄、感染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Mp、Cp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岁组Mp、Mp +Cp及总感染显著高于≤ 3岁组 (P <0 .0 5 ,P <0 .0 1) ,Cp感染率和各病原感染部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有相当高的Mp和Cp感染率 ,Mp感染和Mp +Cp混合感染以 >3岁儿童为主 ,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2.
3.
为进一步了解小儿呼吸道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感染情况,我们采用ELISA法对389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血清CP-IgM抗体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及CP-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选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深圳博卡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6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抗MP-IgM阳性150例,检出率为21.74%。<3岁、3~6岁和6~14岁3个年龄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14%(60/350),30.67%(46/150)和23.15%(44/190)。查阅41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史,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有110例,抗MP-IgM阳性82例,阳性率为74.55%;而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有304例,其中抗MP-IgM阳性仅30例,阳性率为5.1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敏感高度、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试验,对3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从感染性别、年龄、季节、感染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而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女性高于男性。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3岁组高于>3岁组。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肺炎支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肺炎为主,衣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为主,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以肺炎为主。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以≤3岁婴幼儿为主,以夏秋季感染为主,以下呼吸道支气管炎、肺炎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
李铁红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08,25(1):102-102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目前已被列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自轻型上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致死性肺炎。此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尚能引起其他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肾炎等。对呼吸道感染患儿1070例作血清抗MP-IgM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目的 探讨快速定量 CRP测定对鉴别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的病因的意义。 2方法 将 2 63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用 Quick-Read CRP分析仪测定 CRP和血象 ,CRP≥ 10 m g/ L给予抗生素治疗 ,CRP<10 mg/ L给予抗病毒治疗 ;对照组只查血象 ,WBC≥ 10× 10 9/ L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WBC<10× 10 9/ L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各组 3 d后体温降至正常例数。 3结果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12 2例 (76.3 % ) ,对照组 5 0例 (48.5 % ) ,P<0 .0 0 1。两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病例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40例 (76.9% ) ,对照组 2 1例 (43 .7% ) ,P<0 .0 1。两组应用抗病毒治疗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80例 (74.1% ) ,对照组 3 9/ 5 5例 (70 .9% ) ,P>0 .0 5。 4结论 根据 CRP≥ 10 mg/ L 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 ,高于根据血象升高应用抗生素的有效率 ,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初期血象可以略有升高 ,造成临床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有关 ,快速定量 CRP测定是判断上感病原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支原体呼吸道感染、38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进行血清CRP测定。结果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CRP测定结果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支原体感染血清CRP结果明显比细菌感染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CRP结果稍高,但没有细菌性感染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文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6)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对体内CRP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98例,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利巴韦林)99例及对照组(头孢拉定+利巴韦林)99例,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对患儿体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红肿消失及血象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RP、PCR及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0%及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可明显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PR水平,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末梢血铜(Cu)、锌(Zn)、钙(Ca)、镁(M.g)及铁(Fe)水平,并比较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及不同严重程度感染患儿的各微量元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液Cu、Cu/Zn均高于对照组,Zn、Ca及Fe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度感染患儿的变化大于中度及轻度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血液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各微量元素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较明显,且不同严重程度者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了解亳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2 84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标本进行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检测,了解患儿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 846例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1 161例(40.8%),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病原体分别是肺炎支原体[470例(16.5%)]、流感病毒A[252例(8.9%)]及呼吸道合胞病毒[117例(4.1%)],并有79例混合感染(2.8%).随年龄增加病原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2=20.724,P=0.000 1).婴幼儿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11.2%),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5.2%~25.4%).冬季病原体感染检出率最高(57.7%),夏季最低(22.5%).结论 亳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随年龄、季节而不同,婴幼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A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亳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秋冬季高发应注意加强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诊收治的198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抗菌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PCT、CRP、WBC、IL 6、CD8+、CD4+/CD8+、CD3+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145,P=0013);治疗后两组血清PCT、CRP、WBC、IL 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4+/CD8+、CD3+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4475,P=003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21,P=0516)。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显著,可有效地抑制其血清PCT、CRP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8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多重PCR扩增结合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hMPV的F基因,阳性病例同时用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MPV的核蛋白基因、N基因和L基因,并分析hMPV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多重PCR扩增结合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出hMPV 2例,其阳性率为2.5%(2/80),并经单RT—PCR证实。其他常见呼吸道RNA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8例,副流感病毒(PIV)6例,鼻病毒(RhV)3例,柯萨奇及埃可病毒(CVEV)3例,流感病毒A(IFVA)4例。2例hMPV阳性患者临床过程一般。结论深圳地区儿童下呼吸道中存在有人类偏肺病毒的感染,临床上无明显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82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水平和常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并分析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分类(NEU),同时测定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早期CRP、WBC、NEU联合监测有利于确定感染病原体的大类,并提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对及时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亚类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IgG亚类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中的变化。方法:利用免疫扩散法检测4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及亚类,与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G、IgG1与对照组无差异,IgG2、IgG3、IgG4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42例IgG亚类缺陷20例,占47.62%(20/42),结论:IgG、IgG4为主。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IgG亚类缺陷,IgG亚类比总IgG更能反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