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户籍居民死亡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居民平均死亡率476.37/10万(标化死亡率322.69/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527.46/10万(标化死亡率401.98/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17.43/10万(标化死亡率243.91/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年黄埔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0.31岁,其中男性为78.57岁,女性为82.18岁。死亡率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诊断不明性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76.72%;死因监测三大类分析中慢性病占总死亡原因的79.52%。结论黄埔区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对居民进行肿瘤防治知识普及、预防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2007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5个疾病监测点死亡率595.40/10万,男性死亡率742.09/10万,女性死亡率442.29/10万;居民主要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73.97/10万)、肿瘤(147.01/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7.79/10万)、呼吸系统疾病(55.23/10万)、消化系统疾病(13.55/10万)。结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5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
孙永合 《中国乡村医生》2023,(21):147-149+152
目的:分析泰山区2016—2020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20年泰山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死因顺位。结果:2016—2020年泰山区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623.27/10万,慢性病死亡率576.67/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186.83/10万)、恶性肿瘤(167.93/10万)、脑血管病(139.53/10万)、呼吸系统疾病(49.82/10万)、损伤(20.51/10万),不同性别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平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居民死亡前3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54.30/10万)、胃癌(25.87/10万)、肝癌(23.85/10万),男女平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泰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筛查,并规范开展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方法对该区居民死亡资料统一编码分类,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及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了解该区居民的死亡特点。结果该区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为60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0.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27.87,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之和占总死亡人数的95.15%。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2012年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尤其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更集中在青壮年。应根据该区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门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eathReg2005软件和Excel对2010-2012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江门市居民因慢性病死亡71 466人,占全死因86.53%,慢性病死亡率为604.78/10万,3年间慢性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慢性病死亡率(664.00/10万)明显高于女性(544.4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71,P0.01)。慢性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因的93.40%。男性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先天异常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慢性病死因顺位不相同。结论慢性病已成为江门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为降低居民死亡率,须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5年德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5年德州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居民死亡情况相关指标.结果 :2015年德州市居民总死亡病例37405例,死亡率为636.71/10万,男性死亡率(361.27/10万)高于女性(275.43/10万)(χ2=544.80,P<0.05),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影响德州市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提示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口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龙口市居民死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龙口市居民粗死亡率832.49/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949.52/10万,女性死亡率为718.54/10万,男性高于女性;龙口市2016年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9.21岁.其中,男性76.51岁,女性82.06岁.全人群前五位死因依次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死亡占全部死因的91.61%.结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基本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德市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死因谱变化与疾病危害程度,为制订相关性防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03年与1993年常德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资料,进行死亡分析。结果2003年常德市居民死亡率位于前4位的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病(128.53/10万)、呼吸系统病(116.26/10万)、恶性肿瘤(115.10/10万)、损伤和中毒(61.61/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全死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P<0.01),以85岁组为最高,15岁组为最低,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与1993年比较,2003年死因顺位变化较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分别上升1位。结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常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加强慢病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柳州市柳北区居民人口学特征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死因按《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分类,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标准化,对柳州市柳北区居民死因进行剖析。结果柳州市柳北区居民男女性别比为1.11∶1;全区劳动力人口占78.00%,负担系数为28.20%;粗死亡率为559.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5.26/10万。男性死亡率为658.38/10万,女性死亡率为450.38/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73,P<0.01)。前5位死因顺次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占死亡总数的77.79%。结论柳州市柳北区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人口负担尚可。当前危害柳北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应就该区居民死因特征拟定防治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总死亡率660.84/10万,男性死亡率772.72/10万、女性死亡率543.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按三大类疾病的死因构成分析,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达90.1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的主要死因,需要大力开展针对其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死因特征,为制定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20年西部地区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整理,使用Excel软件计算粗死亡率、主要慢性病死因顺位、居民预期寿命、主要疾病去死因预期寿命等指标。结果 2020年西部地区居民粗死亡率674.22/10万,男性粗死亡率778.96/10万,女性粗死亡率565.09/10万。居民前5位慢性病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死因构成比85.15%。60岁之后的西部地区居民死亡率明显增加,且男性死亡率仍高于女性死亡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04岁,去死因预期寿命增长量最多的前5位疾病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结论 西部地区慢性病死亡率占比仍很高,急需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同仁县2013-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和分布特征,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政策、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同仁县2013-2014年死亡居民进行死因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同仁县2013-2014年居民总死亡率为604.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40/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61.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0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46.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4.73/10万。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2.60岁,男性69.72岁、女性75.71岁。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最严重,去除上述两种死因,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3.43岁、2.58岁。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同仁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着力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落实有效的防控策略措施,提高居民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赣州市章贡区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分析寿命损失情况,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8~2010年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赣州市章贡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34.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2/10万;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79%;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最大的是肿瘤,达到每千人13.52年;损伤和中毒造成平均减寿年数最高,达到30.97年。结论: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和中毒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温江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35.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6.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14.40/10万,女性为556.02/10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男女性前6位死因完全一致,前10位死因基本一致;0~5岁组人群以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为主要死因,占47.37%;5~15岁组以损伤与中毒为主要死因,占66.67%;15~60岁组死因以恶性肿瘤为首,占47.73%,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0岁以上组人群以慢性病发展到终末阶段为主要死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占死因构成的90.80%。结论 慢性病是温江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力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居民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河西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分析,采用DeathReg2005统计软件对2012年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西区柳林街居民死亡构成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疾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70.37/10万,其次是结直肠癌死亡率17.97/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心脏病8.53%;结论河西区柳林街居民以心脏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要依据慢性病防治规划纲要,结合柳林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开展慢性病防治的策略和工作,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8年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规律,为制定相关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6年至2018年石林县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结果 2016年至2018年石林县共报告死亡例数5 166例,粗死亡率为682.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7.44/10万,男性死亡率为791.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72.1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0~55岁人群的死亡率低于5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三大类死因中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有4 465例,占总死亡的86.43%,死亡率为589.62/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石林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伤害是青少年的主要死因,应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阴市农村居民死因分布,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死亡率为747.57/10万,其中男性为768.22/10万,女性726.47/10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平均寿命为74.0岁,其中男性70.1岁,女性78.2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05)。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内分泌系统。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总死因的83.7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病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州区2004-2005年居民死亡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ICD-10死因分类法对死因进行分类,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甘州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07.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6.96/10万,男性为757.37/10万,女性为550.19/10万。城区标化死亡率为444.43/10万,农村标化死亡率为725.0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居民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应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具体的防治规划,大力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潍坊市奎文区居民死因分布和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防控和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将2010—2012年潍坊市奎文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根本死因分类,使用SPSS 20.0和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死因顺位和寿命损失等指标。结果 该区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717.65/10万,男性874.43/10万,女性559.79/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499.63,P<0.001);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不明疾病,占全死因的90.84%;肿瘤位于0~14岁组和45~64岁组死因首位,构成比为15.96%和38.25%,损伤中毒占15~44岁组死亡数的构成比为40.96%。循环系统疾病占≥65岁组死亡数的构成比为46.79%;其中肿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最大,为25452人年;损伤中毒位于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首位,为26.02年。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该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应根据该区居民死因分布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