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天性及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细胞病毒是最常见引起先天感染的病毒,其严重性在于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感觉神经性耳聋等,对胎儿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目前研究进展,就先天性及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关问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感染所致先天异常发生率较高,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其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导致先天异常的一个重要因子。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传播和致病机理以及与先天异常的遗传学关系,对于进一步明确先天异常的发生原因,寻求阻断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胚胎危害的手段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叙述巨细胞病毒对胚胎的危害及发生机理,以求降低先天异常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妊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妊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10003)王德智巨细胞病毒(CMV)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据徐桂林报道[1],我国CMV的先天性感染率可高达3.5%,若以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计算,每年CMV先天性感染的新生儿达...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细胞病毒(CMV)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类型,整个妊娠期CMV均可传播给胎儿,母亲原发及妊娠16周内感染对胎儿损害较严重。CMV感染可多方面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感染新生儿出现低体质量、紫癜、肝脾肿大、视网膜炎、颅内钙化和听力减退。产前筛查可以降低胎儿受先天性CMV感染的损害,避免智力障碍和听力丧失。运用细胞培养、PCR和ELISA检测羊水和胎血中CMV是诊断先天性CMV感染较好方法。丙氧甲基鸟嘌呤可减轻先天性CMV感染导致的神经发育损伤,降低发病率最有效方法是应用CMV疫苗。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CMV)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类型,整个妊娠期CMV均可传播给胎儿,母亲原发及妊娠16周内感染对胎儿损害较严重.CMV感染可多方面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感染新生儿出现低体质量、紫癜、肝脾肿大、视网膜炎、颅内钙化和听力减退.产前筛查可以降低胎儿受先天性CMV感染的损害,避免智力障碍和听力丧失.运用细胞培养、PCR和ELISA检测羊水和胎血中CMV是诊断先天性CMV感染较好方法.丙氧甲基鸟嘌呤可减轻先天性CMV感染导致的神经发育损伤,降低发病率最有效方法是应用CMV疫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430030)闻良珍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as,HCMV,简称CMV)是疱疹病毒(herpesvirus)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最常见、最危险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院对7487例孕妇使用ELISA检测,发现CMVIgM阳性者174例,阳性率为2.35%。对CMVIgM阳性孕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人脾转移因子治疗。CMVIgG阳性者重复检测CMVIgG,产后取脐血测CMVIgG及IgM,其中73例新生儿作了尿CMVPCR检测。脐血CMVIgG阳性率为98.6%,CMVIgM阳性率为4.9%,新生儿尿CMVPCR阳性率为37%。随访55例新生儿,22例有CMV感染体征。结果示治疗组孕妇CMVIgM阳性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受影响新生儿尿CMVPCR阳性率及有新生儿CMV感染体征者均比对照组为低(P<0.025及<0.01),故转移因子治疗妊娠期CMV感染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病毒,也是发达国家智力低下和非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的最常见的病因。妊娠早期感染更易致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FGR)、小头畸形及颅内钙化等;而妊娠晚期感染则表现为肝炎、肺炎、紫癜及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无症状。孕妇HCMV原发感染者,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P67-mRNA检测对诊断孕妇及胎儿活动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价值.方法 用NAS-BA法检测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原发性HCMV感染孕妇外周血及其胎儿脐带血PP67-mRNA.结果 60例原发性HCMV感染孕妇中,有34例(56.7%)PP67-mRNA检测阳性(活动性感染),其中,20例胎儿脐血PP67-mRNA阳性,14例脐血阴性,阳性率58.8%;PP67-mRNA检测阴性(非活动性感染)26例,1例胎儿脐血PP67-mRNA阳性,25例PP67-mRNA阴性,阳性率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15例(71.4%)PP67-mRNA阳性的胎儿发生围生期并发症,PP67-mRNA阴性的胎儿有20例(51.3%)有围生期并发症.结论 HCMV活动状态与宫内感染密切相关,PP67-mRNA检测有助于确诊孕妇活动性HCMV感染并用于预测胎儿感染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与预后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乙组疱疹亚科。病毒直径约200nm,是最大的动物病毒之一,宿主受染细胞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细胞增大,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称之为巨细胞病毒。它是一种潜伏病毒,初次感染为原发性感染,病毒进入宿主机体后可终身潜伏,一旦妊娠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激活为复发感染,但两种感染皆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CMV是宫内感染中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妇女在妊娠初期受CMV原发感染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和发育缺损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CMV在致畸方面比风疹更为严重。因此,C…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T-PCR)加限制酶分析在孕妇与胎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NT-PCR及限制酶分析、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和特异性抗体测定,对各孕期孕妇367例的外周血、部分孕妇脐血及死胎组织进行HCMV检测。结果孕早、中、晚期HC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1.6%及7.0%,NT-PCR检出率(4.9%)高于病毒分离(3.0%,P<0.025)。6份HCMVDNA阳性母血中,3份配对脐血HCMVDNA也阳性。其中2对NT-PCR、病毒分离及特异性IgM、IgA均阳性,1对NT-PCR、病毒分离、特异性IgA阳性,而IgM阴性。28例死胎组织中,发现1例死胎肺组织HCMVDNA阳性。结论NT-PCR能提高诊断HCMV感染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对孕妇和绒毛滋养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孕妇和绒毛滋养细胞铁影响。方法 观察62例早、中期孕妇尖锐湿疣的病理形态特点,用HPV6/11-DNA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其绒毛、胎盘组织及其中10例外阴、阴道、宫颈尖锐湿疣组织,并用HPV6/1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验证10例绒毛及胎盘组织。结果 孕期尖锐湿疣病变发展快,多部位发生比例高,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典型者多。HPV6/11-DNA原位杂交和P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抗原(即刻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检测、唾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MV DNA和血清学检测CMV IgM三种实验方法在诊断和监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对98 例患儿之母在孕期血CMV IgM阳性的高危新生儿出生后14 d 内检查血CMV IgM、外周血白细胞CMV抗原和唾液PCR CMV DNA,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 结果 (1)98 例中,48 例诊断先天性CMV感染。症状性感染7 例,无症状性感染41 例;无一例CMV IgM阳性。症状性感染组CMV抗原、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5/7;无症状性感染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29/41)、46%(19/41)。CMV抗原检测法、PCR检测法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54%。症状性感染儿每5 万白细胞中CMV阳性细胞数16~52个,无症状性感染儿3~31个,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指数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儿(P<0.05)。(2)随访10例患儿,2 例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和PCR转阴,症状消失;1例CMV肝炎治疗后CMV抗原和PCR检测仍阳性,最后发展为肝硬化。7 例无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在6个月内转阴或减少至低水平;2 例伴唾液PCR阳性,复查时1 例转阴,1 例仍阳性。 结论 CMV抗原检测法具有早期、敏感、量化的特点,PCR法能发现潜伏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微小病毒B19在母婴中的感染状况以及该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350例正常孕妇及新生儿血清、9例异常胎儿组织血清人微小病毒B19DNA。结果:正常孕妇血清B19DNA阳性率为1.14%,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为0.28%;9例异常胎儿中有6例孕妇血清及脐血B19DNA阳性(6/9)。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PCR阳性的异常胎儿脑和脾组织中也检出了B19DNA阳性颗粒。结论:应用PCR法检查孕妇及新生儿B19病毒具有高度敏感、简便、特异的特点,而原位杂交方法可对病毒感染进行定位,以了解感染部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CMV抗体,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尿CMV-DNA,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共确诊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145例,其中的101例症状性感染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各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症状性CMV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异常为:病理性黄疸、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皮肤瘀点、吸吮力差、血小板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等.尿CMV-DNA阳性87例(60.0%),血清CMV-IgM阳性43例(29.7%),生后2周内血清IgG增高4倍21例(14.5%);13例(9.0%)患儿尿CMV-DNA阳性或血清CMV-IgM阳性,其血清IgG也比母亲高1倍以上.更昔洛韦治疗后,CMV感染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副作用较少,主要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但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可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依据包括尿CMV-DNA阳性,检测阳性率高;其他依次为血清CMV-IgM阳性及CMV-IgG4倍增高;患儿CMV-IgG比母亲增高1倍以上可能是诊断CMV感染实验室依据之一;更昔洛韦治疗症状性CMV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孕妇、羊水及脐血中巨细胞病毒(CMV)DNA。结果表明,186例中正常孕妇98例血清中CMVDNA阳性2例。阳性率为2%,异常妊娠(死胎、胎儿畸形及产前咨询)孕妇88例血清中CMVDNA阳性14例,阳性率为15.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孕妇CMV感染与死胎、胎儿畸形及异常妊娠史有关。通过检测羊水和脐血中CMVDNA,发现9例胎儿CMV感染,其中3例畸形,2例死胎,1例自然流产,3例足月分娩。  相似文献   

17.
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套式 PCR(N - PCR)及逆转录 PCR(RT- PCR)三种方法在孕妇人巨细胞病毒 (HCMV )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 EL ISA法筛查孕妇5 5 81例 ,对其中 10 0例单纯性 Ig M阳性 (第一组 )、6 9例 Ig M阳性合并血清 DNA阳性 (第二组 )、6 5例 Ig M阳性合并 m RNA阳性 (第三组 )进行研究 ,监测其感染状况、母婴传播及异常妊娠结局。 结果 血清 DNA阳性、m RNA阳性与 Ig M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 5 6 .2 5 %、4 3.75 % ;三组母婴垂直传播率分别为 19.0 0 %、4 0 .5 8%、4 6 .15 % ;第二、三组与第一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 ;二、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三组流产、死胎、畸形、新生儿死亡等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0 0 %、15 .94 %、30 .77% ;第三组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4倍于第一组 (OR=4 .0 0 ,P<0 .0 0 1) ,第二组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2倍于第一组 (OR=2 .343,P<0 .0 5 ) ;第三组与第二组之间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Ig M阳性只能作为孕妇 HCMV感染的筛查指标 ;Ig M阳性合并血清 DNA阳性或 m RNA阳性为活动性感染指标 ;Ig M阳性合并血清 DNA阳性或m RAN阳性具有较高的母婴垂直传播率及异常妊娠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PCR)加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 )。 方法 在 HCMV直接早期蛋白 Eco RIJ DNA片段内 ,自行设计两对引物 ,建立套式PCR检测 HCMV DNA ,同时结合病毒分离检测 2 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和 5 8例妊娠早期妇女血标本。 结果  2 3例新生儿中 ,10例病毒分离及套式 PCR均阳性 ;1例病毒分离阴性 ,但套式 PCR阳性。5 8例孕妇套式 PCR阳性率为 8.6 % ,病毒分离阳性率为 6 .9%。 结论 套式 PCR加限制性酶切分析是一种临床检测 HCMV的快速有效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豚鼠胎仔肾脏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豚鼠胎仔肾脏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孕早期豚鼠 2 0只 ,腹腔接种巨细胞病毒 ,观察其妊娠结局 ,分娩后 2 4h内处死新生豚鼠。用地高辛标记的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三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检测豚鼠胎仔肾脏内巨细胞病毒负荷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2 0只母豚鼠共妊娠 6 3只胎仔 ,其中足月活产并存活到 2 4h以上的胎仔 4 2只 ,流产等异常胎仔 2 1只。原位杂交检测正常胎仔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7 1% (3/ 4 2 )、平均吸光度 (A)为 0 10 5±0 0 5 2 ,异常胎仔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2 8 6 % (6 / 2 1)、平均A为 0 15 8± 0 0 4 7,两者平均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结论 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主要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表达 ,其表达水平与异常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与弓形体(TOX)、其他(OTH)、风疹病毒(RUV)、 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4例有不良的妇女(试验组)及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及胎儿脐血TORCH感染情况。结果 (1)试验组TORCH既往感染率为,CMV46.29%;RUV1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