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镁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含镁极化液(GIK,抗心梗辅助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病人62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入院后8h内,开始静滴GIK,每日1次,共14d;以未用含镁GIK为对照组。观察2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1个月内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6.88%(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3.00%和31.25%(P〈0.05);1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6.67%和18.75%(P〉0.05),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衰。结论 含镁GIK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以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近期死亡率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马振刚 《中国医药》2010,5(5):391-392
目的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AM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按AMI常规处理,胺碘酮组予胺碘酮[首剂150mg+生理盐水20ml,10min内注入,再以(1~1.5)mg/min静脉滴注6h,再减量至0.5mg/min,同时予本药口服]治疗;利多卡因组予利多卡因(1~1.5)mg/min静脉推注,随后以(1~4)mg/min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53例(88.33%),病死率6.67%(4例);利多卡因组有效34例(56.67%),病死率13.33%(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6例,利多卡因组发生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AMI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推荐作为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并不是一律都有效,常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出现种种现象。 1.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生存的影响 用抗心律失常药长程治疗,尤其是奎尼丁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例,其死亡率增加。心房颤动的率中预防试验表明,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多为奎尼丁或普鲁卡因胺)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例,其死亡率比对照高2.5倍。奎尼Ⅰ组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发生扭转型室速或其他心律失常。也有报导心房颤动病人的预防卒中试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的心衰患者死亡率和心律失常死亡人数比不用抗心律失常药者增加3倍。由此可见,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心房颤动的治疗价值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洁白胶囊(抗胃肠功能紊乱药)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 143例D-IBS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48例):每次VI服洁白胶囊0.8g,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49例):常规治疗外,睡前加用阿米替林,第1周,每天12.5mg;第2~4周,每天25mg;对照组(46例):服用淀粉片每次1片,每天3次,饭后服用。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1,2,4周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0.4%,73.9%,77.8%;联合治疗组分别为65.3%,82.6%,93.2%,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而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洁白胶囊对D-IBS有较好疗效,阿米替林能明显增加洁白胶囊的治疗效果,且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陈毓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97-3798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9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观察4周,分析心律变异(HRV)参数变化情况,检测血清hs-CRP含量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和73.91%,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7.477,P〈0.05);(2)两组治疗后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心律失常均有效,观察组治疗后HRV各参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仅24h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明显升高。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快速有效调节血清中CRP含量,改善HRV异常与预后,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作用更强、起效更快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AMI的基础上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胺碘酮组(48例)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照组(50例)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41例(85.4%),死亡4例(8.3%)。不良反应6例(12.5%);对照组有效33例(66.0%),死亡13例(26.0%),不良反应15例(3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非缺血性慢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对照组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仅加用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结果两组对心律失常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1%(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恶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中国执业药师》2008,(6):33-33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疗专业人员发布关于抗癫痫药的安全性信息,警示治疗癫痫、双相情感障碍、偏头痛和其他状况的抗癫痫药具有增加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 FDA分析了11种抗癫痫药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自杀相关事件的报告,报告显示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风险(0.43%)约为服用安慰剂患者(0.22%)的2倍。  相似文献   

9.
电复律或药物复律法皆能使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预防并发症。急诊电复律一般用于那些能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失代偿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房颤动Z药物治疗的目的则常在于恢复窦性心律或减慢;动室率。98例新近开始的快室率(每分钟大于100次)心房颤动,随机静脉注射氛卡胺(2mg八g,极量150ms34例)、胺碘酮(7mg从932例)或安慰剂(32例人结果发现,上述三组在静脉注射后2/j\时内恢复稳定窦性心律人数,氟卡胺组20例(59锈)、肢碘酮组11例(34矛)、安慰剂组7例(22辩)(卡方9.87,户一0.007),氟卡胺组恢复窦性心律人数明显多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患者285例。治疗组209例予蚓激酶430mg,tid;安慰剂组76例服安慰剂2粒,tid.疗程均为4周。结果:蚓激酶治疗可使血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部分患者(43.1%)D二聚体转为阳性,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1)。对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也有轻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结论:蚓激酶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卡马西平单用及其与逍遥散合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双相躁狂82例,双相抑郁76例,各随机分为3组。双相躁狂疗程8周,双相抑郁疗程12周。用Young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Hamilton与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双相躁狂患者3组药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逍遥散合用卡马西平为79%,卡马西平单用为64%,安慰剂为45%,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相抑郁患者3组药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逍遥散合用卡马西平为75%,卡马西平单用为59%,安慰剂为33%,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逍遥散合用卡马西平较卡马西平单用,在头昏、视力模糊、皮疹、恶心发生率增加。结论 逍遥散作为辅助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有效,但能增加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陈玲才 《海峡药学》2016,(3):172-173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治疗的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方案上选择抗心力衰竭的一般药物治疗(洋地黄、降压、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择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结果差异。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4(9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3(71.66%),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显著(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能够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今日药学》2008,18(4):90-90
美国FDA向医疗专业人员发布了关于抗癫痫药的安全性信息,警示治疗癫痫、双相情感障碍、偏头痛和其他状况的抗癫痫药有增加自杀想法和行为的风险。FDA分析了11种抗癫痫药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自杀相关事件的报告,结果显示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风险(0.43%)约为服用安慰剂患者(0.22%)的2倍。  相似文献   

14.
近日发表的一项国际多中心合作的随机双盲研究,纳入了2078例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丁咯地尔(buflomedil)或安慰剂。患者年龄〉40岁,均有间歇性跛行,踝臂指数(ABI)介于0.30~0.80。结果发现,在平均33个月的治疗期间,丁咯地尔组严重心血管事件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9.1%对12.4%,HR=0.742,P=0.0163);丁咯地尔组ABI增加9.2%,而安慰剂组下降3.6%。两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单药和联合治疗后,PG—LDL(蛋白多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力的变化。方法经过4周药物洗脱期之后,患者随机进入为期6周的瑞格列奈单药治疗组(2mg/d,n=14)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单药治疗组(2.0g/d,n=10)。最后进入为期12周的两药联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果糖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水平。超离心方法分离血浆LDL。体外测定PG—LDL结合力(数据以每μgPG能够结合多少μgLDL胆固醇来表示)。结果果糖胺水平在单药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联合治疗后进一步降低(P〈0.01)。联合用药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基线状态显著下降。和瑞格列奈单药治疗组患者相比,HbA1c分别为8.5%和10.5%,P〈0.0005。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单药治疗组相比,HbA1c分别为6.7%和9.7%,P〈0.0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水平在单药和联合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体外结合力测定结果显示,和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后患者LDL和动脉PG的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LDL和动脉PG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全  左瑞云 《河北医药》2009,31(12):1453-145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22例(40.7%),有效25例(46.2%),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王海燕  宋科 《中国医药》2013,(12):1724-1725
账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及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哮喘并发GERD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常规平喘(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1吸/次、2次/d,加抗食管反流抑酸药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次、1次/d及胃动力药莫沙必利5mg/次、3次/d;对照组仅按常规给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药物,1吸/次、2次/d。2组均治疗4周,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2.0%(46/50),对照组有效率44.0%(2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前为(2.50±0.15)L,治疗后为(2.73±0.18)L,用力肺活量(FVC)治疗前为(3.19±0.16)L,治疗后为(3.39±0.2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FEV1及FVC分别为(2.55±0.16)L、(3.18±0.16)L,治疗后二者分别为(2.65±0.15)L、(3.20±0.15)L,2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包括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并发GERD的治疗,单纯应用平喘药不能达到效果,加用抗食管反流抑酸药物及胃动力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给药应用于急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伴有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明确的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18例,静脉给药治疗24h、48h、72h后进行统计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胺碘酮静脉给药在24h内控制有效率达75.4%,48h83.9%,72h达92.4%。结论胺碘酮是一种广谱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对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明确、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应用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依那西普(etanercept)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AS患者所发生的全部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命名(WHOART)系统进行分类,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英利昔单抗治疗63例AS患者中,21例(33.33%)患者发生了至少43例次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2例患者发生严重的皮炎伴脱发,1例在第3次输注药物过程中出现输注反应。共有142例AS患者入选依那西普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治疗组70例,安慰剂组72例,双盲治疗期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17%和4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分别为20.83%和38.57%;开放治疗期内全部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分别为41.67%和32.86%,两组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分别为40.28%和30.00%;依那西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局部反应、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和呼吸道感染等。结论:短期临床观察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英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治疗AS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4例,随机分为二组: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43例,胺碘酮组(B组)41例。A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9g,3次/d,胺碘酮0.2g,1次/d,疗程4周。B组给予胺碘酮0.2g,3次/d,疗程4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24h动态心电图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两组均可显著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A组总有效率88.37%,B组总有效率70.73%。稳心颗粒+胺碘酮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可显著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同时可以减少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