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海燕  武立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2):1207-1208,1249
目的探讨超声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102例阴道发育异常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外阴阴道发育异常中处女膜闭锁占15.6%(16/102),阴道隔膜占24.7%(28/102),阴道闭锁占17.6%,(18/102),先天性无阴道占39.2%(75/102),其中合并子宫畸形占63.7%(65/102)。超声对处女膜闭锁、阴道隔膜和先天性无阴道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32.1%(9/28)和100%(40/40)。结论超声检查对阴道发育异常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声提示子宫内膜不均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病变,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对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不均的患者177例进行宫腔镜检查,行定点活检和诊断性刮宫,将病理结果与超声和宫腔镜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显示异常子宫内膜85例(48%),异常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与正常子宫内膜血流差异有显著意义,宫腔镜诊断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5.3%(81/85),特异性39.1%(36/92),阳性预测值59.1%(81/137),阴性预测值90%(36/40)。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不均病因诊断特异性低,子宫内膜异常血流对内膜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超诊断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并对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术中进行超声监测,提高超声在此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阴道彩超观察88例绝经前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流分布等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其中10例术中运用彩超进行监测。结果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前内膜良性病变诊断:本组病例88例,内膜息肉55%(48/88),单发占46%(22/48),其中10例单发充满宫腔的内膜息肉误诊为单纯内膜增生;多发占54%(26/48);黏膜下肌瘤23%(20/88),内膜增生23%(20/88)。血流检出率:内膜息肉单发者血流检出率为85%(18/22),多发者为73%(19/26),黏膜下肌瘤为100%(20/20),内膜增生为80%(16/20)。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术中应用彩超进行监护,手术切除干净,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彩超可对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此类患者随访的一种有价值、无创检查手段,为其下一步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彩超可对宫腔镜切割提供方便、安全地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来本院不孕不育专科诊治的87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卵泡监测,监测3个周期以上。结果87例女性不孕患者中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卵泡发育、排卵正常25例(29%),超声有异常表现62例(71%),各种疾病检出81例(检出率93%)。结论超声是目前研究女性生育障碍主要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监视下举宫器联合经阴道注水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符合举宫器联合经阴道注水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68例,在超声介入监视下进行检查,观察盆腔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进入盆腔,腹腔镜沿穿刺针路径顺利进入子宫直肠陷窝66例,穿刺成功率占97.05%(66/68).超声显示液池中盆腔粘连带26例,占33.23%(26/68),腹腔镜检查盆腔粘连带31例,占45.58%(31/68),符合率83.87%(26/31).因盆腔粘连严重或输卵管伞端闭锁改行标准腹腔镜检查22例,占32.4%(22/68) 无直肠损伤、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监视下经阴道穿刺成功率高,可避免穿刺针具意外损伤盆腔脏器,超声显示盆腔粘连与腹腔镜检查有相似结果,对提高不孕症的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89例患者经宫腔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1%(81/89),误诊8例,误诊率为9%(8/89)。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价值,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幼英  陈梅娟  李晓玲  李亚梅 《西部医学》2010,22(11):2120-212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8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9.4%(76/85),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31例,诊断符合率93.6%(29/31);子宫内膜息肉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0%(47/54)。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能更清晰显示病变以及病变与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关系,捕捉敏感血流信号,对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超声对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经腹部超声(TAS)及阴道超声(TVS)检查。结果检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45例,随访证实41例,准确率91.1%。结论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是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阴道超声(TVS)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TA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以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4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后并经病理检查的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4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89.9%(134/149),误诊率为10.1%(15/149)。声像图呈中等回声至高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90例(60.4%);未显示血流信号59例(39.6%),SPV:(10.0±3.7)cm/s;RI:(0.56±0.08)。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最为简单、方便的检查,由于超声探头直接接触靶器官,图像清晰,通过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市中医院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子宫瘢痕妊娠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经阴道超声难以诊断的患者再行MRI检查。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与MRI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及各自的图像特点。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为83.8%(67/80),按声像特点,进一步分为单纯胚囊型(48例)和不均质包块型(32例),二者的检出率分别为90.5%(43/48)、75.0%(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MRI检查13例,检出率100%,与经阴道超声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仍有一定的误诊率,尤其是不均质包块型子宫瘢痕妊娠;MRI检查准确有效,可作为经阴道超声难以确诊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诊断子宫先天畸形的价值。方法:对96例二维超声初步诊断及疑似、不能确定的子宫先天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扫查,观察子宫的外形和内膜的形态,并与宫腔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双子宫7例,双角子宫20例,完全纵膈18例,不全纵膈子宫28例,弓形子宫12例,单角3例,弓形子宫误诊为不全纵膈子宫13例,不全纵膈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5例,单角子宫漏诊3例,特殊类型的子宫畸形漏诊5例,共误诊18例,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72.9%(70/96),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双子宫7例,双角子宫15例,完全纵膈18例,不全纵膈子宫20例,弓形子宫25例,单角6例,特殊类型子宫畸形5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100%(96/96)。结论: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图像直观,可获得更多信息,使诊断更准确,分类更详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徐州市及其周边地区3岁以下儿童泌尿系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行双肾彩超、CT尿路造影(CTU)、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检查。结果接受检查者共7 705例,泌尿系结石95例(1.23%),其中单纯泌尿系结石76例,结石伴积水19例;先天泌尿系畸形43例(0.56%),分别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20例,发病率最高,单侧肾缺如7例,肾囊肿者7例,肾盂发育畸形2例,异位肾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2例,单侧肾发育不良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重复肾1例;肾母细胞瘤4例(0.05%);泌尿系感染17例(0.22%);肾病综合征7例(0.09%);无症状蛋白尿2例(0.03%);孤立性血尿5例(0.06%)。结论①在婴幼儿中进行超声、尿检等无创性筛查,能早期发现一些隐匿性泌尿系疾病,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②本次检查中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考虑与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有关。③先天性泌尿系畸形中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所占比例最高,且一般都伴有肾积水。  相似文献   

13.
常青  蒋泽波  欧少贞 《中外医疗》2009,28(11):11-1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扫查,与二维超声检查做比较。结果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成像对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图像直观,立体感强,特征描记明显,尤其是对宫颈管的成像描记,更对一些临床少见的复杂的子宫畸形提供了诊断依据。结论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三维成像能够得到子宫畸形准确全面的信息,对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临床少见的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子宫畸形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4.
梁燕  张晓慧  邓旦  廖明松  赖小今  吴晓波  李茜 《西部医学》2013,25(6):934-936,939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和鉴别。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及病理确诊的76例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的高频超声表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具备多样性,主要以低回声团块、斑块和导管内隆起状结节表现为主,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特点是肿块侧方向导管走行区延伸或/和导管内隆起性小结节。本组超声检出实性肿块、斑块和微小结节共64例73个病灶,其中47例54个病灶超声提示为导管有关恶性肿瘤,12例14个肿块误诊为乳腺癌;5例5个导管内单发微小结节误诊为良性病灶或导管瘤。漏诊12例。本组病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为84.21%(64/76例),准确诊断率为73.97%(54/73例),误诊率26.03%(19/73例),漏诊率15.79%(12/76例)。超声全部诊断有乳腺增生与病理和临床诊断符合。结论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常见,浸润性导管癌容易被乳腺增生掩盖,早期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总结其特征表现和诊断理论,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早期发现和鉴别提供理论和应用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产前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起到指导今后胎儿畸形检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9456例妊娠12-38周孕妇,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疑似胎儿发育异常者行三维成像,采集胎儿立体、运动图像。结果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各种畸形共146例,发生率为1.54%(146/9456),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3.56%(122/146),低于三维超声的95.89%(142/146)(P〈0.05,χ^2=12.037),三维超声检查漏诊6例,漏诊率为4.11%(4/146),胎儿畸形累计所有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等,其中心血管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17.8%(26/146),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16.4%(24/146)、中枢神经系统15.8%(23/14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探目前胎儿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73例孕龄7~40周的胎儿进行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73例中2139例实时三维超声检查重建面部图像较满意,占98.43%(2139/2173)。胎儿内脏异常图二维超声检查做出诊断46例占2.1%(46/2173)。50例2.3%(50/2139)胎儿体表畸形三维做出明确诊断,二维超声48例2.2%(48/2139),无明显差异(P0.05),仅有1例胎儿左耳廓畸形,产前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均未能做出诊断。【结论】胎儿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图像,直观立体感强,能实时反映胎儿的体表结构及实时动态声像,弥补二维超声立体空间不足,在检查胎儿畸形中有极高的价值,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可在检查胎儿畸形中体现出更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严重先天性肾脏畸形二级预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刘凯波  龚泉  徐宏燕  张璐  潘迎 《北京医学》2014,(11):923-926
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市2008-2013年先天性肾脏畸形监测资料,了解北京市先天性肾脏畸形的发生与产前诊断情况,为先天性肾脏畸形的防控提供相关信息及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及超声诊断资料。结果近6年北京市先天性肾脏畸形发病率为1.17‰,产前诊断率为87.50%;其中,严重肾脏畸形(婴儿型多囊肾、双侧肾缺如、双侧多囊肾、双侧肾发育不良)在肾脏畸形构成比为7.79%,发病率为0.09‰,产前诊断率为97.17%;肾脏畸形合并染色体异常构成比为1.32%、发病率为0.02‰、产前诊断率为100%,染色体异常以三体型为主(构成比为66.67%)。肾脏畸形超声检出孕周以孕20~24周最多(构成比为70.21%),其次为孕28~34周(构成比为12.87%)。严重肾脏畸形中92.23%于孕28周前被检出。结论北京市产前超声诊断对肾脏畸形、尤其严重肾脏畸形的二级预防效果显著,应加强对先天性肾脏畸形患儿的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畸形合并早期妊娠的三维超声成像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畸形合并早期妊娠患者共40例,对患者使用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分别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灵敏度,并对子宫畸形合并早期妊娠的三维超声成像图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40例患者采取三维超声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采取二维超声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87.5%,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100.0%,二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畸形合并早期妊娠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成像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便于医生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膀胱镜、手术等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34例患者行CTU检查,结合分期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发现肾脏缺如2例,肾发育不全6例,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8例,输尿管开口异常4例;膀胱憩室2例,先天性膀胱直肠瘘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诊断率达到100%。结论 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确诊及分类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梅  黄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88-2289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37名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37份标本中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9.5%,不同年龄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21—40岁感染率最高(68.1%)。141份阳性标本中uu有90例(63.8%),Mh有19例(13.5%),Uu和Mh混合感染32例(22.7%)。不同年龄组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耐药性试验显示:Uu对JOS和CLA的耐药性较低(33%和6.7%),而对CPF和ROX的耐药性较高(62.2%、60.0%);Mh对JOS和OFL的耐药性较低(0.0%、5.3%),而对ROX和AZI的耐药性较高(89.5%、84.2%);Uu+Mh混合感染对CLA和JOS的耐药性较低(15.6%和21.9%),而对CPF和ROX的耐药性较高(75,0%、68.8%)。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较高,不同年龄组中21~40岁女性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阳性标本中以uu感染为主。支原体的耐药试验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改进,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