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配伍(QG)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白细胞粘附性及粘附分子表达率的影响.方法:用肌饿 游泳造成"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5d后测定LAR、CD18和CD54表达率.结果:气虚血瘀模型组LAR、CD18及CD54表达率明显增高,QG有显著降低气虚血瘀大鼠LAR、CD18和CS54表达率的作用.结论:QG益气活血作用与降低白细胞粘附性和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血管新生的角度,探讨益心解毒方对气虚血瘀证心衰大鼠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大鼠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通过宏观表征判定该疾病模型的证候属性,将成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心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中西结合组,福辛普利组和芪苈强心组。治疗4周后取梗死边缘区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又称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D31蛋白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04),而高剂量组(P=0.042)、低剂量组(P=0.027)和芪苈强心组(P=0.015)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提高心肌组织中CD31的表达。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心肌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模型组(P=0.047),高剂量(P=0.023),中西结合组(P=0.008)均显著升高;而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4)和其它治疗组(P0.05)。结论益心解毒方对心梗所致气虚血瘀证心衰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实现的,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且具有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方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SEC,利用慢病毒转染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HSC。实验分为6组,1)正常HSC组:正常大鼠HSC空白血清培养; 2)正常组:正常大鼠HSC及正常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3)模型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4)过表达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5)模型加中药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 10%含药血清共培养; 6)过表达加中药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10%含药血清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SEC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及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表达,HSC中胶原Ⅳ、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蛋白表达;采用PCR法检测各组HSC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VEGFR-1)及VEGFR-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CD31及vWF蛋白表达升高(P 0. 01),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CD31及v W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中胶原Ⅳ、VEGF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VEGF、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 0. 05);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升高(P 0. 01);模型加中药组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 0. 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VEGF、VEGFR-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恢复LSEC窗孔结构,从而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窦微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芪术颗粒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干预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34)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另以CD31、CD34为对象进行微血管密度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毛细血管内皮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vWF)、陷窝蛋白(Caveo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新生微血管密度(MVD)明显增多,肝窦内皮细胞(LSEC)中CD31、CD34、vWF、Caveolin-1表达增强(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术颗粒组中的MVD值及LSEC中CD31、CD34、vWF、Caveolin-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芪术颗粒可降低肝纤维化中肝窦微血管密度,减少肝窦微血管增生,防止肝窦毛细血管化,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LSEC中CD31、CD34、vWF、Caveolin-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益气活血方(YQHXF)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气虚血瘀组,YQHXF高、低剂量组(5. 54,2. 77 g·kg-1)。采用水环境小平台站立长期无规律、不完全的睡眠剥夺法,每天剥夺16 h,持续6周,制造大鼠神劳加体劳的双重消耗建立大鼠气虚血瘀证候模型,自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周至实验结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气虚血瘀组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晦暗,体质量、脉搏幅度显著降低(P 0. 01),舌面R,G,B值显著降低(P 0. 01),全血黏度高、中切值,血浆黏度均显著增高(P 0. 01),ET-1,v WF,VCAM-1,ICAM-1,P选择素,IL-6,TNF-α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气虚血瘀组比较,YQHXF高、低剂量可显著升高气虚血瘀证大鼠脉搏幅度及舌面R,G,B值(P 0. 01),明显降低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值及血浆黏度(P 0. 05,P 0. 01),同时明显降低大鼠ET-1,IL-6,VCAM-1,P选择素水平(P 0. 05,P 0. 01)。结论:睡眠剥夺法可诱导大鼠气虚血瘀证形成,并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YQHXF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通过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分泌、减少细胞黏附、抑制炎症等途径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气虚及血瘀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肝丸调控miR-424表达以抑制肝窦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0~2 000 mg/L)的复肝丸与人肝窦内皮细胞(HHSEC)共孵育,CCK8法检测复肝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分析复肝丸对细胞无毒性作用的剂量范围,并以此作为后续药效及机制评价的剂量。以CoCl_2诱导HHSEC血管新生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424抑制剂组及复肝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CoCl_2诱导细胞血管新生,miR-424抑制剂组及复肝丸组分别以miR-424抑制剂及复肝丸(200 mg/L)与细胞共孵育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与增殖情况;Transwell观察细胞迁移变化情况;Matrigel管腔生成实验评价细胞管腔形成情况;定量RT-PCR检测miR-424、HIF-1α、vWF、CD3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vWF、CD31蛋白表达。结果复肝丸剂量小于400 mg/L对HHSCE无明显细胞毒性。与正常组比较,200μmol/L CoCl_2可诱导肝窦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且模型组miR-424、HIF-1α表达增加,细胞迁移和管腔生成增多,vWF、CD31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424抑制剂与200 mg/L复肝丸干预后,miR-424与HIF-1α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细胞迁移和管腔生成受抑制,vWF、CD31表达降低(P0.01);且复肝丸组综合疗效与miR-424抑制剂相当。结论复肝丸具有良好的抑制肝窦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iR-424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9):1311-1312
目的:研究丹参黄芪及其配伍对盐酸肾上腺素及限制饮食,冰水力竭游泳造成气虚血瘀模型微血管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分子研究。方法: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冰水力竭游泳+限制饮食,造成气虚血瘀及血管损伤动物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CD31)、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丹参黄芪配伍可以减轻肾脏病理变化,减低CD31、ANG2的含量。结论:丹参黄芪配伍可以改善该模型的气虚血瘀状态及微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生化汤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小勤  陈利国  屈援 《中成药》2006,28(9):1330-1333
目的:研究生化汤对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二种方法观察生化汤不同剂量(高、中、低)对血瘀证(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管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VCAM-1、ICAM-1、PECAM-1、iNOS高表达,生化汤能减少造模动物VCAM-1、ICAM-1、PECAM-1、iNOS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子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量效关系。结论:生化汤能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且量效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 5d或 10d后的变化。结果 :该血瘀模型 ,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 ,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 ,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 :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均有保护VE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软肝方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2 m L/kg的30%CCL_4与70%橄榄油混合液腹腔注射,2次/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用扶正化瘀方灌胃,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健脾软肝方灌胃。4周后,采用HE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HA含量、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D31、CD44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健脾软肝方干预后,光镜显示肝纤维化程度比模型组减轻;电镜显示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直径变大、数目增多;HA含量降低(P0.01),且高、中、低剂量组血清HA的降低随剂量的升高而变化,表现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CD44阳性及mRNA表达增高(P0.05),CD31阳性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且表达量随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健脾软肝方可减轻肝纤维化大鼠LSEC失窗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开颅电凝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4h后,用随机电脉冲刺激仪每天刺激大鼠2h,连续刺激15天,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连续给药15天。通过重量法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能降低模型大鼠脑含水量(P<0.05),V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蛋白水平提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中风后遗症大鼠脑水肿,并增强VEGF的表达和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仁提取物对寒凝血瘀证和瘀热互结证的大鼠血管内皮的作用及对Caspase1、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桃仁改善寒热不同血瘀证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寒证模型组(M1)、寒证桃仁组(T1)、川芎对照组(C1)和热证模型组(M2)、热证桃仁组(T2)、丹参对照组(C2)。建立两种血瘀证模型,对用药组预防性灌胃给予桃仁、川芎、丹参提取液(分别为8 g/kg,8 g/kg,14 g/kg)。观察各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损伤因子Caspase1、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用药组血管内皮肿胀减轻,血管壁通透性降低,红细胞漏出和纤维素渗出减少;寒证桃仁组、热证桃仁组Caspas1表达较模型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NF-κB总蛋白:寒证桃仁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热证桃仁组表达显著增强(P<0.05);NF-κB核蛋白: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寒证桃仁组表达显著增强(P<0.05),热证桃仁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NF-κB mRNA: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寒证桃仁组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热证桃仁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桃仁可同时改善寒热不同血瘀证体征,降低两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于寒凝血瘀证,桃仁可能通过减少NF-κB总蛋白降解并促进其核移位,发挥转录因子功能,从而改变循环障碍状态;对于瘀热互结证,桃仁可促进NF-κB mRNA转录和NF-κB总蛋白增加,阻止其移入核内而发挥效应,这可能是桃仁干预寒凝血瘀证和瘀热互结证的不同作用方向,其潜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灵仙新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以及血管内皮细胞CD36、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5 mg/kg)、灵仙新苷高剂量组(32 mg/kg)、灵仙新苷中剂量组(16 mg/kg)、灵仙新苷低剂量组(8 mg/kg)组。采用喂食高脂饲料及第1天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第4周给予阳性药及受试药物,造模第12周大鼠眼眶取血,血清样本用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CD36的表达。结果:灵仙新苷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C、TG、LDL和ox-LDL水平,同时灵仙新苷能显著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HDL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灵仙新苷能够降低大鼠主动脉壁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CD36的表达。结论:灵仙新苷能够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减轻模型体内的氧化应激;灵仙新苷能够抑制VCAM-1介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以及清道夫受体(CD36)介导巨噬细胞的内吞作用,灵仙新苷能有效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灵仙新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和抑制VCAM-1和CD36的表达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动脉斑块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损伤途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保护络脉"络气虚滞"大鼠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SD大鼠,采用力竭性跑台运动,并结合基础饮食建立气虚证候模型,同时采用200ng·min-1·kg-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建立大鼠脉络"络气虚滞"的病理证候复合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每组10只.14天后测定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主动脉内皮形态结构及主动脉内皮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内皮见内皮细胞成片脱落,通心络组血管内皮仅有轻微的损伤;模型组血ET、IL-6、TNF-α增加(P<0.05或P<0.01),NO降低(P<0.05),通心络可以增加血清NO含量,降低血ET、IL-6、TNF-α(P<0.05);模型组p22phox mRNA(P<0.01)、NF-κB、VCAM-1表达增加,eNOS表达降低,通心络可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通心络通过减少血管NADPH-氧化-炎症损伤途径,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察补阳还五汤不同剂量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ICAM-1、VCAM-1、PECAM-1、iNOS高表达,补阳还五汤能减少造模动物ICAM-1、VCAM-1、PECAM-1、iNOs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子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高表达,且量效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冠心病(CHD)气虚血瘀证中的作用。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112例、冠心病非气虚血瘀证组108例、非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110例和健康人对照组100例,检测分析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等血管活性物质。结果:ET、AgⅡ、sICAM-1和sVCAM-1的异常程度均呈CHD气虚血瘀证组〉CHD非气虚血瘀证组〉健康人对照组的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而CHD气虚血瘀证组和非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AgⅡ、sICAM-1和sVCAM-1等血管活性物质,与CHD形成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能是CHD"气虚血瘀"病理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张蕴慧  李运伦  赵婧  霍青 《山西中医》2011,27(8):44-45,50
目的:探讨钩藤总生物碱保护高血压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和脱落状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测定胸主动脉内皮β-半乳糖苷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胸主动脉内皮端粒酶活性。结果:钩藤总生物碱改善血管内皮形态,内皮细胞排列整齐,表面光滑,减少内皮细胞脱落,减轻内膜损伤。钩藤总生物碱能降低大鼠胸主动脉内皮β-半乳糖苷酶表达和内皮端粒酶活性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钩藤总生物碱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正常大鼠与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寻找气虚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及质谱鉴定等技术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情况。结果:初步鉴定出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C3)、ZN--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免疫球蛋白λ轻链(immunoglobulin lambda light chain),降低的蛋白质是CD5抗原样蛋白(CD5 antigen-like)。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凉血活血方对脓毒症大鼠白细胞系列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凉血活血方对脓毒症大鼠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凉血活血方治疗组(分为大,中,小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模型,造模同时分别进行灌胃治疗,给予大,中,小剂量的活血凉血方浸膏,观察72h动物死亡率;在造模72h后腹主动脉取血抗凝,溶血素处理后,分别加入不同荧光素标记的CD11b、CD31、CD54、CD62L抗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表面4种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行气管插管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分离白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4种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留取肝、肺及末段回肠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31、CD54、CD62L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大,中剂量凉血活血方治疗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中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CD11b、CD31、CD54、CD62L表达,显著降低肝、肺及末段回肠组织MPO活性;凉血活血方大剂量组动物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脓毒症状态下白细胞黏附因子的异常高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的黏附作用可介导多种脏器功能障碍,活血凉血中药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系列黏附分子高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为研究对象,研究舒肝化癥方(SGHZD)对大鼠肝纤维化血瘀证的影响及机理,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SGHZD抗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SPF级SD大鼠,雄性,54只,按随机原则分成空白组、模型组(2.0 mg/kg 40%CCl4橄榄油溶液+等量的0.9%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2.0 mg/kg 40%CCl4橄榄油溶液+0.2 mg/kg秋水仙碱溶液)、SGHZD高剂量组(2.0 mg/kg 40%CCl4橄榄油溶液+29.52g/kgSGHZD)、SGHZD中剂量组(2.0 mg/kg 40%CCl4橄榄油溶液+14.76 g/kgSGHZD)和SGHZD低剂量组(2.0 mg/kg 40%CCl4橄榄油溶液+7.38 g/kgSGHZD),各9只。造模时间为8周,每周2次,从造模第2天起,用药治疗每天1次,治疗8周,实验期间动态监测所有大鼠的生理情况,马松染色(Masson)对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进行观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VEGF、CTGF、CD31、vWF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 CTGF,CD31, vW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整体状况明显下降,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区形成假小叶,并伴有纤维间隔形成,胶原纤维沉积增多且有显著意义(P <0.05);RT-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EGF、CTGF、CD31、vW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升(P <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SGHZD组各剂量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纤维间隔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EGF、CTGF、CD31、vW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下降,但以阳性对照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好(P均<0.05);将Masson染色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与VEGF、CTGF、CD31及vWF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EGF、CTGF、CD31及vWF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表达上调,而在SGHZD抗肝纤维化过程中随着胶原容积分数减少其表达减少;对VEGF、CTGF、CD31及vWF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EGF、CTGF、CD31及vWF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中和SGHZD抗肝纤维化的过程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GHZD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VEGF、CTGF、CD31及vWF的表达、病理性血管生成、肝窦毛细血管化及肝纤维化血瘀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