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目的:追踪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MagLite型磁刺激仪,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行FMS治疗,每日2次,5d/周,4—6周1个疗程。以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第1、3个月时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结果:治疗后,20例中17例症状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治愈;3例无效。结论:FMS可显著改善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性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20例,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训练后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例,通过患者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达到完全康复,1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常见问题和难题之一。功能性磁刺激具有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已逐步用于中枢神经传导、疲劳恢复、骨愈合、神经疾病治疗及脑功能研究等各方面,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尚未深入系统地研究。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纵向观察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选择2003-05/2004-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脊髓损伤康复期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方法:对1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Dantec公司(丹麦)生产的MagLite型磁刺激仪,经S1神经根和膀胱区的功能性磁刺激治疗,2次/d,5d/周,4~8周1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指标;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结果:患者接受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变化除膀胱压力变化不明显外(P&;gt;0.05),其余均有明显变化(P&;lt;0.01~0.001);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均有明显变化(P&;lt;0.01~0.001);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lt;0.001)。结论:功能性磁刺激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骶神经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骶神经刺激(SNS)治疗脊髓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骶神经测试系统,经皮穿刺刺激S,神经根治疗12例因各种脊髓病变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排尿日记、尿量及患者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8例患者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其中3例接受永久性SNS器植入治疗;4例患者无效。结论SNS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特别是能缓解患者尿频、尿急症状,但要注意适应证和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6.
背景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常见问题和难题之一.功能性磁刺激具有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已逐步用于中枢神经传导、疲劳恢复、骨愈合、神经疾病治疗及脑功能研究等各方面,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尚未深入系统地研究.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纵向观察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选择2003-05/2004-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脊髓损伤康复期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方法对1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Dantec公司(丹麦)生产的MagLite型磁刺激仪,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功能性磁刺激治疗,2次/d,5 d/周,4~8周1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指标;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结果患者接受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变化除膀胱压力变化不明显外(P>0.05),其余均有明显变化(P<0.01~0.001);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均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功能性磁刺激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患者16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等的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 5组患者经2个月的治疗后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生活质量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均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患者16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对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等的监测来评价疗效。 结果5组患者经2个月的治疗后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生活质量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针刺激及综合治疗均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除最大膀胱容量有明显变化(P〈0.01):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也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FMS与SNS可改善部分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为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或逼尿肌反射亢进的46例神经源性膀胱男性患者采用定时、定量饮水计划,间歇开放导尿,托特罗定、溴吡斯的明及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中频电脉冲刺激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等治疗方法,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排尿次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6例男性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后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排尿症状及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e reviewed recent medical literature o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focusing on neurogenic bladder caused by spinal cord injury. We analyzed 30 recent of pub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addition to reviewing and evaluating the commonly us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s for neurogenic bladd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a vital aspect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neurogenic bladder rehabilitation. Hitherto, the commonly used drug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may have negatively impacted the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in varying degrees. However, in clinical practice, applying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ho have neurogenic bladder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ay help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 mitigate psychological burden, and reduce negative emotions.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证实,以阴部神经为作用靶点,通过对频率、强度、脉宽的调整,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作用,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的:了解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并追溯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篇文献。分析发现: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该疗法通过调控阴部神经-膀胱反射及脊髓膀胱反射,从而调节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改善膀胱壁的顺应性,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阴部神经电刺激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因目前临床研究较少,频率双向调节机制背后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不明,干预强度的选择不明确,故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明确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12汶川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5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康复治疗的总结回顾,观察采用制定饮水计划,间歇性导尿,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神经源膀胱的疗效。结果:经过综合治疗,35例患者的神经源膀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地震致脊髓损伤发生率高,而神经源膀胱是其重大并发症之一,危害患者生命,重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re are a number of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cause bladder and bowel problems in the form of neurogenic bladder and bowel dysfunction. Both have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a person's quality of life. Nurs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supporting patients when considering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manage their neurogenic bladder and bowel problems.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three. Part 1 outlines the physiology of micturition and defecation. It discusse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neurogenic bladder and bowel in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 bifida, multiple sclerosis, stroke and acquired brain injury, cerebral palsy, Parkinson's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this neurogenic dysfunction is addressed. Part 2 discusses th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nd part 3 goes on to discuss th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及实验组(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各32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2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采用留置导尿、Crede手法按摩、间歇性导尿术、电针刺激等综合训练及护理.训练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结果 通过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2个月的膀胱功能综合训练,有30例患者训练后达到自主排尿,有2例患者膀胱功能未恢复,训练期间尿路感染率为6%,未发生肾功能衰竭.结论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采取早期、规范、系统的综合训练,正确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FMS)作用于骶3(S3)神经根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Hz组(采用5 Hz频率FMS治疗)、20 Hz组(采用20 Hz频率FMS治疗)和假刺激组(采用与5 Hz组同参数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心理干预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训练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患者107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相应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心理干预后,107例脊髓损伤患者怀疑、抑郁、精神衰弱等病症均减少,在治疗过程中能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恢复良好。结论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使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