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解剖学情况。方法 对 2 5例芒针深刺中脘穴病例在进针得气后行局部螺旋 CT扫描 ,取得芒针行径及针尖部位的腹部横断面 CT图像 ,用以解剖结构分析研究。结果 对 2 5例芒针针尖位于腹腔内情况为胃体小弯侧 3例 ,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缘 5例 ,肠系膜上静脉左侧缘 1例 ,胰头 2例 ,胰头胰体交界处 5例 ,下腔静脉前缘 2例 ,下腔静脉左侧缘 3例 ,腹主动脉前缘 1例 ,腹主动脉右侧缘 3例。针尖与椎体前缘的距离为 10 - 6 0 m m ,平均 33.10± 17.2 9mm。针尖端在椎体正中线左右 2 5 mm以内。结论 芒针深刺中脘穴得气层与腹腔神经丛及腹腔神经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芒针深刺中脘穴安全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芒针深刺中脘穴安全操作措施,方法:对25例芒针深刺中脘穴病例在进针后进行局部螺旋CT扫描,取得芒针行经部位的腹部横断面CT图像,用以识别芒针所穿及器官,结果:25例次针刺扫描累计识别到穿及器官的例次分别是:胃体14,横结肠12,小肠11,胰头9,左肾静脉4,肝左叶4,脾静脉3,十二指肠1。结论:坚持进皮后小幅捻转,缓慢进针,不留针的原则,同时治疗期间嘱病人均匀浅呼吸,在近乎空腹状态下操作,则芒针深刺中脘穴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正>郝某,男,23岁,2012年12月9日初诊。牙痛1天。两天前恣食辛辣之品,持续牙痛1天,4 h前牙痛发作时曾服止痛药,效果不佳。刻诊:患者右腮肿胀明显,右侧下磨牙疼痛剧烈,甚则以手裹腮,张口见右下牙龈红肿,无脓血,舌质红、苔黄,左关脉弦数有力。辨证为火热牙痛,治以清热泻火止痛之法。针刺右侧耳门、丝竹空,针尖朝向牙痛方向,针下得气后行捻转泻法,持续行 相似文献
4.
“调神七穴”针灸法,从“调神”的角度出发治疗,从而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所谓“调神七穴”,即:百会、四神聪、太阳、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共七穴.七穴合用,方能总调患者心神,即为“调神七穴”法.韦丹主任医师从事针灸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20余年,为国家第四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为湖北省中医药“尿失禁”专病门诊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改变的以上腹胀、早饱、嗳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该病特点表现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占消化内科门诊的30%~40%~([2]),归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范畴,中医药对于FD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且因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更能为患者接受。周正华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工作20年余,临证用药,每起沉疴, 相似文献
8.
9.
11.
12.
13.
14.
15.
16.
1病案资料徐某,女性,33岁,2012年10月1日就诊.主诉:右侧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3d.曾在外院接受治疗,无明显改善.查体:头偏向左侧,局部无红肿,头部活动时疼痛较重.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肘平放弯曲,选患侧落枕穴常规消毒,取30号1寸不锈钢毫针先浅刺入皮下,举起患侧手臂,向掌心方向斜刺,把针刺入0.8寸,得气后采用强刺激快速捻转手法,捻转速度在每分钟200次以上,以提插泻法为主结合捻转手法行针2~5 min,同时嘱患者活动其颈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把针提到皮下后放下手臂,颈部可适当活动,如仍疼痛可重复进行举臂捻针,每次留针15~30 min.治疗采用上述方法,行强刺提插捻转,每隔5分钟行针1次,活动颈部,30 min起针.针后颈部活动自如,疼痛消失,随访无复发,1次痊愈. 相似文献
17.
18.
刘彩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8):29-29
针药并用治愈水肿患者张×× ,女 ,6 5岁 ,双下肢水肿半年 ,多处求医未见成效。查体 :面色黄 ,额头有散在性多发性黄褐色扁平疣体 ,双下肢水肿 ,皮肤紧发亮 ,压之有凹。气短乏力 ,四肢倦 ,腰痛 ,夜尿多 ,舌体胖大 ,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 :脾肾两虚。治则 :健脾益肾佐以利水。方 相似文献
19.
20.
向松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
补中益气汤原出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设,李氏明确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不足,不足者补之";他又指出"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日:"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甘温除大热".李氏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重在脾胃,着眼于温补脾胃之气,本方剂的组成原则,就是"虚者补之","陷者举之","劳者温之",治疗脾气虚弱或清阳下陷,以及脾胃内伤的发热诸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