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科学     
婴儿多种客观听力检测方法的综合评估 目的:探讨多种客观听力检测方法在婴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相关电位或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鼓室声导抗等方法,对初筛和复筛未通过的200例(400耳)婴儿进行听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对中重度以下听力损失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的准确性。方法对听力正常人、轻度、中度和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共76例耳分别行纯音测听、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对三者阈值进行方差分析、Baye’s准则下多类判别分析。结果由ASSR结果推测客观听力状况所犯的判断错误,在听力正常组,判别符合正确率分别100%,轻度聋组为92.3%,中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8.9%,中-重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3.3%。结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有较好的准确率,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听性脑干反应(ABR)在神经科及耳科已被广泛应用,评估客观听力及判断病变部位。常用刺激声信号有短声(click)、短音(tone pip)和短纯音(tone burst)等,其中最常用为click声。近年来,CE-Chirp音已逐渐被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对听力正常成人同时行click ABR及CE-Chirp ABR检查,将两者进行比较,探讨听力正常成人CE-Chirp ABR特点,为成人客观听力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17岁以下单纯听力残疾儿童22.15万[1]。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以及家庭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儿在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即选择到医院进行诊断性听力测试。儿童主、客观听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信度较高的客观技术评估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来指导助听器验配并评估验配效果。经新生儿听力筛查确诊的听力损失婴幼儿通常应在出生后6~8周接受包括佩戴助听器在内的听力干预。对这些低龄婴幼儿应用行为测听技术进行助听器的效果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听觉诱发电位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客观听力学特征,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286例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导抗进行评估。结果 286例婴幼儿中双耳听力正常95例(33.22%);听力损失者191例(66.78%),其中单耳听力损失70例(24.47%),双耳听力损失121(42.31%);传导性听力损失59例(20.63%),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32例(46.15%);轻度听力损失91例(31.82%),中度43例(15.03%),重度20例(6.99%),极重度37例(12.94%)。191例听力异常者只有16例复查,占8.38%,复查结果:听力正常2例,双耳听力损失10例,单耳听力损失4例。结论 部分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听力可随着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恢复正常;同时中耳病变也是部分婴幼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影响因素;客观听力学组合测试可有效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特征,为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听力异常患儿的复查率低和失访率高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听力损失儿童倍频程CEChirp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与行为测听阈值的结果差异,探讨倍频程CE-Chirp ABR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21例(共40耳)听力损失儿童,在安静环境下分别测试裸耳倍频程CE-Chirp ABR反应阈与行为测听听阈,将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听力损失儿童倍频程CE-Chirp ABR反应阈与行为测听阈值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各频率相关系数r 分别为0.693、0.830、0.836和0.845,P 均<0.05。结论 两种测试方法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倍频程CE-Chirp ABR作为一种客观测听技术,对听力损失儿童客观反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较好的反映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普查,了解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残疾发生及康复情况,为在农村地区规范开展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采用主观、客观测听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听力筛查和诊断,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确诊对象的康复状况。结果筛查儿童19 342名,确诊听力残疾儿童32例,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65‰,55.17%的听力残疾儿童未接受康复干预。结论农村地区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测试,观察chirp-ASSR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探讨chirp-ASSR客观听力检测在成人临床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正常成人组(年龄20~60岁,共计151耳)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年龄22~82岁,共计83耳)。在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处进行Chirp-ASSR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5~4kHz频率听力正常组Chirp-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0.43、0.58、068;0.5-4.0kHz频率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84、0.87、0.84;校正后0.5~4kHz各听力组预估听力阈值与纯音听阈的差值较校正前明显缩小。结论在0.5~4.0kHz频率,Chirp-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听力损失组中两者的相关性更加显著,而在500Hz处两者的相关性较其它频率低。Chirp-ASSR在客观听力评价中有较好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小儿听觉电生理测试的临床应用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小儿听力作出全面诊断的年龄随之提前,因而对听力诊断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小儿客观听力测试的项目繁多,正确选择测试项目,不但能获得准确的信息,而且还能避免患儿家长的经济损失和就诊单位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耳声发射进行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2所幼儿园的7917名儿童参加了本次筛查,年龄为1.6~6.6岁,平均4.5岁。经过培训的听力筛查人员应用耳声发射筛查仪进行筛查,经过初筛和复筛,没有通过的儿童转诊至听力检测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807名儿童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为10.2%,其中254名未通过的儿童到医院进行了听力诊断,诊断结果为分泌性中耳炎191例(伴和不伴听力损失),耵聍栓塞47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9例,听力正常7例。结论使用客观、灵敏的耳声发射检测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听力筛查只是第一步。要做好质量控制,并且建立便捷有效的诊断流程和随访机制,将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及时转诊至专业的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诊断干预,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儿童客观听力测试时镇静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孤独症儿童口服水合氯醛或肌注鲁米那后进入睡眠状态以进行客观听力测试的难易程度.方法 对62例孤独症儿童和1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客观听力检测前各分为两组,口服组按0.5 ml/kg的剂量服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肌注组按3~5 mg/kg的剂量肌注鲁米那,观察两组儿童的入睡时间及镇静效果.结果 孤独症儿童口服组平均入睡时间为52分钟,而肌注组为37分钟.正常儿童口服组平均入睡时间为22分钟,肌注组平均入睡时问为20分钟.孤独症儿章口服组与肌注组镇静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儿童肌注组镇静效果优于口服组.结论 孤独症儿童存在难睡眠问题,这可能与神经异常兴奋有关.进行客观听力测试前口服水合氯醛或肌注鲁米那镇静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测试,观察chirp-ASSR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阈值的相关性,探讨chirp-ASSR客观听力检测在儿童临床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听力中心检测的儿童共40例(共74耳)作为研究对象,在0.5kHz、1.0kHz、2.0kHz和4.0kHz处进行chirp-ASSR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接受测试的儿童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7岁。纳入研究的74耳包括男48耳,女26耳;右34耳,左40耳;正常听力59耳,听力损失轻度4耳、中度6耳、重度5耳。0.5-4kHz频率chirp-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2、0.884、0.842、0.892;chirp-ASSR反应阈经过校正后所得的各频率预估听阈与纯音听阈值更加接近。结论 chirp-ASSR作为一种具有频率特异性的客观测听技术,能够较好的反映儿童真实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鼓膜成形术术后听力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行颞肌筋膜夹层法鼓膜成形术,且术前纯音测听结果为传导性聋的患者共165例(175耳),随访2年以上,对可能影响疗效的10项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纯音测听示术后气骨导差的平均值较术前降低7.1 dBHL.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可能影响术后听力的因素进行筛选,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术前气导听阈平均值、干耳时间、病程、年龄.主观听力的改变与客观听力的改变具有相关性.结论:术前听力越好,年龄越小,在一定范围内(2年)干耳时间越久,病程越短,则术后气骨导差越小,听力提高的可能性越大.纯音测听听力改善者,大多数主观听力亦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86例(172耳)听力正常和异常者进行了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检查。EOAE阈值与主观听阈呈正相关,纯音听阈均值≥50dBHL者EOAE消失。提示EOAE是一种客观、敏感、准确而且快速的听力评价新方法,且对于临床耳聋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chirp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chirp ABR阈值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探讨chirp ABR作为儿童临床客观听力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9月佛山市听觉语言康复中心的听力障碍儿童和广州市儿童医院听力门诊的正常听力儿童共22例(共35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行为测听和chirp ABR测试,并对chirp ABR反应阈和行为测听阈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2例接受测试儿童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岁.纳入研究的35耳中,正常听力6耳,听力损失轻度2耳、中度4耳、重度10耳、极重度13耳.行为测听0.5、1、2、4 kHz平均听阈与chirp ABR阈值,0.5 kHz听阈与L-chirp ABR阈值,1~4kHz平均听阈与U-chirp ABR阈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00及0.930,P值均<0.05.结论 chirp ABR作为一种客观测听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的听力水平,有希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耳鸣是常见临床症状,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亦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各种客观听力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听力正常并不意味着听觉系统的正常.临床利用听力学检测方法研究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病变部位的确定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等成为了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相关临床听力学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清醒及睡眠状态下 ,分别测试了正常听力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多频稳态诱发反应。结果显示 ,作为一种客观测试方法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频率特性高 ,客观性好 ,得到的客观听力学资料较全面。为保证结果准确 ,测试应在睡眠状态下进行 ,阈值处的刺激应进行重复以避免假阳性  相似文献   

19.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可靠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多频稳态诱发反应(multi—frequency steady—state responses,MFSSR)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 通过对2001—2003年的部分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在不同听力状况下的MFSSR测试结果,结合其它测试如ABR.行为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等对MFSSR的结果进行分析。结论 与目前经常使用的其他客观听力检测方法相比MFSSR对于判断是否耳聋.耳聋患者是否有残余听力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次听力筛查不通过耳进行听力评估,分析其ABR与鼓室导抗图的特征,探讨听力筛查不通过耳的客观听觉状况及听力筛查和评估干扰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11月因进行耳声发射(OAE)新生儿听力筛查2次筛查未通过而转诊到儿童听力中心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8 d~6个月,共94例(144耳)。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按首次听力评估时的月龄分为~3个月及~6个月组,并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声导抗和蹬鼓肌反射等客观听力测试。结果:①2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鼓室导抗曲线仍以单峰A型为主(77耳,53.4%);双峰次之(23耳,16.0%);单峰Ad型(20耳,13.9%);单峰As型(16耳,11.1%);B型图亦占有一定的比例(6耳,4.2%)。②其ABR以正常及轻度异常为主(分别为44.4%及40.3%),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异常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8.3%、2.1%及4.9%),且随着年龄增长,轻度异常比例增加,中度及以上异常比例下降。③ABR正常组单峰A型鼓室图有32耳(50%),考虑存在假阴性结果。正常及轻度听力异常者B型曲线比例分别为4.7%和3.4%,高于中度及以上异常者。结论:中耳因素及低龄婴幼儿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是导致听力筛查未能通过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同时,226 Hz的鼓室声导抗在评估婴幼儿中耳疾病时存在较大的假阴性,因此在对2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进行听力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