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新药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与传统药物丙戊酸对初发癫痫疗效、脑电图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05例初发癫痫患者分为A、B、C 3组,A组采取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C组行丙戊酸治疗,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同时治疗后随访1a,统计3组癫痫复发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3组(97.14%vs 91.43%vs 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变化方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组治疗后α波减少0.5Hz、θ波增多、δ波增多比例显著上升(P0.05),且与A组、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脑电图常规描记、诱发描记痫样波放电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25.71%,均显著低于C组的57.14%(P0.05)。3组随访1a癫痫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丙戊酸治疗初发癫痫疗效及随访1a复发率类似,均能明显抑制脑电图痫样波放电,但左乙拉西坦、丙戊酸对脑电图背景活动无明显影响,而拉莫三嗪影响明显;同时丙戊酸治疗不良反应明显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对妊娠期癫痫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妊娠期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7-12我院住院的妊娠期癫痫的患者40例,分析并比较妊娠期癫痫患者服药情况、癫痫发作情况、生产方式、妊娠结局及子代喂养方式。结果服药的妊娠期癫痫患者较未服药的妊娠结局好,且均选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结论抗癫痫药物使妊娠期癫痫患者弃胎率增加,妊娠并发症发病率增加,但对胎儿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癜痫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目前主要依赖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AEDs)对肝功能、内分泌系统等的常见不良反应已受到普遍重视,但其对肾功能的影响却容易被忽视.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AEDs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及其与肾功能的联系,包括经典的—代药物(丙戊酸、卡马西平)、二代药物(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以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在儿童部分性癫痫应用拉莫三嗪(LTG)与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初诊部分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LTG与OXC单药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1a后临床疗效、对脑电背景活动的影响、脑电图间歇期痫性放电(IEA)改善情况及药疗安全性。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IEA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6.67%,略高于B组的80.00%、60.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背景活动α波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的脑电背景活动θ波、δ波频率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所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患儿,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脑电图间歇期痫性放电,且药疗安全性相当,但LTG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脑功能等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癫痫住院患者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癫痫住院患者5563例,分析其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及使用频度。结果病因不明(40.80%),脑外伤(13.64%)、海马硬化(11.52%)、脑卒中(5.24%)、神经系统感染(4.98%)、围生期损害(5.28%)等为常见病因,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最常见(45.43%),抗癫痫药物以传统药物卡马西平和丙戊酸为主,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平均使用率分别为36.88%和30.80%,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和左乙拉西坦使用频度呈上升趋势,拉莫三嗪从16.16%上升到28.44%,左乙拉西坦从0.61%上升到20.87%,奥卡西平和托吡酯的使用频度变化不明显,分别稳定在15.07%和9.42%左右。结论癫痫病因复杂,发作形式多样,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性慢性脑部疾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通过药物的机制、适用类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在青少年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分析青少年癫痫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明确诊断为癫痫的患者63例,予拉莫三嗪治疗,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6个月时行脑电图(EEG)检查,观察患者用药前后EEG痫性放电及脑电背景方面的变化。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3个月及6个月时EEG痫样放电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背景活动α波频率、θ波及δ波个数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莫三嗪可使癫痫患者EEG痫性放电明显减少,对脑电背景活动影响较小,从而为临床癫痫用药提供电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脑电图(EEG)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9例,数字标号,简单随机法分组,行单盲、前瞻性对照实验(RCT),观察组(25例)给予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对照组(24例)单用奥卡西平。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CD4~+),EEG,认知功能变化,观察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 w后IgA、IgM、IgG、CD4~+均明显降低,CD3~+明显升高,FIQ、PIQ、VIQ等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IgA、IgM、IgG、CD4~+、CD3~+及FIQ、PIQ、VIQ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22/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癫痫采取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减少癫痫发作频次,控制EEG损害,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免疫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的疗效。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BECT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评分。结果两组经治疗后ERP P300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WISC-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ERP P300潜伏期和WISC-R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治疗均可降低BECT患儿ERP P300潜伏期,改善其认知功能,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四JII地区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超说明书规定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安全性,以为临床制定相关用药指南提供数据,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7月一2011年11月于四JIl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四川I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儿童癫痫患者资料,统计此间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总病例数和服用4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病例数。依据药品说明书适应证,判断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医嘱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及其药物类型,并计算和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54例癫痫患儿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670例患儿服用4种新型抗癫痴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超说明书用药者406例,占抗癫痫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47.54%(406/854),约占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60.60%(406/670)。与按说明书用药患儿相比,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年龄更小、单药使用比例更高、全面性发作和癫痫综合征患儿比例更高,其病例数比例分别为左乙拉西坦78.50%(157/200)、托吡酯79.81%(253/317)、奥卡西平21.32%(42/197)和拉莫三嗪33.33%(21/63);不同年龄、单药使用和各种发作类型中以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为突出。除失访病例外,超说明书用药组患儿以奥卡西平[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托吡酯[14.81%(36/243)]、左乙拉西坦[10.60%(16/151)]和拉莫三嗪[9.52%(2/21)],但是与按说明书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5、0.448、0.014、0.109,P=0.540、0.503、0.906、0.742)。结论在四川地区儿童癫痫患者中超说明书应用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尤为突出,但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一定范围内超说明书用药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癫癎药物在儿童癫癎患者中超说明书规定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安全性,以为临床制定相关用药指南提供数据,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儿童癫癎患者资料,统计此间应用抗癫癎药物的总病例数和服用4种新型抗癫癎药物的病例数。依据药品说明书适应证,判断使用新型抗癫癎药物的医嘱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及其药物类型,并计算和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54例癫癎患儿接受抗癫癎药物治疗,其中670例患儿服用4种新型抗癫癎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超说明书用药者406例,占抗癫癎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47.54%(406/854),约占新型抗癫癎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60.60%(406/670)。与按说明书用药患儿相比,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年龄更小、单药使用比例更高、全面性发作和癫癎综合征患儿比例更高,其病例数比例分别为左乙拉西坦78.50%(157/200)、托吡酯79.81%(253/317)、奥卡西平21.32%(42/197)和拉莫三嗪33.33%(21/63);不同年龄、单药使用和各种发作类型中以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为突出。除失访病例外,超说明书用药组患儿以奥卡西平[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托吡酯[14.81%(36/243)]、左乙拉西坦[10.60%(16/151)]和拉莫三嗪[9.52%(2/21)],但是与按说明书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5、0.448、0.014、0.109,P=0.540、0.503、0.906、0.742)。结论在四川地区儿童癫癎患者中超说明书应用新型抗癫癎药物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尤为突出,但新型抗癫癎药物在一定范围内超说明书用药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3-06—2014-06小儿神经内科专科门诊部收治的癫痫患儿中随机性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性自对照随访研究方法。60例患儿均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治疗,随访6~10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变化、脑电图改变情况以及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儿均成功获得随访,治疗后完全控制26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76.67%,且不同类型癫痫患儿治疗后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脑电图检查痫样放电消失31例,痫样放电减少50%以上10例,痫样放电减少25%~49%9例,痫样放电无变化7例,痫样放电增加3例。本组治疗期间18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嗜睡乏力、皮疹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无严重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癫痫(epilepsy)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约为0.70%,全球范围内约有5000万例癫痫患者。目前,抗癫痫药物(AEDs)仍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VPA)、苯巴比妥(PB)、地西泮(DZP)、托吡酯(TPM)、拉莫三嗪(LTG)、左乙拉西坦(LEV)、苯妥英(PHT)、卡马西平(CBZ)、加巴喷丁(GBP)、乙琥胺(ESX)、奥卡西平(OXC)、噻加宾(TGB)和普瑞巴林(PGB)等。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成年期确诊的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5例成年期确诊的JM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43例有误诊经历,最长误诊时间达26年。75例患者均有肌阵挛发作(MJ),其中2例仅有MJ发作,2例合并失神发作(AS),57例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14例三种发作形式均有。EEG检查75例均发现全导广泛性棘慢或多棘慢复合波,23例有局灶性放电。23例既往曾服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或拉莫三嗪出现发作增多现象。随访0.5~4年,51例选择丙戊酸钠、托吡酯或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无发作,8例患者选择两种以上药物方能控制,5例停药后复发。结论JME多见于青少年期,步入成年期后误诊率更高。JME临床表现以MJ为主,常伴有GTCS或AS,EEG为弥漫性3.5~5 Hz棘慢波或多棘慢波,部分有局灶性放电。治疗可选择丙戊酸钠、托吡酯或左乙拉西坦,而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可加重临床发作。JME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推荐患者终身服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孕期暴露于某些传统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与儿童较差的神经发育有关,因此在整个妊娠期间使用新型ASMs的情况有所增加。本研究旨在阐明子宫内暴露于这些新型ASMs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对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Plus和PsycINFO进行了系统检索,结果仅限于2000年后发表的英文文章。调查宫内暴露于新型ASMs后神经发育结果的研究,纳入评价的药物包括:艾司利卡西平、加巴喷丁、拉考沙胺、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吡仑帕奈、托吡酯和唑尼沙胺,最终确定了35份发表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描述性整合。方法学质量不统一,其不同的优势/劣势归因于研究设计。大多数研究观察了暴露于拉莫三嗪后其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并没有显著影响。左乙拉西坦的高质量研究相对较少,迄今为止未得到结论。托吡酯、加巴喷丁和奥卡西平的数据非常有限,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令人担忧的是,尚无关于艾司利卡西平、拉考沙胺、吡仑帕奈或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奥卡西平对成人颞叶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0年2月~2021年11月期间97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卡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智力水平、Pz位点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图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嗜睡、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颞叶癫痫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11个月。因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3年入院。患儿于9月大时因感冒高热突发意识丧失,双眼向上凝视,四肢强直阵挛,持续时间约10min后缓解。之后反复无诱因出现上述发作,在外院诊断为“癫痫”,接受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未见明显好转,每月发作4次左右,每次持续5~10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有关7种用以治疗儿童和成人部分性和全面性难治性癫癎的新型抗癫癎药物(AEDs):加巴喷丁(gabapentin, GBP)、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托吡酯(topiramate,TPM)、噻加宾(tiagabine,TGB)、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和唑尼沙胺(zonisamide,ZNS)的药力(efficacy)、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由23位成人神经病学家、小儿神经病学家、癫癎病学家和药理学家组成的专家组,依据从1987年到2002年9月Medline,Current Contents和Cochrane上发表的相关文献和2003年以前的指南提供的证据进行循证医学评估。结果所有新型抗癫癎药物都适用于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癎的添加治疗,加巴喷丁对混合性癎性发作有效,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奥卡西平对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癎有效。有限的证据还表明,拉莫三嗪和托吡酯对成人和儿童特发性全面性发作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添加治疗也有效。结论抗癫癎药物的选择要考虑癫癎发作和/或癫癎综合征的类型、患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术后癫疒间复发后,添加奥卡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疒间效果。方法以治疗前3个月癫疒间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应用奥卡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个月后,患者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者分别为89.2%和89.7%,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两组间差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3%,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卡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疒间复发疗效确切,副作用拉莫三嗪组明显低于奥卡西平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有关7种用以治疗儿童和成人新诊断部分性和全身性癫的新型抗癫药物(AEDs):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托吡酯(topiramate,TPM)、噻加宾(tiagabine,TGB)、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和唑尼沙胺(zonisamide,ZNS)的药力(efficacy)、耐受性和安全性按序进行评估(这些药物已受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方法 由23位成人神经病学家、儿科神经病学家、癫病学家及药理学家组成的,依据从1987年到2002年9月Medline,Current Contents和Cochrane上发表的相关文献和2003年以前的指南提供的证据进行专家组循证医学评估.结果 有证据通过对照试验或剂量控制试验显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对新诊断的青少年和成人部分性或混合性癫是有效的.亦有证据显示,拉莫三嗪对于新诊断的儿童失神发作有效.但尚缺乏证据证明新型抗癫药物对新诊断的其他类型的全身性癫综合征是否有效.结论 循证医学评估结果提供了新诊断癫患者的抗癫药物应用指南,但尚需更多的证据用以鉴定其在癫的类型或综合征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