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副神经节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26例均行CT扫描,16例行MRI检查.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结果: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平扫呈等低密度者23例,高密度者3例,增强多为持续性强化,动脉期中度-明显强化,实质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轻度减低,24例增强后强化不均,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坏死区,2例强化均匀,1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1例侵犯邻近骨质.6例恶性者肿块向周围结构侵犯,伴有肝脏、双肺或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为2.5~13.5 cm(平均6.38 cm).MRI上副神经节瘤多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中等或高信号或不均匀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是副神经节瘤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本身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的信号变化能够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在早期发现病灶、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鉴别、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CTTS患者,均行X射线检查,5例行CT平扫,13例行MR平扫,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1X射线:26例显示近关节区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例正常,6例伴有压迫性骨质侵蚀、破坏。2CT: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3MRI:清晰显示病灶,局限型7例,弥漫型6例;T1WI上8例与骨骼肌信号相近,2例呈稍高信号,3例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上7例稍高于骨骼肌信号,3例呈不均匀等高信号,3例呈不均匀等低信号;3例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关节积液2例;骨质受侵犯2例。结论 X射线可初步发现病灶及骨质破坏;CT对于肿块及骨质受累的显示优于X射线;MRI对GCTTS有特征性表现,并敏感显示关节内外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及范围,是诊断GCTTS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的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影像学特征,提高软骨肉瘤的诊断水平和认识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20例,行MRI检查者20例,行NM检查者10例。结果 X线平片显示病灶内有钙化者30例,CT检查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大小不一的钙化影,其中伴有软组织肿块者25例,可见骨膜反应者3例。20例行MRI检查者显示髓腔受累范围均比CT显示的范围大且清晰,肿瘤实质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根据恶性高低而分别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分割样强化。结论不同分型的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不同影像学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共性,结合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CT、MRI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6例,CT检查4例,显示不规则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可见片状高密度,骨膜反应;行MRI检查4例,T1WI呈不均匀等信号(与肌肉信号比),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中2例可见显著高信号,2例MRI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中4例显示巨大软组织肿块。10例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MRI检查10例,T1WI呈等信号,其中4例可见低信号,2例可见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4例可见低信号及显著高信号,8例MRI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行CT检查2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1例,显示骨皮质侵蚀破坏。结论:影像学对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确诊3例;X线及MRI检查2例,确诊1例;X线平片,CT及MRI检查5例,确诊4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5例病灶呈偏心膨胀性改变,4例病灶内有明显不规则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内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邻近关节积液3例。MRI检查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较高信号。结论: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联合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扁桃体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18例,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RI平扫+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形态不规则20例,呈椭圆形8例,圆形3例;边界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7例,边界较清晰14例;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肿瘤呈稍低密度;MRI显示T1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多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清晰显示扁桃体癌的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平片、CT或MRI检查及复习相关文献所见,描述4例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多发脑内和皮肤病灶。脑内病灶CT检查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内多发结节状高密度病灶,并见多个囊状低密度灶,部分病灶边缘可见小点状高密度影;MR表现为:双侧大脑实质内多个长T1WI、长T2WI信号的圆形或卵圆形小囊状影,部分壁内见偏心性小点状影,呈短T1WI、稍短T2WI信号改变,病灶边缘可见水肿带,Gd-DTPA增强扫描,囊壁环状强化,头节点状强化;X线均表现为躯干、四肢及头皮软组织内弥漫性多发梭形钙化影,边界清楚,长径约0.5~1.5cm不等。结论全身皮下多发性结节,平片显示皮下梭形钙化,且头颅CT或MRI检查提示脑囊虫改变,是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病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GCTB)的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6例脊柱GCTB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观察6例患者病变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影像表现。结果 6例患者中,发生于胸椎2例,腰椎2例,骶椎2例。2例单椎体受累,分别为累及胸12椎体与腰4椎体,其中胸12椎体处肿瘤侵及椎弓附件及左侧第12肋骨头,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多椎体受累,分别为胸7~8椎体、腰4~5椎体、骶2~4椎体、骶1~3椎体,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椎间盘不同程度受累。MSCT显示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壁变薄,并显示软组织密度影,其中4例突破骨皮质向外生长,边缘见骨包壳形成;3例见不规则骨嵴,2例骶骨病变位于骶骨中线两侧未侵及髂骨。MSCT增强扫描瘤体软组织肿块呈较明显强化。MRI显示2例单椎体受累者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多椎体受累并形成软组织肿块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混杂信号,病灶占据椎体大部,软组织肿块内可见囊性坏死区;增强扫描瘤体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柱GCTB的MS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手术或放、化疗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 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放射学表现:浸润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不规则硬化并浸润性骨质破坏3例,溶骨性骨破坏并囊状膨胀2例;18例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直径平均约7.36 cm,相应层面骨质破坏区直径约3.64 cm.MRI检查T1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12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12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者10例.结论 骨盆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多侵犯单骨.骨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及CT与MRI影像资料,18例均行MRI检查,15例同时做CT检查,分析其CT、MRI常规扫描及DWI表现。结果单眼发病15例,双侧眼球病变3例。18例均表现为眼球后部肿块,14例发现病灶内有钙化(包括3例双眼病变均有钙化),为斑块状或斑点状钙化;眼球突出8例,眶周软组织肿块4例,视神经增粗4例;MRI显示病灶T_1WI为等、稍高信号,T_2WI为低信号,DWI为高信号。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与MRI扫描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肝右叶3例,左叶2例;4例类圆形,1例分叶状,直径平均58mm,边界均较清晰;MRI平扫示1例呈较均匀长T_1加权成像(T_1weighted imaging,T_1WI)长T_2加权成像(T_2weighted imaging,T_2WI)信号,4例信号不均匀,主体呈长T_1WI长T_2WI信号,内部见不同比例的条片高、低信号混杂,均未见明显脂肪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均为较高信号,内见斑、点较低信号;动态增强5例动脉期均较明显强化,门静脉和延迟期4例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模式,1例强化减弱,呈"快进快出"模式;病灶内均见明显强化的异常血管,3例见斑片无强化的出血坏死区,2例见条片状强化较弱区域;3例见薄层假包膜较明显强化,2例见病灶外较粗大的引流静脉;5例均未见腹腔积液和肿大淋巴结;2例患者有右上腹隐痛不适,其中1例扪及腹部包块,3例无明显症状;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68个月,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罕见,缺乏特殊症状,但术后预后较好,MRI可显示病灶的病理学变化,对其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海绵状血管瘤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SWI、DWI序列检查,统计常规MRI(T_1WI、T_2WI、T_2Flair)、SWI、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常规序列、SWI、DWI序列扫描图像的特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经SWI序列均检查出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44例单发,6例多发,共检出103例病灶数,81例位于幕上,22例位于幕下。SWI序列扫描脑海绵状血管瘤检出率较DWI序列、T_1WI、T_2WI、T_2Flai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在T_1WI、T_2WI、T_2Flair上呈类圆形或圆形混杂信号,病灶内表现为"爆米花状"、"网格状"高信号,部分病灶在T_2WI周围可见特征性环状低信号(铁环征),病灶周围无占位及水肿征象。SWI及DWI可显示病变周围含铁血黄素区域及瘤体,病变信号为低信号或低信号中伴有稍高信号,且在显示病变数目及范围均优于常规序列,且SWI优于DWI。结论:SWI及DWI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更利于脑海绵状血管瘤微小病灶的检出,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PNE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软组织pPNETs6例,骨pPNETs9例;7例行X线检查,12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骨pPNETsX线及CT平扫表现为范围较广泛、边缘模糊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均见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影,大小为2.5cm×2.8cm~10cm×13cm,平均6.2cm×7.4cm;6例病灶增强扫描后见肿块强化,但强化多不均匀。软组织pPNETsCT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为等密度,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区;肿瘤大小2.7cm×4.8cm~12.4cm×14.5cm,平均6.7cm×8.2cm;增强扫描后均呈不均匀强化。MRI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6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中等稍高信号2例;T2WI均呈不规则中、高信号;8例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后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pPNETs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或)巨大软组织肿块,其内常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CT、MR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判定手术的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及评价治疗效果等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X线平片及MRI表现,其中6例行X线平片检查,1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X线平片显示局部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或局部侵蚀破坏;MRI表现为相应部位软组织信号肿块影,在T1WI多呈较低信号,内可见条片状更低信号影,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病灶与邻近肌腱或关节关系密切,局部骨皮质可受侵。结论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良性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分析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MRI特点,其中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1例。结果 18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四肢、腹壁、锁骨上肌间隙或肌肉内以及颈动脉鞘周围,肿瘤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长轴与神经干走行一致。全部肿瘤中出现靶征4例,表现为肿瘤边缘部分呈环形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中央呈T_1WI与T_2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中央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肿瘤呈T_1WI等信号,T_2WI高信号,夹杂散在斑点片状T_1WI、T_2WI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3例,表现为肿瘤内见多发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囊变区,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3例肿瘤信号均匀,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7例神经纤维瘤均无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而11例神经鞘瘤均可见完整或部分包膜,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并可见脂肪包绕。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外周良陛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神经纤维瘤无包膜,位置表浅,位于神经中央;神经鞘瘤有完整或部分包膜,位于深部或四肢屈侧较大的神经干周围,易出现坏死、囊变等改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在术前对两者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盆囊型包虫病X线、CT、MRI影像学征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盆囊型包虫病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行X线平片,15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8例行CT或MRI增强检查。结果病变发生在单侧13例,双侧2例,共累及38个部位;X线表现为单一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2例,不规则骨质破坏1例,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合并斑片状骨质破坏1例;侵入周围软组织4例,发生钙化2例,骶髂关节变窄3例;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9例,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虫蚀状骨质破坏3例,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同时出现1例;侵入周围软组织13例,单囊型病灶10例、多子囊型4例,发生钙化9例;MRI表现为单囊型3例,呈长T_1混杂或不混杂长T_2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多子囊型2例;囊壁弧形钙化1例,呈长T_1短T_2信号;继发性感染1例,脂肪间隙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骨盆囊型包虫病变多呈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易侵犯周围软组织,常伴有钙化,多子囊型囊肿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 线、CT 及MRI 影像表现.方法 搜集2000 年~2005 年经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21 例,男13 例,女8 例,年龄6~59 岁.所有病例均行X 线平片;17 例行CT 平扫;MRI 平扫12 例,增强扫描5例(动态MRI 增强扫描3 例),完成三项检查10 例.病灶位于股骨8 例,胫骨7 例,髋臼、胸椎各2 例,锁骨及距骨各1例.分析X 线、CT 及MRI 对瘤巢及其周围组织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X 线、CT 及MRI 对瘤巢显示率分别为57.1%、76.5%、75.0%,X 线、CT 上瘤巢为一小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中心有/无钙化和骨化,边缘有不同程度骨硬化;MRI 上瘤巢为一小圆形异常信号区,T1WI 呈低至中等信号,T2WI 呈低至高信号,边缘为低信号骨硬化,瘤周不同程度骨髓及软组织水肿;Gd-DTPA 增强扫描瘤巢明显强化,动态MRI 增强瘤巢呈高灌注表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快速上升后缓慢持续下降(C 型曲线).结论 CT 为诊断骨样骨瘤最佳方法,MRI 能够增加瘤巢可见度并能敏感显示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组织特点,对骨样骨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CT 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腹膜后淋巴结结核11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1例CT平扫中4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5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4例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强化,5例平扫示腹膜后病灶为多个淋巴结彼此融合而成,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形成多房样征象;2例淋巴结钙化的病灶表现为无强化。3例MRI平扫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多房样强化。8例合并腹内脏器结核,8例合并肺结核。结论平扫呈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或多房样强化是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最常见的征象,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