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七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肝脏局部创伤的方法复制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和三七粉组,各组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出血量的影响;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连续8 d后,静脉注射肝素300 U/kg,15 min后,参照小鼠方法复制大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测定出血量;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等药物,连续8 d,舌下静脉注射肝素造成肝素化大鼠模型,测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的出血量(P<0.05),但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可能与其细粉状态有关,属非特异性止血。三七粉灌胃能减少肝素化大鼠肝脏局部创伤模型的出血量(P<0.05),抑制率为16.1%,表明止血作用较弱。三七粉灌胃能缩短肝素化大鼠APTT、TT(P<0.05),抑制率分别为25.7%、18.8%,对PT无影响。提示,三七有止血作用,可能与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促纤维蛋白形成有关。结论三七粉体内外均有止血作用,其中体外止血可能是物理性、非特异性的,体内止血可能与其部分对抗肝素的抗凝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药材以95%乙醇提取得浸膏,采用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时间(CT)、断尾出血时间(BT)实验及大鼠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实验,考察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结果白鹤藤醇提物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PRT(P<0.01)、大鼠PRT(P<0.05,P<0.01)、PT(P<0.01);中、高剂量组显著缩短小鼠CT(P<0.01)、BT(P<0.01)、大鼠APTT(P<0.01)。结论白鹤藤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止血作用机理推测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和1.0g/kg)灌胃,连续8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TT、PT和APTT明显缩短,P〈0.01;而脂糖舒高剂量组(1.0g/kg)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T、PT和AP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促凝血草药有效部位的初步确定及其凝血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促凝血草药萃取物成分的提取、分离、薄层分析及紫外光谱含量测定 ,并进行了体外、创面凝血试验的研究 ,以确定其止血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水提法得到初提物 ,经丙酮 水 ( 1∶1)冷浸去掉部分杂质 ;氯仿萃取、硅胶G柱层析得到更纯的提取物。应用薄层层析 (thinlayerchromatography ,TLC)法对萃取物所含成分进行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油进行初步分离、鉴定和分析。以日本纯系大耳白兔、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进行体外及创面 (皮肤、肝脏、股动脉 )止血试验。结果 草药萃取物以鞣质类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有机酸及微量生物碱成分 ;鞣质含量 ( 70 43 % )较高 ;其使兔体外凝血时间显著短于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P <0 0 0 1) ;使大鼠创面止血时间显著短于阳性对照组 (云南白药组 )及阴性对照组 (生理盐水组 )P <0 0 0 1。结论 TLC法初步分离、鉴定出该草药萃取物 ,含有丰富的鞣质类成分、极少量有机酸及微量生物碱成分 ;氯仿萃取物有良好的体外促凝血及创面止血作用 ,是草药的止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李娴  张丽  丁安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8):1278-1280
目的 首先确定丹皮炭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进而探讨丹皮炭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首先对丹皮炭按不同溶剂极性及不同化学成分类型提取,以小鼠的出血时间 (BT) 和凝血时间 (CT) 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以 Wistar 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丹皮炭及其止血活性部位对大鼠血浆复钙时间 (PR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的影响。结果 丹皮炭鞣质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均可缩短小鼠的 BT 和 CT;丹皮炭及其鞣质、醋酸乙酯部位均有缩短大鼠 PRT、TT、PT、APTT 的作用。结论 确定丹皮炭鞣质部位、醋酸乙酯部位为丹皮炭饮片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丹皮炭及其止血活性部位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发挥其止血、凝血作用,且丹皮炭饮片作用强于其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鸡冠花及其炭品对大鼠凝血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鸡冠花及其炭品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探讨其止血机理。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鸡冠花及其炭品对大鼠血浆中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鸡冠花生品能缩短APTT(P<0.05),鸡冠花炭品能够缩短PT(P<0.01)、TT(P<0.05)、APTT(P<0.05)、FIB(P<0.05)。结论;鸡冠花生品及其炭品各自通过影响实验动物凝血系统的不同环节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探讨白芨多糖的止血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白芨多糖高剂量组(12 g/kg)、白芨多糖中剂量组(6 g/kg)、白芨多糖低剂量组(3 g/kg)、云南白药组(0.4g/kg),连续给药14 d;股动脉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芨多糖中、高剂量能增加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缩短PT、APTT和TT,显著增加FIB、TXB2含量和降低6-keto-PGF1α含量(P<0.05或P<0.01).结论:白芨多糖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调节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发挥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嘎狗噜水煎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采用阻断股动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各10只,分别以嘎狗噜全草水煎液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肝(Cr)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和APTT显著缩短[(9.03±0.74)s比(9.89±0.72)s,(20.45±1.70)s比(24.24±5.41)s,P0.05)],Fib含量增加[(1.86±0.17)g/L比(1.67±0.22)g/L,P0.05],TT变化不显著(P0.05);LDH、Cr含量显著增高[(791.10±213.6)U/L比(526.50±182.33)U/L,(32.44±6.47)μmol/L比(26.85±4.09)μmol/L,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PT[(10.15±0.78)s]和APTT[(25.36±2.08)s]显著延长(P0.01),而Fib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TT[(20.65±3.03)s比(24.94±2.41)s]显著缩短(P0.01);LDH[(573.90±142.37)U/L]、Cr[(24.34±5.92)μmol/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嘎狗噜能够通过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及代谢环境,有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贵州民间草药血盆草的止血药效及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中药造模的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醇提物灌胃给药7天后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血、凝血时间,并统计小鼠血小板数,评价血盆草醇提物的止血作用;采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极性由小到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血盆草的95%乙醇提取物,经中药造模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灌胃给药7天后,取眼眶血离心后取血浆检测小鼠血浆的TT、PT、APTT及Fib浓度,综合分析全面评价,确定血盆草的止血药效活性部位。结果:模型用药组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缩短,血小板数升高;凝血四项检测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降低,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出血性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升高,石油醚和氯仿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盆草有较好的止血药效,其活性部位为石油醚和氯仿部位;检测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水平,探讨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硬化23例,原发性肝癌10例,重型肝炎15例,慢性肝炎12例,观察各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凝结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病的加重,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FI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FIB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能够预测肝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新凝灵注射液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新凝灵注射液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治疗组(T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新凝灵注射液0.4mg。分别于手术前、开颅手术180分钟,360分钟取静脉血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检测。结果 C组PT、APTT、TT随手术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加(P<0.0l,P<0.05,P<0.05);T组PT、APTT、TT未见明显改变(P>0.05)。FIB在两组自始至终无显著变化。结论 术前常规剂量应用新凝灵注射液(0.4mg),可有效地便进凝血过程,发挥快而持久的止血作用,防止凝血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WHG)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机理.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观察WHG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 WHG 对大鼠凝血系统有显著影响,显著延长PT,APTT,TT(P<0.05); 显著降低FIB的含量(P<0.05).结论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通过影响大鼠凝血系统的多个环节发挥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浆中PT、APTT、FIB、TT及D-D值.结果 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及D-D均明显延长而FIB则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实验(PT、APTT、FIB、TT及D-D)各参数均有变化,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龙蛭胶囊对动物体内外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方法:按试剂盒说明对龙蛭胶囊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测定.用常规方法测定体外凝血时间(CT)、血块溶解时间(BL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龙蛭胶囊纤溶活性.结果:龙蛭胶囊能明显延长动物APTT、PT、TT,降低FIB含量.动物的BLT、ELT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普通纤维蛋白平板和加热平板上能溶解纤维蛋白.结论:龙蛭胶囊具有抗凝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5.
镰形棘豆止血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方法 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5 d,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液部位分别连续灌胃给药5 d,测定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复钙时间(RT).结果 镰形棘豆总提物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CT、PT、RT缩短率最大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镰形棘豆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其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为止血作用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蓝萼甲素抗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抗凝血作用.方法: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的作用;测定蓝萼甲素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复钙时间(PRT)的影响.测定蓝萼甲素对家兔体外TT、PT、APTT和PRT的影响.结果:蓝萼甲素能显著延长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小鼠TT、PT、APTT和PRT.蓝萼甲素在体外显著延长家兔TT、APTT和PRT.结论:蓝萼甲素具有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疆紫草对大鼠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方法 新疆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14、21 d后、剥离腹主动脉,测定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大鼠各项血液凝集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新疆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能缩短TT、提高FIB含量,对TT值和FIB值的影响呈剂量相关性,对APTT和 PT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新疆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促凝血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到该院的体检者45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静脉采血,检查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结果两组PT-INR、PT、PTA、APTT、FIB和TT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PT-INR、PT、PTA、APTT、FIB及TT等指标均较健康人群有明显异常,通过凝血功能状态,可了解患者肝脏疾病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家兔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对兔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实验:从兔的颈总动脉插管采血,设置实验(aFGF)组和对照(生理盐水)组,采用玻片法进行全血凝血时间(CT)测定;②体内实验:先静脉给予兔aFGF 1 000 U/kg(实验组),5 min后颈动脉插管采血,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结果:aFGF对体外CT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使APTT、 PT明显缩短(P<0.05).结论:aFGF可能通过稳定凝血酶原结构和凝血酶活性,维护血液正常的溶胶状态,但一旦凝血过程发生则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紫菜多糖对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紫菜多糖低浓度组(0.4g/L)、紫菜多糖中浓度组(1.6g/L)、紫菜多糖高浓度组(3.2g/L),测量它们的全血凝固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时间(APTT)。结果:紫菜多糖在体内外均能够延长CT和APTT(P〈0.05),但对TT、PT影响不明显。结论:紫菜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影响家兔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