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浊、瘀、毒、衰五个方面,虚证以 脾肾气(阳) 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浊是由于脾肾阳虚痰饮、水湿内停,湿浊内蕴;瘀是因虚致瘀,瘀阻肾络, 贯穿疾病始终;毒是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停滞日久,胶着不去,在肾形成微型癥积,浊毒内聚, 毒损肾络,出现浊毒证;衰是湿浊羁留,肾功能衰败。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为本,湿浊血瘀、 瘀毒为标,即虚、浊、瘀、毒、衰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脾肾为本,以祛湿降浊、活血祛瘀、解毒 排毒为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临证要紧抓病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内外兼治,才能收到良好 效果。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8):1046-1047
目的:探讨从"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劳、水肿、关格"等疾病范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浊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故在健脾益肾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化湿泄浊治疗,可以使得病情得以缓解。结论:提出了"化浊、驱浊、散浊、泄浊"之治浊四法,通过辨证施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 《江西中医药》2009,40(1):21-2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在中医药治疗CRF时提出血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对减轻临床症状,延缓CRF的进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结合古代医籍有关论述,认为活血化瘀、化痰泄浊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1痰浊、瘀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机肾居下焦,藏真阴,寓元阳,对体内水液的分布、排泄及脏腑的温煦、气化起着重要作用。生理情况下,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物痰浊等可以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它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胀痛,伴暧气、吞酸、嘈杂、纳少、乏力等症。本病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范畴。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并反复学习探讨,总结出慢性胃病以脾胃气虚为根本原因,以湿毒阻滞,久病挟瘀为基本病理变化,总结出慢性胃病治疗当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大法,根据兼毒挟瘀的不同程度,分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正气亏虚是其病理基础,毒瘀互结、三焦壅塞是其病机关键,治疗上应当以益气扶正、通腑泄浊、化瘀解毒为基本治法,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大宁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湿、逆四个方面,虚证有脾肾气(阳)虚和肝肾阴虚两种;湿证有湿困、水湿之不同,共同造成湿浊内蕴;逆证主要为浊毒上逆;瘀证则贯穿于疾病始终。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肾虚血瘀为本,湿浊内阻、浊毒犯逆为标,即虚、瘀、湿、逆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总体治疗原则为补肾活血以治本、祛湿降逆以治标,临证做到整体局部相结合、理证治病相结合、多种治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急性肾损伤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虚瘀浊毒是关键病机,并由此制定益气养阴、泄浊利湿、解毒活血的治疗大法,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从虚、瘀、毒论治,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脓毒症及相关诊断标准,选择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正败毒逐瘀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为每日2次,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95%CI=68.80%~97.50%),对照组为76.00%(95%CI=59.26%~92.7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155 6,P=0.031 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14天APACHEⅡ评分参数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5.331 6,P0.01);治疗组具有降低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和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优势(但P﹥0.05)。结论:从虚、瘀、毒论治,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脓毒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43(95%CI=0.09~1.97),NNT=8(95%CI=3.00~19.09)。证据揭示,该临床收益可能具有较高度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毒、瘀、虚"三者交互作用密不可分,基本病机为毒瘀交阻,虚实错杂。治疗上基于固护脾胃为关键、解毒祛邪为基础、活血化瘀贯始终、疏肝健脾为辅助四大理论,将消化性溃疡从"毒、瘀、虚"辨证分为脾胃阳虚型、胃阴不足型、湿热蕴结型、毒瘀交阻型、脾虚气滞型五大证型。并将西医微观表现、抗HP治疗及中医分体质论治与中医分型论治相结合,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吕文良教授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病机不外于"毒""瘀""虚"此三种病理因素。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常以此为基,一者注重扶正固本,并擅用生黄芪、炒白术、山药、白芍、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药,通过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以制肝脾肾之虚;二者注重攻毒解机,并擅用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黄芩、黄连、黄柏、茵陈、熊胆粉等中药,通过清热利湿,祛痰清浊,消食导滞,以肃机体胶结之毒;三者注重化瘀荡积,并擅用生山楂、川芎、乳香、没药、郁金、益母草、醋延胡索、红景天、三棱、莪术、水蛭、王不留行等中药,通过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以除积旧之顽疴。是以,正气得复,则机体健运如常;邪毒得除,则机体无侵扰之忧;瘀浊得清,则机体无闭阻之扰。故该文即从"毒""瘀""虚"此三方面,就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色进行总结,以浅述其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瘀”与“虚”、“湿”、“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瘀血既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产物,又是本病的致病因素。治“瘀”应早期,全程用药,可以有效延缓病程进展进度,有助于疾病的稳定与康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临床表现繁杂多样。中医药在慢性肾病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慢性肾病是一种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疾病。正虚多为气血阴阳亏损,邪实则主要表现为血瘀及湿热、痰浊等。其中"虚"、"瘀"二者贯穿肾病始终,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尤其"瘀"之表现多不典型,更需重视。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马红珍主任,业医肾病专科20余载,积淀深厚,擅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科诸疾,对慢性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见解。介绍其从"虚"、从"瘀"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其病因多为温热毒邪内蕴于体内,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脓毒症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机转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温毒邪气是外因,温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脓毒症高死亡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积极救治,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虚,以痰湿、血瘀、热毒为标实。虚是发病之根本;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毒是转归的关键因素。四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可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首要,疾病发展中以化痰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疾病后期发生异常增生或肠化时以清热解毒为主。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痰湿困脾...  相似文献   

18.
总结唐汉钧从"虚、瘀、毒"论治复杂性窦瘘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其内外合治诊疗特色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是指在萎缩基础上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其病机较为复杂,脾虚是其病机之基础,血瘀是其病机之核心,毒邪是其病机之关键,虚、瘀、毒并见,互为因果,据此确立了益气化瘀解毒法为治疗CAG癌前病变的基本大法,从而为其治疗提供一种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属于中医"胃痞"范畴。其病因多为毒浊内蕴于心下,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因素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浊毒邪气是外因,浊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高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辨证论治,提高疗效,降低转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