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于维药毒性以及维药减毒方法的重视,促进维医药的发展。方法:摘录《阿维森纳医典》《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3部汉译维医药典籍中有关维药减毒的相关论述,并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维药减毒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7类,分别是炮制减毒、矫正药减毒、改变剂型减毒、机体自身解毒、食疗减毒、导吐法减毒和药物联用减毒。结论:维医非常重视维药的安全应用;维药减毒方法较为多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经》毒论诠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富业  王永炎  李辉  李云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84-2685
针对"毒"的研究日趋活跃,为深化对毒的认识,有必要从源头上对毒的经典论述进行梳理和诠释。文章简要回顾了《内经》关于毒的论述,将《内经》所论之毒概括为病因之毒和药物之毒。认为当前在毒的研究中,要注意以下3点:毒是一类致病因素,但非孤立性致病因素;毒具有从化性和非孤立性;毒有大毒、常毒、小毒之分;治毒必须用毒药。强调治毒不能尽用清热解毒,当根据毒邪的性质,选择相应药性峻猛的药物,达到治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湿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毒是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着独特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致病特点,今浅析如下。湿毒的概念毒,在祖国医学中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指药物或药性(偏性、毒性、峻烈之性);二指病症,如丹毒;三指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也是最为主要且论述最多的认识。《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居处潮湿或涉水淋雨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水湿停聚而成,外湿、内湿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湿毒”一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湿…  相似文献   

4.
陆庆旺  周红海  田君明  陆延  李东阳  陈龙豪 《中草药》2021,52(19):5996-6004
目的通过研究维吾尔族医药治疗骨伤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医学》以及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及方药,采用Office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4、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验方(含单方)209条,其中内服方120条,外用方89条,涉及342味药物及骨伤科常见痹证关节疼痛、肌痹、腰痛(痹)3种疾病。内服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小茴香、玫瑰花、干姜、秋水仙、肉桂、荜茇、胡椒、番泻叶、芹菜子;外用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秋水仙、除虫菊根、玫瑰花、巴旦杏仁、洋甘菊、荜茇、芸香、芦荟、石菖蒲。内服药及外用药均以温性药为主,药味均为辛、甘、苦,内服药物多数归脾、胃、肝、肾经,外用药多数归肺、肝、大肠经。在聚类分析中,内服和外用药均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内服药以温里药、理气药为主,常配伍清热药、祛风湿药;外用药以清热药、祛风湿药、理气药为主。结论维医药治疗骨伤科常见痹证多用辛温、甘温、苦温药物,常选用温里药、理气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以促进致病体液成熟并清除痹证的黏液质体液,体现了维医药的致病体液成熟和致病体液排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所谓"毒"者,物之能害人也。然而祖国医学中"毒"的含义远非如此。现就中药学中"毒"的含义谈几点看法。1为药物的总称古代将所有的药物皆称为毒药,如《周礼·天官冢宰》说"医师掌药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能毒者以厚药,不能毒者以薄药"这里将药与毒并列,可见药即"毒","毒"即药也。张景岳在《类经》中更明确提出"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称为毒药"。由此看出"毒'"乃一切药物的总称。2指药物的偏性药物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利用其偏性来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增强抗病能力,古代将药物的这种偏性亦…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对"毒"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后世医家本于经旨,又有不少发挥和创新。使祖国医学对"毒"的涵义、分类及其致病特点、对"毒"的治则,有了较大的发展。兹就祖国医学对"毒"的认识,略述于后,就正于同行。  相似文献   

7.
1壮医毒理论概况壮医药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方特色,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壮医对毒的认识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壮医毒理论蕴含于壮医学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药物理论之中。壮医认为,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和标志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构成伤害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解毒""补虚"是壮医学的治疗原则,有关"毒"的论说是壮医药理论中颇有特色的内容,壮医认为"毒"可分为有形之毒和无形之毒,有形之毒如毒蛇虫豸、痧瘴蛊毒之类;无形之毒如暑气、伏热、秽气之类,一般将疫疠时病之毒归入痧瘴蛊毒等有形之毒~([1])。壮族地区地处瘴雾潮湿之地,易产生瘴毒,"瘴毒"为患之甚,在一些地方志中有记载,如唐·刘恂《岭表录异》提到"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  相似文献   

9.
毒损肺络与S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对毒与肺络的认识1 1 毒的涵义中医学中毒之广义指对生物体有危害的各种病邪及物质 ,如外界致病的邪气 ,像《素问·生气通天论》 :“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 ;或有这种性质的东西 ,即毒物。《素问·征四时论》 :“诊病不问其始 ,忧患饮食之失节 ,起居之过度 ,或伤于毒。”此外 ,亦指药物的偏性 ,或峻厉猛烈之性。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素问·脏气法时论》 :“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1 2 肺络的涵义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 ,狭…  相似文献   

10.
"毒虚致病论"是壮医药理论的病因病机论,有关"毒"的论说是壮医药理论的特色内容,"毒"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常见的致病因素。"虚"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痹症的发生发展是"毒"侵袭人体,因"毒"而"虚",人体两路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毒"是外部之因,"虚"是内在基础。探讨"毒虚致病论"在痹症发生发展中的学术思想,可加深对壮医药理论的认识,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维吾尔族、蒙古族骨伤科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中华本草·蒙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收集331味骨伤科用药,从治疗疾病类型、药性、药味以及各自的药物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维、蒙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主要为骨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腿痛、外伤出血,其中以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的相关性。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对"浊毒"的涵义,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与痛风尿酸毒性的形成,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之间进行对比探讨。结论: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浊毒是痛风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致病因素之一。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医药的功效是维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维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维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在维医药理论指导下药物疗效的发挥情况的体现。除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患者的情况等有关外,还与药材本身的诸多因素有关。1药品方面因素1.1药材品种混乱:传统维吾尔医药注重原生态药材的货真质优,忌使用伪劣药材。而近年来由于药源缺乏,药价升高,混淆药材及伪制品的混合,致使某些伪劣药材进入流通渠道而被临床使用,严重影响了维吾尔医药的治疗效果。加之药物品种的繁多,使优劣差异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壮医毒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我国传统医学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毒的本义是指毒草。《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在古代,毒被作为致病之因引申运用到医学范畴,成为一种常见的病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壮医对毒的认识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壮医毒论蕴含于壮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药物理论中,成为壮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古今文献,对壮医毒的内涵、分类、特点以及壮医毒论的基本内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介绍熊芳丽教授从苗医“毒乱致病”理论认识瘀积性皮炎,并运用攻毒拔毒法之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熊芳丽教授致力于贵州苗医药特色诊疗技法的收集、整理、挖掘、开发与研究、应用及推广,并形成了系列苗医特色外治技法。苗医弩药针疗法是民间广泛用于治疗疼痛类病症的外治法,是苗医药物治疗和针刺类治法的完美结合,独具苗医特色,本法具有攻毒、拔毒、排毒、散通气血等作用。本文从苗医药理论总结熊芳丽教授论治瘀积性皮炎经验,为临床苗医药治疗瘀积性皮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附其运用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1例顽固性瘀积性皮炎验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维吾尔医药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家对中医、民族医药的关心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极其重视少数民族医学的保护研究与整理工作。中国的传统医学分3个组成部分、即中医学、民族医学及民间医学。维吾尔医药属于国家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以得到我国宪法的保护。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整理项目中维医白色  相似文献   

17.
借助"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解析《太平圣惠方》肾系病症的致病要素,探求北宋早期医学与当代医学对于肾系病症认识的差异。《太平圣惠方》中肾系病症的致病要素主要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水饮和伤损瘀血。研究发现"肾无实证"的本意并非指肾系病症皆属于虚,但这一内涵在后世医书中发生变迁,肾系实证逐渐脱离肾系范畴,而《太平圣惠方》中祛邪所以扶正的方法仍值得现代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辉舟  董立平 《光明中医》2012,27(10):1949-1950
毒邪,即有毒之邪也,指各种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致病因素。关于毒,《金匮要略心典》曰[1]:"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王永炎院士[2]认为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可见毒邪具有亢极或蕴结的特性。毒邪致病相当广泛,不仅外感病与毒邪有关,许多杂病也与毒邪有密切关系,毒邪可以外来,也可以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回回药方》中回药毒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整理,阐述回医对于药物之毒的相关认识。书中有毒回药的界定主要包括回药中具有毒性的药物、药性峻猛的药物,另有少量记载可能与民族习俗有关;有毒回药主要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大类;回药学理论中存在毒性分级思想;书中对于中毒治疗存有治疗指导和治疗用药两方面记载。  相似文献   

20.
苗医药认为一切疾病皆是"毒"所致,有"无毒不生病"之传,故驱"毒"是治病的关键。通过追溯苗医中"毒"的来源、分类、特点及致病区别,了解结直肠癌在苗医中的病名、分类及"毒"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驱"毒"治疗结直肠癌的原则及内外治法,并根据临床驱"毒"用药情况分为无毒祛毒、补惠攻毒、以毒攻毒探讨抑制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为今后临床深入研究苗医药驱"毒"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更好的科学方案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