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6例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 本组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其中病变位于舌根、胸壁、腹膜后各1例,病变位于下肢3例.经病理结果证实首次诊断正确者2例(小腿神经鞘瘤),误诊4例,误诊为血管瘤、转移瘤、横纹肌肉瘤和卵巢肿瘤各1例.6例确诊后均予手术切除,其中左侧大腿神经鞘瘤1例因肿块未完全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余5例均完整切除,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CT、MRI检查对周围神经鞘瘤术前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发生于少见部位且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易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和成人眼眶病的发生情况和病理分类。方法:对我院眼科病理室自1980年1月-2001年1月所收检的622例眼眶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的病理分析。结果:恶性病变239例36种类型,良性病变383例54种类型。恶性病变的前5位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眶内扩散或复发,恶性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横纹肌肉瘤,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眶内扩散或复发。良性病变的前5位为: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良性混合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儿童恶性肿瘤以视网膜母细胞瘤眶内扩散为主。结论:眼眶占位病变种类繁多,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有利于眼科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病理申请单中的各项内容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也是界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病理诊断离不开临床资料,而病理申请单则是临床医生要求病理科医生会诊的一种书面申请,申请单中的各项内容在病理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1 年龄1.1 瘤年龄 几乎每一种肿瘤都有一个好发年龄段,即瘤年龄。了解瘤年龄可为病理诊断提供诊断思路。1.1.1 儿童好发肿瘤 (1)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瘤、淋巴管瘤等;(2)软组织肉瘤:横纹肌肉瘤等;(3)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50%);(4)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肝…  相似文献   

4.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CT与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其中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结果:4例病变均起于膀胱三角区,2例侵犯了下壁。其中局限性膀胱壁呈葡萄状充盈缺损3例,3例中的1例,肿瘤外的膀胱壁均普遍性增厚;另外1例仅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瘤内均未见坏死及钙化。以上表现与大体病理所见一致。1例MR检查,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冠状、矢状扫描见病变同时累及前列和后尿道3例CT检查,平扫肿瘤为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边缘性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结论:CT及MRI检查对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MR可以通过冠状、矢状扫描显示肿瘤的范围,在这点上,MR比CT优越。  相似文献   

5.
儿童后腹膜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刚  蔡嵘  朱铭  程普选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14-1115
目的:探讨儿童后腹膜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行临床病理影像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儿后腹膜恶性肿瘤23例,其中肾母细胞瘤8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2例,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肾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未分化肉瘤、小细胞恶性肿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各1例。结果:(1)肾母细胞瘤B超上表现多为实质性不均质光团及低回声暗区,肾脏轮廓增大;CT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平扫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均有肾皮质或集合系统受压;MRI上表现为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上呈中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呈非均匀性强化。(2)神经母细胞瘤B超上表现为低回声光团,低回声暗区,包膜完整及显示钙化;CT上表现为平扫时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3)肾未分化肉瘤、乳头状肾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及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实质性肿块,血流多丰富,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推移周围脏器,临近或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肾母细胞瘤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而其他后腹膜恶性肿瘤则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盆腔恶性肿瘤CT表现,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结果CT表现(1)内胚窦瘤17例:瘤体较大,平扫密度均匀与不均匀各占约54%和46%,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一高度强化并存。大部分病例可见较小范围坏死囊变区域,多数侵犯邻近组织。(2)横纹肌肉瘤16例:多数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3)恶性畸胎瘤14例,瘤体巨大,为实性混杂密度,呈轻中度强化,邻近脏器未受侵。其中钙化14例,脂肪组织12例,(4)其他肿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密度均匀,未见囊变坏死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密度均匀,无钙化,呈轻中度强化,无囊变坏死区。结论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盆腔恶性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初步判断肿瘤类型,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常见外眼肿瘤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童眼部肿瘤以先天性和胚胎性肿瘤为主,其中恶性肿瘤主要为原发性肉瘤和胚胎性肿瘤,横纹肌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见;良性肿瘤主要为上皮来源、血管源性和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以皮样囊肿、脂肪瘤、角膜皮样瘤多见。  相似文献   

8.
小儿常见后腹膜肿瘤有肾胚胎瘤、神经母细胞癌、畸胎癌等。我院自1989年~1992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腹膜肿瘤共68例。本文简要分析68例后腹膜肿瘤超声检查与病理对照结果,术前超声诊断肾胚胎瘤33例,神经母细胞瘤24例,畸胎瘤10例,肝左叶占位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胚胎瘤34例(其中2例为神经母细胞瘤误诊病例),神经母细胞瘤25例(其中1例为肾胚胎瘤误诊病例,1例为肝左叶占位误诊,1例为畸胎瘤误诊),畸胎瘤8例,良性脂肪母细胞瘤1例(为畸胎瘤误诊)。后腹膜肿瘤多以腹部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病理诊断眼眶病变回顾性分析,观察CT、MRI特征表现。结果;误诊为神经鞘瘤4例,皮样囊肿5例,炎性假瘤4例,血管性病变4例,眶内转移瘤5例,眶内原发恶性肿瘤1例。结论:CT、MRI能显示眼眶病变影像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胰腺继发性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胰腺转移的患者病例资料,共19例患者,其中儿童患者6例,成人患者13例。儿童患者中,淋巴瘤3例,横纹肌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伴神经源性分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1例,上皮样恶性神经鞘瘤1例。成人患者中,淋巴瘤4例,白血病1例,上皮来源恶性肿瘤7例(原发肺癌2例、原发肾癌1例、原发结肠癌2例,原发喉癌1例,原发胃癌1例),间叶组织来源1例,7例患者于化疗后复查~(18)F-FDG PET/CT。记录每个患者胰腺病灶的SUVmax值、全身各部位的病灶分布以及治疗前后病灶的SUV值变化情况。结果胰腺受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FDG代谢增高,儿童恶性肿瘤累及胰腺较成人更为常见,且胰腺的受累不容易早期作出准确诊断; 17例患者与原发肿瘤同时发现胰腺转移,全身其他部位亦发现多处病灶,极大地改变了临床分期; 7例患者于化疗后复查~(18)F-FDG PET/CT,结果显示胰腺病灶消失或代谢明显减低,提示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18)F-FDG PET/CT在胰腺转移性/继发性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02年7月—2009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和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神经母细胞瘤14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右侧8例,左侧7例,神经母细胞瘤均表现为混杂密度,8例瘤内钙化,13例包绕后腹膜大血管生长,13例越过中线生长,4例肾脏受累浸润,1例发生颅底内转移,12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14例神经母细胞瘤呈轻至中度强化。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呈轻度强化。本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结论:CT是诊断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肿瘤呈混杂密度、钙化多见、易包绕后腹膜大血管和越过中线生长,邻近脏器受侵犯、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是神经母细胞瘤重要影像诊断依据;CT表现可为术前定性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及复发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岁6。发现右眼肿物半月余。入院术前超声检查:右眼眶近鼻侧探及大小约3.0cm×1.5cm的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欠规则回声不均匀,右眼球受压向外移位,双眼球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团块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PW可探及低速高阻动脉频谱,PSV:30cm/s,RI:0.8。诊断意见:右眼眶近鼻侧实性肿块考虑横纹肌肉瘤可能性大,泪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待排。患儿全麻下行右眼眶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右眼肿物)恶性肿瘤,符合横纹肌肉瘤。结论: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较少见,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超声医师对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在初诊儿童肿瘤及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阳性表达率,以了解其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儿童实体瘤的病理组织切片ICAM-1的阳性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上ICAM-1的阳性率。儿童实体瘤包括淋巴瘤10例,肝母细胞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6例,纤维肉瘤2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肾母细胞瘤11例,骨肉瘤1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0例(M1 6例、M2 7例、M3 7例、M4 15例、M5 5例)。结果表明,儿童肿瘤组中3例肝母细胞瘤ICAM-1全部阳性,而在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及尤文氏肉瘤阳性率不高,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中未见ICAM-1表达。急性白血病组中ALL的ICAM-1阳性率为55%,ANLL的M1、M2、M3型ICAM-1的阳性率为65%,M4、M5型为50%。结论:ICAM-1在儿童肿瘤、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呈一定变异性,其在肝母细胞瘤及ANLL(M1、M2和M3)上阳性率高,而在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例恶性蝾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扫描资料。男1例,女2例,其中2例行腹部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1例行颈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复习,对照3例恶性蝾螈瘤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分析其CT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3例病理镜下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中,出现散在横纹肌母细胞成分,免疫组化提示存在神经细胞成分:WT1、S-100、NF均阳性;肌性成分:HHF-35(+),Vimentin(+),Myogenin(+),2例desmin(+)和myoglobin(+),提示有横纹肌肉瘤成分。3例实验室检查中2例乳酸脱氢酶升高,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升高。CT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瘤体内可有囊变或坏死,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常伴有周围软组织浸润及骨质破坏,短期内复查可迅速增大。结论恶性蝾螈瘤是含有横纹肌肉瘤成分的恶性神经鞘瘤,临床、实验室及CT检查难以确诊,需借助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才能确诊,而CT检查价值在于对病变的定位、了解周围结构及有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肉瘤(RMS)是一种高度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偶见于成人。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RMS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RMS)是自2000年来新描述的形态亚型,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约50例[2]。近3年来,我们诊断眼眶SRMS 1例,ERMS 3例,现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胸骨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在胸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7例胸骨病变的CT表现,所有的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7例胸骨病变,骨折6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1例。胸骨肿瘤全部为恶性肿瘤,转移瘤8例,软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CT表现各有特点。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胸骨病变的范围、边缘特点、内部特征和邻近软组织的情况,CT在胸骨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40例,2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结核;CT平扫发现双侧肾上腺病灶86个,双侧瘤体大小不等,与肾上腺长轴一致;4个病灶瘤侧可见残存肾上腺结构;平扫呈实性密度40个,CT值25~55 Hu,呈囊实性密度46个,CT值10~35Hu。增强扫描32个病灶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6个病灶呈不均匀逐渐强化,18个病灶呈厚环状强化,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血行转移,甚至死亡^[1]。本院2009年收治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肿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胃肿瘤93例,总结本病的CT征象。结果:93例中胃癌47例,胃间质瘤25例,胃淋巴瘤7例,胃平滑肌瘤或肉瘤2例,胃神经鞘瘤4例,胃脂肪瘤2例,胃泌素瘤3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腺瘤1例,胃畸胎瘤1例。结论:多排CT能准确显示胃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非甲状腺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非甲状腺颈部肿块病人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在17到83岁之间,所有病人均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HispeedCT/i单排螺旋CT机进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31例颈部肿块中,来源于淋巴组织的13例,其中慢性淋巴结炎2例,淋巴结结核2例,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7例,淋巴管瘤1例;来源于唾液腺的6例,均为唾液腺良性混合瘤;另外11例中,甲状舌管囊肿3例,炎症性肿块2例,皮脂腺囊肿2例,皮下脂肪瘤2例,神经鞘瘤2例,良性间叶瘤1例。结论非甲状腺颈部肿块的部位、形态学特征、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CT值,对肿块的鉴别诊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