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土炒对白术有效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并通过与清炒白术的比较,研究辅料土对白术成分变化是否具有实质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采用ODS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Ⅲ为220 nm;白术内酯Ⅱ为276 nm。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液相色谱法的要求;生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分别为0.4365、0.2878、0.4140 mg/g,10批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平均含量分别为0.5503、0.3013、0.8403 mg/g,10批清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平均含量分别为0.5386、0.2958、0.7399 mg/g。结论:白术经炮制后白术内酯Ⅱ含量不变,白术内酯Ⅰ、Ⅲ显著升高,清炒和土炒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PDA方法同时测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五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32 min;柱温:3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为222 nm,白术内酯Ⅱ为278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2 nm;进样量:10μL。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考察,以峰面积(Y)与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白术内酯Ⅰ、Ⅱ、Ⅲ在0.032~0.32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0.6~6.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6%(RSD=2.7%),100.01%(RSD=1.7%),99.95%(RSD=1.5%),99.57%(RSD=0.5%),99.34%(RSD=0.9%);供试品在24 h内稳定;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分别为(n=3):0.043 6、0.037 0、0.155 7、4.688 7、1.524 5mg/g。结论:建立HPLC-PDA方法可同时测定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该方法简单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痛泻要方的质量控制评价。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术内酯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C18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了22种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Ⅱ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2%。结论本法简单、灵敏、结果可靠,可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昌帮蜜糠炒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生白术及其他炮制品比较,探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双波长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流速0.6 m L·min~(-1),柱温35℃,白术内酯Ⅰ,Ⅲ检测波长均为220 nm,白术内酯Ⅱ检测波长276 nm,进样量2μL,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min,30%~51%A;30~32 min,51%~100%A)。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线性范围依次为2.63×10-3~6.575×10~(-2),1.972×10-3~4.93×10~(-2),2.424×10-3~6.06×10~(-2)μg。生白术、清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糠炒白术、蜜糠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总量分别为0.663,0.901,1.184,0.885,1.228,1.725 mg·g~(-1)。结论:与生品相比,炮制可使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升高,其中以建昌帮蜜糠炒白术中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YWG-ODS柱(4.6ra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一水(80:2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结果:白术内酯Ⅱ进样量在0.1349~0.809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RSD=1.7%.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牡荆素的人工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偶联牡荆素制备牡荆素-牛血清白蛋白的免疫抗原和牡荆素-卵清蛋白的包被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小分子与载体蛋白偶联反应,并用间接ELISA测定免疫抗原免疫小鼠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紫外扫描和薄层色谱结果表明牡荆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小鼠经牡荆素-牛血清白蛋白免疫后,体内产生了抗牡荆素抗体,效价在1∶16 000以上,线性检测范围为0.028 8~18μg/m L。结论合成的牡荆素人工抗原和专属酶联免疫分析法可用于后续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白术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启  许冬谨  谢晨 《中草药》2008,39(9):1343-1345
目的建立测定白术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DikmaKromasil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nm(白术内醣Ⅰ、Ⅲ)、276nm(白术内酯Ⅱ);进样量10μL。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分别在1.14-114、0.776-77.6、3.21-321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白术生片、炒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总量分别是1.3261、1.5910、1.5348、1.7380mg/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对白术各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白术、白芍、白术-白芍、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HPLC-PDA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5种成分在单味药、药对、复方中的含量,为探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32 min;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为222 nm,白术内酯Ⅱ为278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2 nm;进样量:10μl。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考察,以峰面积(Y)与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0~0.320 0μg(r_1=0.999 9)、0.004 1~0.160 0μg(r_2=0.999 8)、0.210 0~0.840 0μg(r_3=0.999 7)、1.750 0~70.000 0μg(r_4=0.999 8)、1.000 0~40.000 0μg(r5=0.999 6);加样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良好,稳定性试验证明在24 h内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在单味药、药对与复方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是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比较白术与白芍配伍前后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配伍前均有所升高,而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配伍之前的含量均降低;比较药对与复方中5种成分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的含量药对较复方明显升高,白术内酯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该法可同时对单味药、药对以及复方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单味药、药对、复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表明配伍可以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研究不同地区白术饮片中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为白术内酯含量测定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Sun Fire ODS C1 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5∶5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335nm。结果: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在2.0~20.0m 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7,白术内酯Ⅱ平均回收率98.96%,RSD=1.35%,,白术内酯Ⅲ为100.62%,RSD=1.26%。结论:不同地区白术饮片中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试验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浅探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雄伟 《中成药》2002,24(7):549-55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茶多酚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浓度在10μg~100μg/mg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检测波长为273nm,25%乙醇为测定溶剂.结果在10~100μg·mg-1范围,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80,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1.33.结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5,(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同时测定补益资生丸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和茯苓酸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补益资生丸甲醇提取,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2 m L/min;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内酯Ⅰ的检测波长为220 nm,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检测波长为241 nm,茯苓酸为210 nm。结果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和茯苓酸质量浓度分别在4.12~82.40μg/m L(r=0.999 8)、6.55~131.00μg/m L(r=0.999 4)、4.30~86.00μg/m L(r=0.999 9)、5.35~107.00μg/m L(r=0.999 2)、4.40~88.00μg/m L(r=0.999 7)时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97.6%、99.1%、97.0%、97.9%,RSD分别为1.2%、1.6%、1.2%、0.91%、1.5%。结论暂定本品标准为每丸中含白术内酯Ⅲ不得低于0.26 mg,白术内酯Ⅰ不得低于0.15 mg,去氢土莫酸不得低于0.40 mg,猪苓酸C不得低于0.14 mg,茯苓酸不得低于0.20 mg。  相似文献   

12.
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自术内酯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YWG-ODS柱(4.6ra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一水(802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结果白术内酯Ⅱ进样量在0.1349~0.809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RSD=1.7%.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的含有量。方法白术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276 nm。结果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分别在0. 005 2~0. 052 mg/m L (R^2=0. 999 6)、0. 010~0. 10 mg/m L (R^2=0. 999 9)、0. 090~2. 9μg/m L (R^2=0. 999 7)、0. 30~1. 8 mg/m L (R^2=0. 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 13%~100. 34%,RSD 0. 72%~4. 7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白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明党参药材中总香豆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珊瑚菜内酯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68 nm。结果在2.65~7.94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照品珊瑚菜内酯的吸光度和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3.84%,RSD=1.75%(n=6)。结论该法简便,可靠,为有效控制明党参药材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泰痹颗粒Ⅱ号中虎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6nm。结果检测浓度在2.4~19.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Ⅱ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大肠癌Lovo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术内酯Ⅱ分别作用于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术内酯Ⅱ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术内酯Ⅱ对大肠癌细胞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术内酯Ⅱ质量浓度达到150 mg·L~(-1)时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P0.05),随着白术内酯Ⅱ浓度的增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质量浓度超过300 mg·L~(-1)时,细胞存活率降到半数以下;白术内酯Ⅱ(300 mg·L~(-1))可明显促进Lovo细胞的凋亡(P0.01);白术内酯Ⅱ100 mg·L~(-1)可使PARP1和Caspase-3开始发生剪切,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剪切作用明显增强。白术内酯Ⅱ可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和増殖,并能调节PARP1,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结论:白术内酯Ⅱ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分子机制与促进PARP1的剪切,激活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术内酯Ⅱ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不同时间,对巨噬细胞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白术内酯Ⅱ的安全给药浓度。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24 h,巨噬细胞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光镜下观察2种细胞的存活状态,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变化,筛选出白术内酯Ⅱ的有效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术内酯Ⅱ(200,100,50 mg·L~(-1))组。划痕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Ⅱ作用后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迁移及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86,CD206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类白细胞抗原2(HLA-DRA),CD8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10和IL-6 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磷酸化(p)-PI3K蛋白表达。结果:当白术内酯Ⅱ质量浓度为1,10,50,100,200 mg·L~(-1)时,对巨噬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50,100,200 mg·L~(-1)白术内酯Ⅱ作用的巨噬细胞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胃癌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白术内酯Ⅱ(200,100,50 mg·L~(-1))组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86表达增高(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206表达下降(P0.05);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M1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NF-α,HLA-DRA,CD80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TNF-α蛋白表达增高(P0.05);白术内酯Ⅱ(50 mg·L~(-1))组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白术内酯Ⅱ(200 mg·L~(-1))组IL~(-1)0,IL-6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白术内酯Ⅱ(200,100 mg·L~(-1))组p-PI3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白术内酯Ⅱ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内p-PI3K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进而抑制胃癌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等多成分含量的HPLC-DAD分析方法。方法:HPLC-DAD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nm(白术内酯Ⅰ、Ⅲ及苍术酮),276nm(白术内酯Ⅱ);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在98.48%-102.80%、96.72%-102.40%、95.19%-100.70%、97.15%-100.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0%(RSD=1.7%)、99.48%(RSD=1.8%)、97.47%(RSD=1.8%)、98.90%(RSD=1.3%)。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白术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Fas/Fas L信号转导途径在17-羟-岩大戟内酯B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5-氟尿嘧啶(浓度为10μg/ml)为阳性对照。各组样品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的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Fas和Fas 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没有显著性改变,但20μg/ml和4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但40μg/ml的17-羟-岩大戟内酯B对U251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没有进一步改变,故应用20μg/ml 17-羟-岩大戟内酯B做后续试验。与单独应用20μg/ml 17-羟-岩大戟内酯B组相比,经0.1μg/ml、0.5μg/ml或1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后,再加入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时,U251细胞增值抑制率明显减弱,并选用0.5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进行后续实验。单独应用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细胞早期凋亡率、Caspase-3及Caspase-8相对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Fas及Fas 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而经0.5μg/ml抗Fas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后再加入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可使细胞早期凋亡率、Caspase-3及Caspase-8的相对活性较单独应用20μg/ml17-羟-岩大戟内酯B明显下降,Fas及Fas L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17-羟-岩大戟内酯B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Fas/Fas L信号通路介导了17-羟-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凋亡;Fas/Fas L通路活化导致了下游caspase途径的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DIKMA 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柱温30℃,DAD检测(200~400 nm):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检测波长为340 nm,白术内酯Ⅲ的检测波长为220 nm,白术内酯Ⅰ的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Ⅲ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Ⅰ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有效用于八味茵术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