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9 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4 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 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 位的药物包括炙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具有气血并补,补中有泻之意,多以补气阳为主,恽铁樵偏补阴血。汇通各家用药偏寒凉,辛甘。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中唐容川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显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唐容川、陆渊雷可聚为一类,恽铁樵单独一类,其他非汇通医家不为同类。结论:中西医汇通派4 家临证处方规律有其相似之处,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民清时期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恽铁樵两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恽铁樵及其他7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位的药物包括炙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具有气血并补,补中有泻之意,多以补气阳为主,恽铁樵偏补阴血。两位医家用药偏寒凉,辛甘。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中唐容川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均不显著(P均〉0.05),聚类分析显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唐容川、陆渊雷可聚为一类,恽铁樵单独一类,其他非汇通医家不为同类。结论:两医家临证处方同中有异,皆为攻补兼施,张氏偏补后天脾胃,恽氏更重先天精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张锡纯及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张锡纯与各医家在临证常用药物排序,相关性分析,方剂计量8项指标分析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在运用生石膏、山药、山茱萸、黄芪、白芍等药物时与其他医家风格迥异。结论作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张锡纯具有鲜明和极具创新性的临证用药个性,与其他中西医汇通医家有相似性,与非汇通医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清代医家唐容)川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唐容川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补泻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唐容川临证处方用药排序前5位高频用药分别为炙甘草(0.65)、白芍(0.63)、茯苓(0.32)、黄芩(0.32)、当归(0.31)、生地黄(0.24)。与其他8位医家相比茯苓、白芍用量偏高。用药归经显示脾、肺、胃(5.0、4.7、3.95)频次较高。唐容川与中西医汇通医家张锡纯及陆渊雷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1(P〈0.05),与其他医家均不显著(P均〉0.05),唐容)川临证处方计量特有指标中变异系数、极变异系数、主要突出指数偏小0.4、4.62、0.45。结论唐容川临证用药习惯上与中西医汇通医家有相似之处,与非汇通医家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临证处方用药剂量特点与规律。方法选取国医大师及明之前、清代、近代、现代、一般医家等医案中临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和方剂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剂计量学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出国医大师临证处方用药剂量的特点。结果(1)国医大师每方平均用药数为12.61味,方剂用药总量均值为12.64,方剂单药量均值为1.02,最大单药量均数为1.88,最小单药量均数为0.45,国医大师与对比医家除用药味数外其余指标值均排名第二位,而一般医家最大,清早期医家最小;(2)国医大师与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现代医家、一般医家在方剂用药总量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方剂最小单药量中国医大师与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近代医家、一般医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方剂用药味数中国医大师除与近代医家及一般医家外,其余医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国医大师与近代医家综合指标聚类中聚为一类。结论国医大师用药剂量较大,但善于变化,主药突出,针对性强,与国医大师相比,一般医家用药剂量欠稳定,忽大忽小。无明显规律;医家用药剂量自清早期迄今,有逐渐增大趋势,国医大师用药剂量与近代医家接近,提示其用药习惯随时代而变化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证处方用药品类及频率分析,得出邓老临证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医案临证处方为研究资料,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及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所选邓铁涛84首处方共涉及药味数181味,方均用药数9.57味;临证处方用药前5位药为: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太子参;以用药频次对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做聚类分析,得出邓铁涛单独为一类,但若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所含药物聚类分析,则邓老与施今墨聚为一类;且所涉及药物中太子参、五爪龙、楮实子等33味药物为邓铁涛单独使用者.结论 邓老临证重视脾胃,善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且对岭南道地药材运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汉、唐、宋、明、清、当代医家临证保胎用药规律的相同与异同点,分析各朝代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汉代至当代医家临证保胎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朝代医家临证处方常用药物四性、五味、归经、功效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各朝代医家临证保胎用药温热/寒凉比值皆大于1。五味频次比较中,只有明代偏重于酸甘,其他各朝代都偏重于辛甘。除当代用药以后天与先天并补而更偏重补肝肾外,其他朝代脾胃/肝肾均小于1,以补后天脾胃为重。补益药使用频次以当代为最(4.60),明代(4.57),清代(3.05),宋代(2.30),唐代(1.86)。各朝代医家临证处方高频用药宜聚为3类:唐代和宋代聚为一类,同时与汉代聚为一大类;清代和当代聚为一类;明代单独为一类。结论各朝代医家保胎用药多以补虚为主,兼有活血、止血、清热、解表等方法。各医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所处历史时期的疾病特色能够辨证用药,各有特色。用药都偏温热,佐以辛甘,攻补兼施,不忘先后天并补,用药逐渐丰富,辨证更趋完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岳美中临证处方初复诊用药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岳美中及现代名中医临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岳美中临证处方初复诊用药变化规律。结果(1)岳美中在平均加药数、平均减药数、变化指数上均低于其他多数医家,体现其“守方”特点;(2)岳美中在加减指数上表现为用药习惯是以加药为主;(3)岳美中在平均加药比与平均减药比与叶熙春聚为一类。结论初复诊临证处方的变化是有效区分医家用药习惯的指标之一。岳美中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遵从“守方”原则,对于慢性病的诊治有方有守,体现其辨证准确,立法有定,用药稳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临证处方模式是指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业已形成习惯的遣方用药程式,包括方制奇偶、用药多寡、剂量轻重、配伍繁简、方证对应、功效博约等特征。不同医家有不同的临证处方模式,它是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的集中体现。为了开展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方剂计量学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的类型概况:构成临证处方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用药范围广狭、用药性味侧重、用药归经疏密、用药功效主次、用药剂量轻重、方药结构繁筒、方剂配伍显隐、方证对应偏正等;临证处方模式的一般类型可划分为时代常模、方域常模、学科常模、流派常模、名医常模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征性临证处方模式计有经典式、简约式、繁复武、轻灵式、重密式、平正式、偏倚式等。诸多临证处方模式类型通过古今医家医论医案资料的方剂计量学分析确立之后,将据以构建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判别系统而对各类处方进行模式识别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方剂计量学用药范围指标(包括用药性味、归经、功能指标)分析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情况,探索清代早期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总结为甘温并用、苦寒同举,佐以辛酸;温热寒凉,各有发挥;补泻合宜,清利兼施;重视脾胃,不离肺心,不忘肾经。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周铭心 《中医杂志》2011,52(4):329-332
目的分析温补学派医家尤在泾临证处方用药的特点及其与温补四家在用药方面的关系。方法选择尤在泾总处方数187、薛立斋总处方数214、张景岳总处方数35、李中梓总处方数155、孙一奎总处方数89。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尤在泾及温补四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及相关性、四性、五味、气血阴阳、温补、脾肾经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尤在泾常用8药中人参、当归、黄芪、柴胡、升麻频次均低于温补四家;5位医家常用8药相关分析显示,尤在泾与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孙一奎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2、0.641、0.136、0.214;尤在泾温热、辛甘及补益药使用率远低于温补四家,寒凉药使用率远高于温补四家,他与张景岳、薛立斋、李中梓温热、寒凉、辛甘及补益药使用率均差别显著(P<0.01或P<0.05)。尤在泾与温补四家临证处方在脾肾归经、补益功效、温补用药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结论作为温补学派的传承者,尤在泾具有鲜明和极具创新性的临证用药个性,而与温补四家的相近程度较远。  相似文献   

12.
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方剂计量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证处方模式是指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业已形成习惯的遣方用药程式,探讨运用方剂计量学进行古今医家临证处方模式研究的概况,包括收集资料、设计指标、建立常模、构建判别系统、对各类处方进行模式识别与比较等。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医家学术思想及源流,掌握其诊治策略和方药运用技巧,为辨证论治研究与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治崩中止血药的使用规律,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82篇崩漏相关文献的药物,获得止血药和非止血药的使用频次、净频次、医家习用指数和证治通用指数等指标数据。从而提出了生地、阿胶、旱莲草等为崩漏习用止血药;白芍、当归、黄芪、白术等为崩漏医家习用非止血药;临证处方当以补血止血为主;止血药中zi值高者,适用性更强,即可适用的证候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为眩晕病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中记载各个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方剂,采用频次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选取33位古今医家的经验处方108首,涉及中药198种,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半夏、菊花、陈皮、甘草、牡蛎、白芍、天麻、石决明、当归;关联规则分析出常用药物组合20个;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群5个。结论: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以痰浊上蒙、风阳上扰证最为常见,化痰降浊、息风潜阳是其核心治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方志记载确立李中梓、马元仪、尤在泾三位医家的传承关系为马元仪师承李中梓,尤在泾师承马元仪。分别选择三位医家的医案著作,从中遴选出处方,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对三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位医家皆善用温热之性的药物,用药药味以甘、苦、辛为重,且皆重视脾经用药;常用治法由温中散寒向理气和中变化,用药由温热药性为主向寒热药性并重变化。根据三位医家的用药共性可见其医学传承脉络清晰,但其用药变化轨迹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本院含乌头类中药处方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含有乌头类草药的处方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所用草药的种类、性味归经、功能类型及使用比例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高频用药:前21味高频用药聚类分析显示,桂枝和生白芍聚为一类,党参、五味子、半夏、瓦楞子聚为一类,炮姜、炙甘草、砂仁、淫羊藿聚为一类,牡蛎和白术聚为一类,黑顺片、丹参聚为一类。常用配伍:主治证型,性味以辛、甘、酸较多,主归心、肝、肾;功能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类为多。结论乌头类草药所治疗的病症主要以虚症为主,其中阳虚不足症状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曹颖甫运用经方的贴近程度。方法:选取曹颖甫以及对比医家医案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曹颖甫临证处方与经方的贴近程度。结果:曹颖甫在用药范围、用药频数以及经方运用纯度等方面均与经方贴近,而程度有所差别。结论:曹颖甫运用经方,或用仲景原方不变,或从仲景之意稍事加减,重视经方而不排斥时方,允为经方学派之开明医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现代百年名老中医经验文献,挖掘名老中医治疗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风温肺热病文献研究数据库》,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温肺热病常见证候有风热犯肺证、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邪入少阳证、气虚湿困证、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甘草、连翘等,常用药对有苦杏仁与石膏、金银花与桑叶等。肺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有生脉散和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有太子参、杏仁、薏苡仁、麦冬等,常用药对有太子参与麦冬、太子参与苦杏仁等。湿热内蕴证常用方剂有三仁汤和升降散,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半夏、蝉蜕等,常用药对有黄芩与苦杏仁、黄芩与半夏。邪入少阳证常用方剂有小柴胡汤,常用药物有半夏、苦杏仁、黄芩等,常用药对有柴胡与黄芩、柴胡与苦杏仁。气虚湿困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白术、半夏、党参等,常用药对有半夏与白术、苦杏仁与白术等,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有泻白散,常用药物有川贝母、栝楼、竹沥等,常用药对有川贝母与栝楼、黄芩与桑白皮。结论:通过对名老中医有关风温肺热病的数据挖掘,归纳出常见证候的方药规律,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搜集和整理清代医家治疗噎膈的内服方剂,总结常用有效药物,探索高频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方法收集清代医籍中治疗噎膈的内服方剂,对其进行采集、整理和编排,运用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到噎膈的内服方剂178首,全部方剂中出现频数超过20次的药物共14味,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5个聚类方:C1:半夏、茯苓;C2:陈皮;C3:生姜、甘草;C4:人参、麦冬、当归、白术、旋覆花、甜杏仁;C5:竹茹、干姜、枇杷叶。结论清代医家治疗噎膈从脾胃论治的方剂居多,注重化痰祛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治疗痛经止痛药使用规律。方法:收集临证处方98首,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所用止痛药的种类、性味归经、功能类型及使用比例等进行分析,并进行药物同用度指数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当归、香附、延胡索等9味高频用药;性味以辛、苦、甘、温较多,主归肝、脾、心经;功能以行气活血类为多;9位医家方均使用止痛药比例38.94%-70.58%;同用度指数算出乌药-炮姜、炮姜-甘草、当归-香附等药对;前9味高频用药聚类分析显示延胡索单独聚为一类,当归和香附、白芍和甘草各聚为一类。结论:清代医家治疗痛经重视止痛药的运用,其常用药物和运用规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