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也称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se)番红花属Crocus L.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原产于伊朗、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目前在我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均有栽培。番红花属植物全球约有75种,藏红花是唯一可供药用的种属,其药用部位为花柱的干燥柱头,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可用于经闭癥瘕、惊悸发狂、忧郁痞闷等症[1]。藏红花药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2300年[1],我国元朝的《饮膳正要》、明代的《本草纲目》都有相关记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藏红花化学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药用资源是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物质基础,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是少数民族医学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药用资源概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当前主要的保护措施,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编制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等建议,为实现少数民族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贵州丰富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阐明了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栽培特性等状况。通过对贵州重要药用蕨类植物的调查、资源搜集和保护试验研究,探讨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为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保存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2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共同主办“珍稀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珍稀药用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兼顾,符合中国国情,也对中医临床需求、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指出,要高度认识珍稀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实现科学、规范养殖珍稀动物,有序利用药用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麋鹿为我国珍贵的药用生物资源,其茸、角、骨、肉、血等入药已逾千年,均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由于麋鹿在我国的灭绝而无药可用.随着麋鹿种群重引入并快速扩大,围绕麋鹿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了广泛的现代研究.系统分析了麋鹿药用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应明确麋鹿作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战略地位,积极开展麋鹿野化驯养与人工规范化养殖相结合的资源发展模式,通过开展以麋鹿药用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目的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并研究开发独具特色的麋鹿系列产品,促进麋鹿生物资源在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业、食品业、化妆品业以及加工设备技术等产业化的构想,以期引导和推动麋鹿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性提出构建我国药用植物园体系,有机整合现有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和种质资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其分所为技术依托,以各自的药用植物园为体系的主体园,联盟全国其它不同气候区域的有代表性的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保存和研究的药用植物园,共同建设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文中概述了构建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的必要性和建设规划等,系统地扩大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范围,提出建设我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保存信息共享平台。这将推动我国药用植物科研产业基地和行业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进一步促进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战略角度出发,研究我国药用野生动植物濒危的原因,并不是中药应用所致,而是人口增长过快、追求经济效益拼命出口资源,以及公众保护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大量野生物种的濒危.提出了药用濒危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药用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要走中国自己的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人民在利用药用野生动植物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中药资源,就是保护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要走自己的路,根据我国中医药传统文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2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共同主办珍稀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珍稀药用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兼顾,符合中国国情,也对中医临床需求、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药用野生动植物濒危原因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战略角度出发,研究我国药用野生动植物濒危的原因,并不是中药应用所致,而是人口增长过快、追求纶济效益拼命出口资源,以及公众保护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大蛳野生物种的濒危。提出了药用濒危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及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摸清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现状,为科学保护与利用药用昆虫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秦岭地区的药用昆虫采用人工、网捕、诱捕等方法采集样本,再参考相关文献,初步确定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种类。结果:本文记录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11目43科86种。结论:陕西秦岭地区具有丰富的药用昆虫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应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药用动物专项调研基础上,针对具有多样性的水体生态环境及种类丰富的水生药用动物资源,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与传统调查方法,开展了水生药用动物野生资源和养殖资源调查,为水生药用动物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针对我国水生药用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种质退化、饲料供应短缺、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野生资源保护为基础、水生药用动物研究为核心、生态化养殖为方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藤黄属植物的种类、分类、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就科学地解决药用物种的保护与药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8日从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召开的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保护利用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可喜成就,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动物药是传统中医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六神丸、  相似文献   

15.
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利用及资源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江西境内不同地区的兰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兰科药用植物及存放于江西各科研院校标本馆的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资源数量、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兰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江西共计分布有兰科药用植物37属93种,新增兰科药用植物19种,其中仅石斛属就增加6个药用新种。药用属占江西全省兰科属数的71. 2%,占全国兰科属数的20. 1%,药用种占江西兰科种类的76. 9%,占全国兰科药用种类的31. 2%。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随着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些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枯竭,亟待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动物资源丰富,但被应用为药用资源的动物却很少,故动物药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我国药用动物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两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及动物药质量评价新技术在海洋生物、昆虫动物、两栖动物、脊椎动物等的养殖,肌肉类、骨类、贝壳类等动物药的应用,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比较动物药及其替代品的差异,新型技术如冻干赋形、生物酶解及微囊等对动物药开发的促进。动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濒危,因此要加快人工繁殖,寻找可替代品,使动物类中药的利用和保护维持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我国珍贵的具有原创性的知识产权资源,许多内容亟待挖掘整理,被科学保护和推广应用。陕西省佛坪县中草药资源丰富,用药历史悠久,该文章在对佛坪县中药资源系统性普查基础上,通过拜访当地药农、医生,记录当地植物入药的传统知识,共收集药用植物68种,药方51条,应用案例28个,在此基础上提出佛坪县药用资源的利用意见,确认并保护正在传承应用中的、有价值的药用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保护和推广奠定基础,促进当地中医药发展,进一步丰富我国中医药文库。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选围  陈文强  邓百万  王智  彭浩  林娟 《中草药》2005,36(3):451-455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中国药用动物志》补遗与修订,以有效评估、保护、利用我国药用动物资源,促进药用动物及动物药材现代研究与应用不断发展。方法:保持原《中国药用动物志》特点与特色,结合近30年来我国动物学和药用动物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作者多年研究体会。结果:提出了《中国药用动物志》修订总体框架、补遗与修订内容、修订方法、技术路线。结论:在药用动物资源系统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新兴科学技术,丰富动物药材科学内涵,必将推动动物药材研究与利用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非药用部位的产量远远高于花序,仅菊茎叶产量就为药用部位的3.5倍;长期以来,菊非药用部位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菊非药用部位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惊厥和改善肠道失调等功效。通过对药用菊在栽培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茎、叶、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资源价值发现与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