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8)
目的分析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0%,观察组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护理满意度为74.0%,观察组则分别为2.0%和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准介入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h入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组及准介入溶栓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脑梗死体积及出血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静脉及准介入溶栓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335)。与静脉溶栓组比较,准介入溶栓组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03)。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准介入溶栓治疗疗效确切,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6—2019-01南阳市中心医院超早期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7 d后神经功能指标[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指标[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丙二醛(MDA)],治疗前与治疗14 d、28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S100B、NSE、8-iso-PGF2α、MDA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28 d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出血、尿血、皮肤黏膜出血、黑便、再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可通过调节机体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因子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途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距起病时间6 h 内溶栓36例,7~12 h 溶栓31例;通过对患者溶栓术前、术后脑血管DSA显影对比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DSA显示距起病时间6 h 内溶栓病例组中,完全或大部分再通(>70%)16例;部分再通(>50%)14例;小部分再通(<50%)2例,无效4例.距起病时间7~12 h内溶栓病例组中,完全或大部分再通(>70%)5例;部分再通(>50%)10例,小部分再通(<50%)3例,无效12例,出现脑出血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早期介入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预后及转归与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密切相关。如何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倍受人们关注。近年来随着缺血半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来我科进行超选择性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29例,术后血管再通率80.25%,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5%。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张智明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3-34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03-2011-03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h和2周的ND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h和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D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4-03~2007-05对60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脑梗死发病6 h内;(2)脑CT排除脑出血,无神经动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3)无明显障碍(昏迷或昏睡),但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预后极差,昏迷亦不禁忌;(4)肢体肌力瘫痪0~3级;(5)年龄<75岁;(6)血压<180/100 mmHg(1mmHg=0.133 kPa);(7)家属同意鉴字. 相似文献
11.
12.
陈爱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87-88
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比较常见,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早期行介入溶栓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临床护理干预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我院2009-06—2011-06收治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贾洪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6)
自 1996年起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降纤酶溶栓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溶栓组 48例 ,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35~ 70 ,平均 6 2岁 ,并高血压 38例 ,糖尿病 5例 ,对照组 4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平均 6 3岁 ,并高血压 32例 ,糖尿病 5例。诊断均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2 病情分级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为 :0~ 15分为轻度 ,16~ 30分为中度 ,31~ 45分为重度[1] 。患者生活状态按日常生活能力 (ADL)划分为 5级。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 ;ADL2 :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1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显示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尿激酶联合脑保护剂对急性脑梗死(6~12h)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凡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万~125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内,20min内滴完,随后静滴25%硫酸镁极化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七叶皂甙及尼莫通或口服尼莫地平等脑细胞保护剂,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 起病6~12h的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有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虽6h内溶栓组比6~12h溶栓组疗效好,24h溶栓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6~12h溶栓组(P<0.05),但2周后疗效评价二组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病6~12h的急性脑梗死并非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区,只要合理选择病例,及早联合使用脑保护剂,同样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对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予以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超早期(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9例,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1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指数量表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 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指数评分与溶栓前相比均有改善,P...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梗死死亡率、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困扰。自从1996年美国FDA批准(?)-PA作为溶栓药以来,目前溶栓治疗仍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缺血半暗带理论为溶栓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现将近几年国内外溶栓治疗的情况及一些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治疗方法多样,但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及溶栓等治疗方法中,溶栓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1时机的选择[1、9] 溶栓治疗的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多数实验者认为,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6-04入住我院的1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分为研究组89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差异,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90%,对照组为6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