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尿蛋白、SCr、BUN、CCr、Alb)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健脾益肾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选取6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93.09%)明显优于对照组(78.8%);且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法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积极改善患者肾功能,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益肾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74%、对照组7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疗效满意,并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益肾颗粒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予西医综合治疗及内服黄芪益肾颗粒,治疗组另予黄芪益肾颗粒溶液50mL保留灌肠及系统化护理,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P〈0.01);治疗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服黄芪益肾颗粒并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BUN、Scr、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益肾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肾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0例给予益肾泄浊方治疗,西药组30例给予前列地尔治疗,中西药组30例给予益肾泄浊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和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疾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和中西药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和中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前列地尔及益肾泄浊方联合前列地尔均能改善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单用益肾泄浊方及联合使用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每次1包.治疗组给予服用益肾固本降浊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4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r、BUN、CCr、血浆内皮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显,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方联合结肠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降浊方治疗,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微炎症状态以及ALB和β-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h S-CR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Ccr指标出现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cr、BUN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r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β-MG含量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LB和β-M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方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脾肾亏虚型慢性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10 g,po,tid,均连续服药2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24 h Upro和尿红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健脾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统计比较2组主要症状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腰部痠痛、疲倦乏力、纳呆或脘胀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尿素氮及Cc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Ccr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肾健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汤加减治疗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脾肾气虚型CG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炎症因子粒细胞-(IL-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2组治疗后血清CysC、Cr、BUN、UAE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GM-CSF、TNF-α、IL-8、LKN-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0. 05),ET-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前升高(P0.05),且治疗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健脾益肾汤加减治疗脾肾气虚兼血瘀型CGN,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排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利湿排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结论:益肾利湿排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湿颗粒治疗脾肾气虚型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肾气虚型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化湿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尿微量白蛋白达标率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TC、TG、LDL-C、HDL-C)、血糖(FBG、Hb A1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达标率为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脾化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能改善脾肾气虚型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厦门市中医院肾病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药用炭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归益肾汤治疗。以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为疗效评价时点,客观对照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FR,eGFR)]及微炎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归益肾汤对气血亏虚,兼瘀、湿、浊、毒型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泄浊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113例慢性肾功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丹芪益肾泄浊汤,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指标(SCr、BUN、Ccr)炎症相关指标(CRP、IL-6、TNF-α)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改善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8.6%;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BU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cr水平明显升高(P0.05);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丹芪益肾泄浊汤可提高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益肾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于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治疗组加用益肾宁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cr明显升高,BUN、Scr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益肾宁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症状及尿常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hUPQ、尿RBC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法中药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肾病科住院及阮诗玮教授门诊的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94例,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第1个月2组均予基础治疗,第2~3个月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益肾健脾法中药口服,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别嘌醇片口服。比较2组血清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24 h尿尿酸(24 h UUA)等生化指标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78%,优于对照组的76.09%(P0.01)。(2)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e GFR、24h UPQ、24h UUA、血和尿β2-MG、尿RBC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一样有降低SUA的作用(P0.01)。结论益肾健脾法中药配合基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较好地改善症状,且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益肾颗粒,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保护肾功能,而且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钱静  杨海  吴有才  郭德龙 《新中医》2022,54(20):73-76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脾肾气虚证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 例。2 组均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脾肾气虚证证候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5.7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24hU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3 项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各项脾肾气虚证证候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等脾肾气虚证证候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毒清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脾肾气虚证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