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苍耳子散辅治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对症状积分、外周血可溶性PD-L1、Th1/Th2漂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苍耳子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外周血可溶性PD-L1(sPD-L1)、免疫球蛋白E(IgE),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8.37%(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IgE、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PD-L1、IFN-γ、IL-2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苍耳子散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SPD-L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EOS、IgE、SPD-L1、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EOS、IgE、IL-4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50);2组治疗后SPD-L1、INF-γ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可能与下调EOS、IgE、IL-4水平,上调SPD-L1和INF-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秉奎  张可  魏艳艳 《新中医》2021,53(14):14-1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69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不同治疗方案将纳入研究的病例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小青龙汤加味,14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总免疫球蛋白E (tIgE)含量及血清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效率较高(P0.05),无效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OS、tIgE含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8 (IL-8)含量均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NF-γ)含量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EOS、tIgE含量及血清IL-4、IL-8含量均较低(P0.05),血清IL-2、INF-γ含量均较高(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可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患儿tIgE含量以纠正Th1/Th2细胞平衡偏移,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Th1/Th2、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VAS评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喷嚏、鼻涕、鼻塞及鼻痒积分,IL-4、IL-5、IL-17及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IL-2、IL-10及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可有效减轻鼻部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玉屏风合苍耳子散治疗持续性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7. 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 1%(P0. 05); 2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黏膜水肿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IgE、EOS、IL-4和IL-1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 05),IFN-γ和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玉屏风合苍耳子散治疗持续性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能够调节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缓解患者鼻黏膜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表现,促进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王红歌  孙雪义  张天航  向明丽 《新中医》2021,53(14):138-141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1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三伏贴组93例、氯雷他定组6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氯雷他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口服,三伏贴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伏贴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gE)、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22 (IL-22)水平。结果:三伏贴组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氯雷他定组87.30%和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伏贴组鼻部及眼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三伏贴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EOS计数、IgE、IL-17及IL-22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且病历资料完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IL-5、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可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4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耳子鼻炎滴丸口服,6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炎症因子IL-10与免疫球蛋白IgE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上升,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55.71%,77.14%)低于观察组(82.86%,94.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鼻塞、鼻痒、打喷嚏及鼻流清涕症状评分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10水平明显升高,IgE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IL-10(12.37±2.75)ng/L高于对照组(4.96±1.28)ng/L,观察组患儿的IgE(18.92±2.36)ng/L低于对照组(31.41±4.32)ng/L(P0.05)。结论: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孟鲁司特能显著改善患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通鼻脱敏汤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gE、IL-4(白细胞介素-4)、IL-12(白细胞介素-12)的影响。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观察组经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并给予通鼻脱敏汤治疗,服药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同时ELISA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IgE、IL-4和IL-12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顺利完成上述相应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优于对照组之6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E及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粘连、出血等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之11.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鼻脱敏汤辅助等离子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降低患者血清IgE、IL-4含量,升高IL-12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E)、CD4+、CD8+、CD4+/CD8+水平和鼻腔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RQLQ评分及IL-4、IL-5、IL-17、IgE、CD8+、EOS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IL-2、IL-10、IFN-γ、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调节Th1/Th2、Th17/Treg、CD4+/CD8+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1.
龚晓君 《新中医》2024,56(5):133-137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择90 例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 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冲服。1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6 个 疗程。比较2 组临床疗效、鼻部症状评分、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高于对照组86.67% (P<0.05)。治疗后,2 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 G(IgG) 水平高于治疗前,免疫球蛋白E(IgE)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gM、IgG 水平高于对 照组,IgE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4、IL-13、VCAM-1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证的疗 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温肾补阳法对其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肾阳虚型;西医属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91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50例,另选择正常健康的受试者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金匱肾气丸合苍耳子散为主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疗程4周。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r干扰素(INF-r)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淋巴细胞中T-bet、GATA-3mRNA表达水平。结果:温肾补阳组患者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INF-r、T-bet水平明显提高(P0.05),IL-4、GATA-3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氯雷他定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结论:温肾补阳法可通过调节T-bet/GATA-3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从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肾阳虚因素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以及温补肾阳法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调控作用,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腺嘌呤致肾阳虚病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对大鼠致敏,建立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以温补肾阳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灌胃,观察其行为学差异,进行鼻腔分泌物涂片及鼻腔黏膜组织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进行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行为学积分明显高于温补肾阳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补肾阳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变应性鼻炎组、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温补肾阳组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温补肾阳组IL-4、IL-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补阳法能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因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锋  朱雍鸣  张晓莹 《四川中医》2020,38(2):178-180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R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IgE、IL-8、IL-10水平、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E、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OS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AR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IL-10水平,降低血清IgE、IL-8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观察组42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分表(TNSS)、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及血清TSLP、IL-13、IgE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评分、血清TSLP、IL-13、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佳,可明显改善鼻症状及伴随症状,并可显著降低血清TSLP、IL-13、IgE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情况、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及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及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联用比单用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对慢性湿疹患者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氯雷他定)与治疗组(44例,氯雷他定+白芍总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细胞因子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h细胞占比、白细胞介素IL-5、IL-10、IgE与E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h1/Th2与白细胞介素IL-2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雷他定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得到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止鼽汤配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疗效及对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止鼽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Th17细胞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治疗后两组Th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稍低于对照组的1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止鼽汤配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儿童变应性鼻炎IgE及IL-4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选择我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三伏"和"三九"的第1天选用中药鼻渊灵穴位敷贴治疗,分别为3次,1年共6次,疗程2年,共12次;对照组: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疗程2年。敷贴前及敷贴1年后、2年后各检测血清IgE、IL-4的水平。结果 IgE水平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年后、2年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1年后、2年后组间无差异((P0.05))。IL-4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年后、2年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1年后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年后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降低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IgE及IL-4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联合中药温肺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A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鼻腔冲洗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鼻腔冲洗联合中药温肺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部主要症状评分、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并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鼻部症状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Th17细胞、L-17、IgE、EOS低于对照组(P0.01),Treg细胞、TGF-β1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冲洗联合温肺汤口服可改善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减少IgE、EOS分泌,缓解了AR临床症状,治疗AR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