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育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 678例广州地区育龄男性(其中566例为男性不育症患者)实施了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 678例育龄男性中,总体平和质仅占22.23%,偏颇体质则占77.77%;偏颇体质类型前5位依次为湿热质(11.44%)、气虚质(7.27%)、气虚湿热质(6.97%)、气郁质(6.25%)、气虚阳虚质(6.13%)。而其中566例不育症患者体质类型具有自己特点,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平和质仅占15.01%,偏颇体质则占84.99%。偏颇体质类型前5位依次为:湿热气虚质(9.36%)、湿热质(9.01%)、气虚阳虚质(7.95%)、湿热痰湿质(7.77%)、阴虚湿热质(6.00%)。【结论】广州地区育龄男性体质偏颇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其中以湿热、痰湿、气虚、气郁质较为常见,而不育症患者的体质构成则以更加复杂的复合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0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问卷调查,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质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单一体质类型63例占58.33%,复合体质类型45例占41.67%,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和平质31例占28.7%,湿热质15例占13.89%,湿热痰湿质7例占6.48%,气虚湿热质、气虚阳虚质各6例,分别占5.56%,气虚质5例占5%;湿热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各4例,分别占3.7%,湿热血瘀质3例占2.7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和平质者占相当比例,而体质偏颇者则以湿热体质及湿热复合体质为主,气虚、阳虚、痰湿及其复合体质互见的体质特点。而阴虚、血瘀、特禀质及其复合体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27-130
目的基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既往史,来探讨中医体质与慢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一般人群样本10 381例,填写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并记录既往史,以10种慢性病种分组,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各亚组构成比的差异。结果我院体检的慢性病患者以平和质为多。偏颇体质中,高血压病患者主要是气虚质(10.3%)、阳虚质(8.7%)、湿热质(8.5%)、痰湿质(8.2%);糖尿病患者是阳虚质(9.4%)、痰湿质及湿热质(9.1%)、气虚质(8.5%);高脂血症患者是痰湿质(12.7%)、气虚质(10.1%)、湿热质(10.0%)、阳虚质(9.4%);脂肪肝患者是湿热质(13.5%)、阳虚质(13.1%)、痰湿质(12.1%);肿瘤患者是气虚质及阳虚质(13.8%)、湿热质(10.1%)、气郁质及阴虚质(7.3%);冠心病患者是气虚质(14.8%)、痰湿质(10.2%)、阳虚质(7.8%);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是阳虚质(21.0%)、湿热质(11.9%)、痰湿质(9.5%);肥胖症患者是痰湿质(18.4%)、气虚质(12.2%)、湿热质(11.6%);骨质疏松患者是阳虚质(23.4%)、气虚质(16.4%)、痰湿质(8.8%);支气管哮喘是阳虚质(20.5%)、气虚质(12.2%)、痰湿质(10.9%)。不同慢性病中医体质构成比例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慢病中医体质分布不同,偏颇体质与慢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岭南地区结肠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对结肠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对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118例结肠癌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8.47%;偏颇体质108例,占91.53%。(2)根据体质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87次(26.61%)、气虚质56次(17.13%)、湿热质45次(13.76%)、痰湿质39次(11.93%)、阴虚质35次(10.70%)、气郁质34次(10.40%)、瘀血质17次(5.20%)、平和质10次(3.06%)、特禀质4次(1.22%)。(3)不同性别结肠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以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女性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结论】岭南地区结肠癌的易感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这可能与患者年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杭州地区男性出租车司机中医体质的分布频率.方法 运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学问卷设计.采用单位典型抽样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临床中医师或具有中医学知识背景的研究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有效问卷为481份,应答率96.2%.中医体质分型中,以平和质类型居多,占51.35%;其后依次为湿热质(40.33%),痰湿质(30.98%),气郁质(20.17%),气虚质(12.06%),瘀血质(8.52%),阳虚质(8.11%),阴虚质(6.24%),特禀质(0.62%).随着年龄和驾龄的增加,平和质比例明显下降,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在男性出租车司机中,平和质较社区居民所占比例高,偏颇体质中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居多.年龄和驾龄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91例非急性发作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前五位分别是特禀质(25.2%)、气虚质(24.2%)、阳虚质(21.0%)、痰湿质(13.7%)和湿热质(5.8%),共占总数的89.8%,不同性别与年龄段对此分布特点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所占比例似有所增加的趋势,而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则有呈减少趋势。591例受调查儿童中单一体质类型仅占31.0%,包含2种体质类型的复合体质类型占总数38.7%,包含3种体质类型的占18.8%,包含4种体质类型的占10.3%。结论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以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最为常见,多数患儿是以复合体质类型呈现;部分体质类型可能随年龄逐渐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内在联系,为运用"祛湿法"和"三辨诊疗模式"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及中医体质量表原始分数据,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湿证的相关性.[结果](1)147例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中,平和质患者21例(占14.3%),偏颇体质患者126例(占85.7%),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患者的湿证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47例)、气虚质(22例)、湿热质(21例)、平和质(21例).偏颇体质患者以兼夹体质多见,主要兼夹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兼湿热质(10例)、气虚质兼痰湿质(6例).(2)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44、0.234、-0.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热质体质量表原始分与湿证证候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湿证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平和质,其中痰湿质、气虚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代谢综合征湿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按照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对85例中风患者进行体质分析,总结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中风病例中位居前3位的体质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比例为31.24%(27/85)、15.17%(13/85)、13.65%(12/85);中风人群性别与中医体质分析,其中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四种类型体质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中风患者体质分布具有趋向性,最常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4种类型体质具有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7,(6):1032-1035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 332例体质辨识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2 332例人群中平和质人群有771人,占33.06%,偏颇体质人群有1 561人,占66.94%。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分别占18.57%、10.33%、9.31%。男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2 332例人群中,男性1 279例,平和质有566人,占44.25%,偏颇体质713人,占55.75%,具有前3位的是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3.21%、11.10%、9.70%%。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郑州地区一般人群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多种体质兼夹也是郑州居民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 332例体质辨识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2 332例人群中平和质人群有771人,占33.06%,偏颇体质人群有1 561人,占66.94%。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分别占18.57%、10.33%、9.31%。男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2 332例人群中,男性1 279例,平和质有566人,占44.25%,偏颇体质713人,占55.75%,具有前3位的是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3.21%、11.10%、9.70%%。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郑州地区一般人群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多种体质兼夹也是郑州居民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与慢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 将129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乙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方法,分析其体质类型及分布情况,比较发生耐药与未发生耐药的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发生耐药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其他体质>平和质;未发生耐药患者中,平和质>湿热质>其他体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体质类型和耐药的发生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 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时较容易发生耐药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1年8月就诊于全国8家协作单位的IGT患者。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记录基本信息,完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体质资料的收集。最后将患者信息录入Excel表,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450例研究对象中,体质分布以平和质(37.3%)、阳虚质(15.6%)、痰湿质(14.4%)和湿热质(10.9%)为主。其中在偏颇体质分布中,男性湿热质占比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和血瘀质占比明显高于男性(P<0.05);痰湿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阳虚质(P<0.05),阳虚质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痰湿质(P<0.05),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阳虚质,且以湿热质最高(P<0.05)。结论 IGT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性别、血脂及尿酸情况是影响IGT患者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相似文献   

16.
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与评定表对117例甲亢患者和172例甲减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甲亢、甲减2组兼夹偏颇体质进行比较。结果甲亢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郁质63次、阴虚质41次、气虚质37次、平和质28次、痰湿质28次、阳虚质25次、湿热质15次、瘀血质9次、特禀质7次;甲减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91次、阳虚质82次、气郁质58次、阴虚质49次、痰湿质46次、平和质29次、湿热质25次、瘀血质15次、特禀质13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患者均以兼夹复合体质类型为主。结论甲亢、甲减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5岁及以上中国人群中医体质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描述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成人版)》和《中医体质量表(老年版)》,通过"互联网云+终端设备"方式采集108 015例人群体质数据,从整体人群、性别、年龄、地域等维度,对中国成年和老年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体质类型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 015例样本人群与2015年全国总人口性别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体人群中,平和质占28.98%,8种偏颇体质占71.02%,位于前3位的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16.41%、13.18%和10.23%;15~64岁人群中,平和质占28.80%,8种偏颇体质占71.20%,位于前3位的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16.75%、13.57%和11.30%;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25%,8种偏颇体质占69.75%,位于前3位的为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4.04%、13.97%和10.70%,气虚质的占比也比较高,达到10.39%。各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的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与2015年全国总人群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对全国人群具有代表性;各组人群的平和质构成比均不到1/3,平和质构成比较10年前降低,偏颇体质构成比上升,整体人群偏颇体质前3位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较10年前排序发生变化;不同性别、年龄、地域人群的体质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探讨日照市体检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并提出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沈阳瑞康健康管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瑞康中医体质辨识判定软件3.0和4.0对3146位体检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标准化的九种中医体质量表,3130例中单一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1404例、阳虚质532例、湿热质261例、气虚质229例、痰湿质182例、阴虚质172例、血瘀质165例、气郁质133例、特禀质52例;单一体质1027例,占32.8%,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2103例,占67.2%;阳虚兼气虚质121例(3.9%),阳虚兼血瘀质84例(2.7%),湿热兼痰湿质75例(2.4%)。结论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兼夹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还有一定倾向性,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基础信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186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平和质73例,偏颇体质为1 113例,其中偏颇体质占93.84%.其中气虚质302例,阳虚质57例,阴虚质64例,瘀血质22例,痰湿质463例,湿热质152例,气郁质38例,特禀质15例.结论 9种体质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为以后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186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73人偏颇体质为1113人,其中偏颇体质占93.84%。其中气虚质302人,阳虚质57人,阴虚质64人,瘀血质22人,痰湿质463人,湿热质152人,气郁质38人,特禀质15人。结论:9种体质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为以后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