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艾滋病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自80年代初被发现后,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虽是受害较轻的国家之一,但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2]。因此,世界各国均把宣传教育作为迎战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以提高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为了解大中专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状况和检验宣传教育的效果,遂于1998年12月发动浙江省湖州市卫生学校青年志愿者在该市湖州师范、师专开展了宣传效果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初查随机分别从师范和师专抽取205人和189人,复查随机从师范抽取247人。1-2 方法1-2-1 问卷式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甘肃省开展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效果,为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选取被试大学生,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比较实施项目前、后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乙肝的态度。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1.4%~85.1%提高到了83.1%~90.7%(P值均<0.01)。"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选择"不影响两人交往"的大学生从项目实施前的18.4%增加到了40.9%(P<0.01);认为"不介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的大学生从29.3%增加到了74.1%(P<0.01)。结论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并降低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校社区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方案和健康促进活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0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共1 875名,进行大学生肝炎防护KAP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4.6%,强化接种率为35.83%,分别有19.0%和40.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进行过强化接种,15.9%的学生未听说过乙肝疫苗强化接种.乙肝主要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为30.4%,其中血液传播知晓率为85.5%,母婴传播为79.3%,性传播仅为68.4%;非传播途径“共同用餐”“打喷嚏、咳嗽”知晓率仅为60.0%,59.6%.预防乙肝有效途径的完全知晓率为68.5%,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的知晓率最高(95.7%),“避免无保护性行为”知晓率最低(76.7%).结论 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乙肝防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所掌握内容并不系统、全面,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强化接种率均不高.有必要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乙肝预防控制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突破2 000万,年龄在17~22岁[1]。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2]。乙型肝炎是大学生病休和退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某市在校寄宿生预防乙型肝炎知识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为更好地推动学校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迄今为止发现的肝炎“大家族”中(计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6种类型),无论是侵袭范围之广,人群发病率之高,还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之大,皆首推乙型肝炎。遗憾的是生活中不少人对其缺乏科学认识,在防治方面陷入了种种误区。 蚊子不传播乙型肝炎 “乙肝”的传播,以往认为是乙肝病毒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性生活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等渠道侵入体  相似文献   

7.
河北工程学院医学生乙肝知识态度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2003年上半年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通报,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为392589例,死亡426例,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位居法定传染病首位和第2位。为了解医学生对乙肝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乙肝的认识和态度,笔于2003年12月对河北工程学院医学部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入学新生病毒性乙型肝炎(HBV)感染与携带情况,为做好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07年对铁岭卫生职业学校入学新生3 463名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抗-HBs,学生在校3 a中,采用板报、校刊、多媒体教学、集中讲座及校园网健康专栏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预防乙肝的健康教育,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干预前与干预后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3 a中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6.01%,低于全国一般人群;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农村学生感染率高于城市学生;新生抗-HBs阳性率为45.22%,乙肝五项阴性率为46.92%。3 a的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新生乙肝标志物(HBVM)的检测,加强预防乙肝健康教育,显著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QQ群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乙肝患者知识的影响,为有效进行乙肝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高校大学一年级乙肝患者102例,按接受健康教育的不同方式分为QQ试验组、常规试验组两组,对QQ试验组采用QQ群网络健康教育方式,对常规试验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选取同期未感染乙肝病毒的51名大一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3组乙肝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前与干预后3组在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间经方差分析,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多重比较显示,干预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QQ试验组的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与常规试验组相比,大学生乙肝患者更适合采用QQ群平台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学杂志》2013,(5):377-379
目的了解章丘市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统一格式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录入Excel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人群及不同问题知晓率有很大差异,平均知晓率城市社区高于镇驻地社区和农村社区(P<0.00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于其他职业(P<0.005),男性高于女性(P<0.005),21~40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人群(P<0.005),全人群在不同问题的知晓率有很大差异,最高100%,最低0.87%(P<0.005)。结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问题知晓率的差异,开展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消除对乙肝的恐惧和对感染者的歧视,使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大力推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努力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状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县3所中小学综合性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疫苗接种前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为67.36%,免疫前小学生HBsAg阳性携带率(1.28%)低于初中学生(1.74%),男女生之间,汉族、回族、哈萨克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中小学学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个月后HBsAb阳转率达到89.72%,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无(弱)应答率为10.28%,无应答率中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对学生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定向越野练习对小学生近视防控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防控近视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的10~11岁学生进行视力筛查,选取120名近视小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越野项目练习,通过ETG眼镜式眼动仪测试眼球变化特征,比较两组学生的近视改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裸眼视力、屈光度与视觉疲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3,1.94,0.70,P值均>0.05);干预10周后,实验组裸眼视力、屈光度与视觉疲劳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8,15.03,-247.01,P值均<0.05);实验组学生在地图识别与实景识别场景中,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频率、眼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3.62,-7.83,4.82,7.15,P值均<0.05),地图识别与实景识别过程中眼球呈交替注视特征。结论 定向越野练习过程中,地图识别与实景识别调动了眼球的追随、扫视、注视、聚焦及交替视觉追踪,对小学生近视防控具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方法 选择鹤壁市城区2所条件相似小学校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所学校学生施行视力不良防控综合干预,另1所学校学生接受常规防控措施,一年后,比较两个学校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5.31%,对照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40,P=0.011);两校学生视力分布情况比较,干预组学生视力在正常等级的比例较高,对照组学生的视力在中、重度视力不良等级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11,P=0.003).结论 小学阶段开展视力不良防控综合干预,对改善学生视力不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符筠  郭欣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965-966
为预防控制中小学生家庭伤害的发生,笔者通过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现状调查数据和部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监测数据,获取了中小学生在家庭中预防控制伤害发生的信息,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起居室、餐厅、儿童房、厨房和卫生间5个生活场景指出中小学生居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防控关键环节,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提出了中小学生居家伤害防控行为技能,编写了中小学生家庭生活场景预防控制伤害指导性建议,供家长和学生居家生活、学习参考使用,也供教师和专业人员在教学、工作中普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章丘市34 366名中小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章丘市中小学生HBsAg、抗-HBs阳性情况,并进行乙型肝炎防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章丘市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的在校中小学生,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Bs,对HBsAg、抗-HBs双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结果共调查34 366人,HBsAg阳性率为3.35%,抗-HBs阳性率为36.25%。20 758例HBsAg、抗-HBs双阴性者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40%。结论章丘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较低。今后仍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吸烟状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的控烟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利用讲座、同伴教育法、大型签字宣传活动和板面展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控烟干预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学生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调查1 332人,尝试吸烟率为15.13%,男生尝试吸烟率(26.70%)高于女生(3.96%)(χ2=129.69,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5.06分提高到9.81分(t=4.629,P<0.001),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率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1或P<0.05),对控烟的正向态度和行为,除了“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一项外,其余项比干预前都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拒吸第一支烟和劝朋友家人戒烟的正向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宋春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87-1389
目的了解天津市蓟县初中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应策略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92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评价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初中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11%,干预后知晓率达到了91.97%,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获得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途径从干预前看电视、收听广播为主发展为干预后多方位多形式渗透的互动方式健康教育模式为主。结论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在各学校推广对预防控制乙型肝炎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后抗-HB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民族儿童接种10μg(CHO细胞)乙肝疫苗表面抗体阳转率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经过筛选的调查对象进行乙肝疫苗免疫前后血清学检测,观察乙肝疫苗接种前后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浓度变化。结果免疫接种前抗体总阳性率为34.49%,全程接种10μg(CHO细胞)乙肝疫苗后,抗体总阳性率为97.82%,免疫前不同民族之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6,P﹤0.01);免疫后各民族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1)。结论各民族儿童接种10μg(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后均能产生良好效果,不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我国中小学生沙眼防治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生沙眼防治现状和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行政区、城乡、学段分析2000年我国各学生群体沙眼防治覆盖率、感染率和治疗接受率。结果城乡学生沙眼感染率分别为7.53%和8.04%,均显著低于1995年的10.57%和13.97%;乡村小学和初中生感染率相对最高,但城乡差异显著缩小;城市小学治疗接受率最低。结论宜推广WHO的SAFE策略,开展“防沙”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山市在校高中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的认知和行为,为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治乙肝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所学校共4个班级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6名高中学生接受了调查,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HBV是否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答对率最低,仅71人答对,答对率为30.1%,对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答对率最高,141人答对,答对率为59.7%。女生的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高三年级的学生知晓率高于高一(P0.05)。城市学校的学生在乙肝是否能通过血液、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这几个问题上知晓率明显高于乡镇学生(P0.0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9%,全程接种率为79.3%。高中学生中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少。女生在不与他人共用剃刀及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好于男生(P0.05),城市的学生在不与人共用牙刷、剃刀、浴巾方面好于乡镇学生(P0.05)。高中学生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44,18.6%)、电视(42,17.8%)、网络(37,15.6%)及书籍(30,12.6%)。结论目前高中学生仍未能正确、全面地掌握乙肝的防治知识,因此应采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