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腔起搏虽然的确减少了部分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但并没有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预防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其可能的原因就是双腔起搏患者有较高水平的右室起搏。因此 ,应该优化窦房结病变患者的右室起搏 ,其策略包括 :①寻找右室心尖部以外的新的起搏位点 ;②转换为心房起搏 ;③程控DDDR起搏为最佳工作状态 ;④设计、应用新的起搏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心脏起搏是由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动过缓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尽管随着几十年来技术的进步,但模拟正常人体心脏生理的理想心室起搏部位仍是个难题。以心房同步右室心尖部起搏开始,继而至可代替右室的起搏位点,如双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以及希氏束起搏。现综述现有起搏方案的地位,并特别关注希氏束起搏。左室同步起搏、左室多部位起搏、左室心内膜起搏作为新颖的起搏方案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右室起搏并非理想的起搏位点,可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导致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增加心力衰竭住院率。希氏束起搏是生理性起搏方式,在维持心脏电及机械同步性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起搏介导心肌病及需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希氏束起搏可维持并改善心功能。目前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现综述该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右侧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时最常见并发症。消融时监测膈神经活动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测量上腔静脉区域起搏阈值和不同部位起搏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方法,探讨膈神经的影像学的最佳起搏部位。方法前瞻性入选了32例接受冷冻球囊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可调弯标测电极导管以倒"U"字形放置到上腔静脉区域,使导管头端指向上腔静脉游离壁侧,右前斜造影判断上腔静脉形态,以及前壁、游离壁和后壁三个位点,将胸锁关节下第一、第二和第三椎间隙分别定义为上腔静脉区域的上、中、下三段。在各部位予以膈神经起搏(固定脉宽2 ms、起搏周长1 000 ms),通过改良的Ⅰ导联监测起搏膈神经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检测各部位起搏阈值和各部位起搏输出5 m A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大小。结果采用倒"U"字形放置膈神经起搏导管可以达到稳定起搏。在32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持续性膈神经麻痹。起搏位点共285个。可以发生膈神经夺获的位点占61.4%(175/285)。游离壁、后壁能够发生膈神经夺获的起搏位点显著多于前壁[游离壁为80.0%(76/95)、后壁为84.2%(80/95)、前壁为20.0%(19/95),P<0.001]。改良Ⅰ导联记录的后壁和游离壁起搏能够记录到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起搏点显著多于前壁起搏点(P<0.001)。膈神经起搏阈值和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存在负相关性(r=-0.267,P=0.005)。结论通过倒"U"字形放置起搏导管于上腔静脉的后壁和游离壁,可以达到稳定的膈神经起搏。在起搏阈值最低的部位进行起搏可以展现更加清晰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有助于冷冻消融时监测膈神经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心衰起搏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心衰的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降低心衰相关死亡风险,起搏技术的发展如多位点起搏、左室心内膜起搏、单左室起搏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His-浦肯野系统起搏、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心肌收缩力调节器、神经刺激治疗等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大型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从起搏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6.
左室起搏电极位置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位于心室最晚激动部位并远离心肌瘢痕区域是左室起搏电极的理想位点。由于起搏电极不能置于理想位点导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不理想,左室心内膜起搏、心外膜多极起搏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的QRS时限,为临床导线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16例符合Ⅰ类或Ⅱa类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在放置心室导线过程中,分别在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中位间隔部、高位间隔部和流出道等不同位点起搏右心室,记录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比较不同位点QRS时限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与基础心电图QRS波比较,所有右心室起搏部位心电图QRS时限均明显增宽(P<0.001);以心尖部起搏QRS时限增宽(168±16) ms,其次为流入道(166±15) ms和流出道(165±15) ms;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明显缩短(P<0.001),且QRS波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最短(139± 19) ms,高位间隔部次之(153±14) ms,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所有右心室起搏位点中,中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最窄,且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可能是右心室最理想起搏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在儿科患者心内膜右心室中间隔选择性位点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133例植入主动固定导线(3830)至右心室中间隔选择性位点起搏的患者资料,年龄(5.9±4.5)岁,体重(23.2±14.9)kg。心脏结构正常患者88例(88/...  相似文献   

9.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包括: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及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主要临床试验和研究进展,包括生理性起搏、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  相似文献   

11.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公认的失同步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部分满足CRT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却因左心室高起搏阈值或膈神经刺激(PNS)而无法接受再同步治疗.一种新型的左心室4极导线(QuartetTM,美国圣犹达公司),可提供多个起搏位点以及多种起搏向量选择,不但可以解决左心室阈值高、膈神经刺激问题,并能将左心室起搏位点设于理想的起搏部位.本文将就我国植入的首台左心室4极导线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2.
儿童植入永久起搏器已有40余年历史,由于该人群有其特殊性,如年龄较小、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基础疾病构成与成人不同等,故在起搏植入方面与成人不尽相同。起搏植入适应证方面,儿童植入起搏器最常见的适应证可概括为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②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③先天性或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脉冲发生器选择方面,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其血管较细,多选择植入单腔VVI(R)起搏器,待患儿长大,血管条件合适后再选择升级为DDD(R)起搏系统;年龄较大、血管条件合适的患儿多选择植入更为生理的DDD(R)起搏系统。右室心尖部起搏由于其引起的机械不同步等问题并非理想的起搏位点,生理性起搏位点的选择及易化起搏系统拔除方面考虑,主动电极更为适合儿童患者。考虑到患者生长发育的需求,导线预留在儿童患者中尤为重要。合适的起搏频率及相对特殊的程控方法,比如A-V间期、频率应答功能等在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更为生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电极需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进行起搏,对于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或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传统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极损伤或出现三尖瓣反流.Lin等[1]曾在狗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但这种起搏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肌纤维紊乱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等左心室重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新的心室电极植入位点.我们通过冠状窦起搏心室,探讨心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学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间隔部起搏导线的置入和长期随访资料,观察长期起搏电极性能状况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36例间隔部主动电极置人患者和39例心尖部被动电极置入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在置入时和随访时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心尖部组比较,间隔部组在置人时的起搏阈值较高,起搏QRS波群宽度较小.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导线阻抗和起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心尖部位相比,间隔部长期放置导线性能稳定,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可作为起搏首选置人位点.  相似文献   

15.
右室流出道起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尖部作为传统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位点,主要是因为电极容易放置及电极脱位率低。但是心尖部起搏属非生理性起搏,它使心室除极和机械收缩发生异常,从而导致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室收缩和舒张异常)和组织结构的改变。随着近年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及螺旋电极操作手柄的问世,使右室流出道起搏成为可能。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右室流出道靠近房室结、希氏束部位,在此部位起搏心室激动和收缩顺序趋于正常,从而能明显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目前右室流出道起搏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且关于右室流出道解剖位点的确定,适宜患者群的筛选标准、监测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其长期效果及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现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心力衰竭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然而,膈神经刺激、导线脱位、高起搏阈值等并发症和无反应现象困扰着临床工作者。新型左室四极导线因为拥有多达10个以上的起搏向量选择,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最终提高CRT疗效。同时,在四极导线基础上的多位点起搏有助于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是未来CRT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81(62±13.5)岁,通过床旁置入临时心脏起搏抢救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3.5±1.2)min。起搏位点:38例为右室心尖部,5例为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为心房起搏。平均起搏时间(3.8±1.3)d,电极导管脱位4例。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置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心室心尖部(RVa)、左心室心尖部(LVa)和双心室(BiV)等不同部位起搏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犬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犬15只,行房室结射频消融制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犬模型。之后经股动静脉分别置入心室起搏电极并进行RVa、LVa、BiV 3个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记录比较。不同位点起搏之间及与起搏前水平比较采用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比较。结果 RVa、LVa、BiV 3个部位起搏下的QRS波宽度(QRSd)分别为(93±8)ms、(95±8)ms、(74±9)ms,其中以BiV起搏下最短(F=6.601,P0.001)。LVdp/dtmax分别(5.0±0.7)mmHg/ms、(5.9±0.5)mmHg/ms、(6.1±1.5)mmHg/ms,其中LVa及BiV起搏时均高于RVa起搏(F=4.798,P=0.001)。结论与RVa起搏相比,BiV起搏能够提高心室同步性,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LVa起搏下虽然心室同步性与RVa起搏无差别,但仍能够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右束支旁(para-right bundle branch,PRBB)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ical,RVA)起搏对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PRBB起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患者,随机分为PRBB起搏组和RVA起搏组,其中PRBB起搏组右心室起搏电极在右束支电位标测指引下,将起搏电极固定于PRBB。分别记录术中右心室起搏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和测试起搏位点次数,术后1d、3个月、6个月和1年测试起搏电极参数,同时测量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进行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室间机械延迟(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和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运动延迟时间(septal-to-posteriowall motion delay,SPVM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器,无并发症发生。PRBB起搏组与RVA起搏组右室电极导线植入X线曝光时间和尝试位点次数相比分别为:[(28.2±7.9)min∶(2.4±1.9)min,P0.001]和[(4.5±1.7)次∶(1.4±0.7)次,P0.001]。右心室起搏电极参数稳定,心室起搏阈值和右束支夺获阈值在术后6个月前有轻微增高趋势(P0.05),6个月后参数趋于稳定。起搏心电图显示PRBB起搏组QRS波时限明显短于RVA起搏组(P0.001)。随访1年,与PRBB起搏组相比,RVA起搏组LVEF降低(P0.05),IVMD和SPVMD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右束支电位标测指导PRBB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安全可行,PRBB起搏较RVA起搏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20.
心脏起搏位点对心脏电生理及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心脏起搏临床效果、预后及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随着主动固定电极在房间隔起搏中的临床推广使用,改变传统右心房、右心耳起搏部位能否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就房间隔起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