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采用卡氏评分(KPS)评价患者治疗整体疗效,干预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EORTC QLQ-C30量表中功能评分显著升高,症状评分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有助于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理护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和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来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早期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均在入院后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医患依从性情。结果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子宫癌术后并发抑郁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原则将80例子宫癌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SAS、SDS及QLQ-C30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癌术后并发抑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在入组前、辅导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缺陷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AS、SDS、F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两组间SAS、SDS、FIS评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评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生存质量测评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均按2次/周、30分钟/次进行,总疗程为3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和强迫症状等较对照组和治疗前观察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FACT-B各项评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情感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化疗及最佳支持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EORTC-QLQ-C30量表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DS及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第6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可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1),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对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姑息护理对老年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姑息组(n=35)和常规组(n=35),分别给予全程姑息护理干预和常规性基础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采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评估睡眠质量,并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上述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ISI评分均降低,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干预后姑息组SAS、SDS评分、ISI评分均明显低,QLQ-C30量表中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姑息护理干预可更明显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卵巢畸胎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疏导,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1),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对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默疗法联合思维转换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2021年6月我院90例肝癌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静默疗法联合思维转换进行心理护理,均干预4周。干预前、后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EORTCQLQ-C30评分、KP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默疗法联合思维转能够降低肝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自责、退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奥氮平均能改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归因方式自评问卷(AS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ASQ、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ASQ中正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及SAS、ASQ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团体归因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归因方式,并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及临床症状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DS、SAS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1.25%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儿童心理病房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小组心理护理,护理前及护理6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评估健康教育知晓率,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评估功能失调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与SA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部分抑郁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失调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功能失调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失调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功能失调,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希望疗法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肺癌根治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希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以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和R-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疗法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其癌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康指导对采用穿刺定位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肺小结节患者心理状态和定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穿刺定位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肺小结节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行健康指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T引导下定位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平均定位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康指导对穿刺定位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肺小结节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8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开放病房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CBT组和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及常规生活护理。CBT组同时接受由2名心理治疗师进行每周2次,共5周10次的CBT个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在CBT治疗前及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抑郁、焦虑症状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后CBT组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SDS、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可能优于常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