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6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其中一般病例35例,重症病例32例,对比研究其入院时NSE值及血糖的水平。结果重症病例组入院时NSE值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病例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NSE值及血糖水平升高提示手足口病病情加重,NSE及血糖监测在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HFMD)是急性传染病的一种,多发于1~3岁儿童,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的患儿有可能发展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早发现征兆,早治疗,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相关研究也就血糖、白细胞等指标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意义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按年龄把小于或等于1岁的患儿分为第1组,>1岁的患儿为第2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入院时血浆CRP及外周血WB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例中男孩18例,女孩11例,男∶女为1.8∶1.0.≤1岁患儿11例,占37.9%,>1岁患儿18例,占62.1%.第2组患儿血清CRP浓度[(21.666 7±15.695 6)mg/L]较第1组高[(10.090 9±10.329 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 1).而两组的外周血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 8).结论 男孩患手足口病比例较高,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儿童容易患手足口病,且血清CRP浓度也较高,但两组患儿外周血WBC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初诊手足口病(HFMD)患儿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特点。方法对45例初诊HFMD患儿进行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升高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7%;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7.8%。结论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简单、快速,对于初诊HFMD患者的病情判断有很大作用,特别对患者可能的心肌损伤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20-112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者血糖及白细胞对病情轻重的判断意义。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福州市传染病医院2011年6~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91例,其中重症48例,轻症43例,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组白细胞及血糖值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白细胞及血糖对早期发现危重病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患手足口病儿童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41例,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用Luminex 液相芯片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6、10(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结果 重症组比普通组IL-2 、IL-6、IL-10 和TNF-α明显升高(P<0.01);分别为8.71(21.88) μg/L vs 4.91(9.4) μg/L、18.78(42.02) μg/L vs 10.42(13.59) μg/L、7.98(18.77) vs 5.55(8.32) μg/L、28.73(64.48) vs 17.67(36.5) μg/L,而IFN-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存在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提示与炎症和抗炎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重症病例疾病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膝等部位皮疹、斑丘疹,一般3到7天痊愈,少数重症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合并心肌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1,2]。本研究通过检测 HFMD 患儿 WBC、hs-CRP 及心肌酶谱与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探讨其变化在 HFMD 的诊断和心肌损伤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前清蛋白(PA)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入院的112例肺炎患者,依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轻症组66例和重症组46例,同时将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人员CRP、PCT、WBC和PA水平及四项指标对重症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重症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与对照组,而PA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四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0.901、0.655和0.598,其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血清PCT诊断重症肺炎的特异性为90.91%,明显高于其他三项43.24%、38.10%和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前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CT对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的诊断效能较高,其最佳截点为27.32ng/m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组:重症组和普通组各40例,收集2组患儿临床转归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nTI)、C反应蛋白(CRP)、葡萄糖(GLU)、ET-1]。比较2组急性期实验室指标、绘制并分析血清ET-1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ROC曲线,比较2组病情转归情况及2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ET-1水平。结果2组急性期WBC、ALT、AST、CKMB、CnTI、CRP、GLU等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急性期血清ET-1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ET-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显示血清ET-1对重症手足口病有诊断价值(P=0.001);当血清ET-1在11.05 pg·mL^-1时其Youden值最大为0.675,血清ET-1水平对重症手足口病预测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5%。2组治疗好转率(85%比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恢复期血清ET-1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通组恢复期血清ET-1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恢复期血清ET-1水平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ET-1的检测对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探讨h-FABP在HFMD患儿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44例HFMD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检测.结果 HFMD组患儿h-FABP、cTnI及CK-MB的最高值分别为(18.42±6.20)ng/mL、(0.20±0.06)ng/mL、(35.2±11.2)U/L,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最高值(P<0.01),h-FABP增高时间比cTnI和CK-MB早,在6~8 h达到峰值.结论 血清h-FABP可作为HFMD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临床生化检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血糖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诊疗价值。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和血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血糖在血清中的浓度和异常率均高于健康儿童(P <0.05)。结论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能尽早发现其心肌损伤情况,空腹血糖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人免疫球蛋白E(IgE)及类风湿因子(RF)增高与前清蛋白(PA)浓度的变化,比较其与PA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ASO、CRP、IgE、RF增高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用Beckman-coun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PA,分析各组与PA的关系,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各实验组PA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实验组仅CRP,升高组中CRP与PA有相关性(r=-0.49,P〈0.05)。30例ASO升高者中,PA下降者10例,占33.3%;30例CRP增高标本中,PA下降18例,占60%;30例IgE升高者中PA下降者14例,占46.7%;24例RF升高者中PA下降者16例,占53.3%。结论 ASO、CRP、IgE、RF增高患者血清PA均有下降。PA浓度与CRP含量呈负相关性,与ASO、IgE、RF无相关性。血清PA下降原因可能与其相关疾病及肝脏合成PA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9例HFMD患儿按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171例)及重症病例组(38例),另外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儿童PCT、CRP、PA及WB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病例组的PCT、CRP、PA、WBC水平分别为0.16(0.08~0.34)μg/L、11.7(5.0~19.0)mg/L、(142.6±38.4)mg/L、(11.3±4.6)×12~9/L,重症病例组分别为0.26(0.14~0.92)μg/L、18.4(5.3~41.4)mg/L、(125.5±32.9)mg/L、(13.0±5.6)×12~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组的PCT、CRP及PA与普通病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可作为HFMD炎性反应参考指标,用于辅助诊断儿童HFMD,PCT及PA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清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清蛋白(PA)水平的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及50名健康体检儿童,行血清CRP和PA检测,患儿同时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行血清学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结果(1)感染细菌的患儿CRP和PA水平与感染病毒患几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RP明显升高,PA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感染细菌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后1周的CRP和P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急性细菌性感染时,检测其血清CRP和PA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鏊剐诊断,连续检测其CRP和PA水平还有助于观察疗效和用药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β2 整合素 (β2 -integrin ,CD18)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CD5 4)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 - 1的表达。结果 :(1)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 - 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γ =0 934 ,P <0 0 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 - 1表达增加 ,可能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167例HFMD患儿(患儿组)的脑脊液进行白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检测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并与150例门诊体检者(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者所占比例为68.3%,且白细胞升高者以单个核细胞升高为主(占96.0%);外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对HFMD患儿进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质测定和外周血白细胞检查有利于HFMD并发脑炎病情程度的判断与治疗,对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蛋白浓度,探讨其与该病病情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ICU一科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 NT-proBNP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清 NT-proBNP浓度的差异。【结果】手足口病患儿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 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 NT-proBNP浓度可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 HFMD患儿分为三组:普通型22例,重症型19例,危重型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甲状腺素:T3、T4、TSH、FT3,FT4水平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中 T3、T4、FT4、TSH、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EV71感染 HFMD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早产儿1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46例)和非BPD组(132例),根据病情将BPD患儿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20例)和重度组(9例)。检测各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分析POSTN、SP-D对早产儿BPD的诊断价值。结果 BPD组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明显高于非BPD组(P<0.05),且重度组患儿血清POSTN、SP-D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出生后第1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0.747,出生后第14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7、0.888。结论 BP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肺炎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血糖(GLU)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58例体检人群为对照组,59例重症肺炎患者和60例普通肺炎患者为试验组,进行WBC、NEU、GLU和CRP检测.结果 重症肺炎组GLU和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肺炎组GLU和CRP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与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的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和普通肺炎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WBC、NEU、CRP和GLU有助于判断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