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心室功能的准确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鉴于右心室几何形状复杂,传统影像检查方法对于其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应变率成像(SRI)技术的临床应用,多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提高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CMRI电影及相位对比技术的发展,放射性核素的各种新技术在心脏形态和功能评价中取得突破,使得影像技术客观、准确、定量地评估COPD病人右心室功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继发右心功能不全,增加病人死亡风险。COPD病人右心室功能改变的精准及多方式影像评价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超声心动图、CT、心脏MR成像、放射性核素等成像技术是目前无创性评价COPD右心室功能改变的主要方法。就COPD导致右心室功能改变的机制以及各种影像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其优劣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高压(PAH)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右心室功能、心室间相互作用和整体心功能状态。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为PAH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准确评价和监测心功能状态、评估病人预后以及探究心功能改变的机制提供重要依据。超声心动图(TTE)常作为PAH首选检测方法,心血管MR(CMR)成像可重复性强、能够提供心室多方向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等信息。综述TTE和CMR在评估PAH病人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和小气道损伤而导致慢性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目前肺功能检查、肺核素灌注显像和MR灌注成像评估COPD均不能高分辨力显示肺解剖影像。而双源CT双能量肺实质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的解剖及灌注功能信息,可对肺气肿的部位与灌注缺损区精确配准,虚拟平扫影像可辨别COPD的类型及肺气肿的数量和大小,这对于COPD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就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盂肾炎(APN)为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影像检查可反映APN肾脏受累程度、范围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对于病变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常规影像检查对APN的诊断及评价仍存在一定限度。而DWI技术具有无需注射对比剂、快速成像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无创性反映活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状态,并可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功能状态进行定量评估,尤其在APN诊断及肾脓肿检出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食管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食管癌疗效评估主要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由于治疗中和治疗后水肿的存在,常规影像学技术不能准确反映食管癌肿瘤实际变化情况,而功能成像则可以先于形态学反映肿瘤功能代谢的变化。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等功能成像用来定量评估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和血流灌注渗透微循环的应用日渐增多且在评估肿瘤疗效的应用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将对上述功能影像方法在食管癌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早产儿及足月儿右心室Tei指数的改变,并与传统血流多普勒的测量方法比较,为临床评估右心室功能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新生儿中早产儿和足月儿各50名进行两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定右心室等容收缩期(ICT)与等容舒张期时间(IRT)之和(ICT+IRT)及射血时间(ET),并计算Tei指数。结果血流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两种方法测得的早产儿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所有受检新生儿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较传统血流多普勒图像清晰易辨认,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右心室功能低于足月儿,组织多普勒可取代传统方法测量Tei指数,是评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右心功能的一种简便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右心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其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生化指标和临床试验只能间接评价右心室功能,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显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使得右心室功能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为了对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就上述影像学方法在右心室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参数超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右心室功能早期损害。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60例孕28~40周糖尿病患者为(GDM)组及60例非糖尿病妊娠28~40周为对照。选择测量右心室侧壁厚度、三尖瓣E/A、E/E'、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组织速度(S)、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整体功能指数(RV-Tei)及右心室二维斑点追踪(2D-STI)成像技术等参数,统计分析各参数测值差异。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相比,GDM患者右心室侧壁厚度较对照组稍增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组织速度(S)、右心室大小(右心室基底段左右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E/A参数对比较对照组减低,E/E'参数对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右心室整体功能指数(RV-Te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壁2D-STI成像纵向应变峰值显示GDM患者在右室侧壁-Bas、-Mid段,室间隔-Bas、-Mid段应变峰值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侧壁厚度、三尖瓣E/A、E/E'、RV-Tei、右心室2D-STI成像技术等多参数评估右心室功能早期改变,且早于右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出现之前,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估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检查前用药可降低乳腺钼钯X线检查中的不适;对超声诊断为BI-RADS 3,4,5的乳腺肿瘤进行随访和预后评估;运用高时空分辨率MR k空间及时间敏感编码技术实时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左、右心室容积及功能;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时间窗及心率对影像质量与放射剂量的影响;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的危险因素:4所美国大学评估钆螯合物对比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肺动脉栓塞病人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能否预测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病人的CTA检查和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包括肺动脉(PA)/主动脉(AO)值、右心室(RV)/左心室(LV)值、上腔静脉(SVC)直径、肺动脉栓塞指数(POI)、室间隔弓形弯曲(VSB)、静脉内对比剂逆流(VCR)、肺梗死、胸水,并记录病人的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12.
【摘要】左心室逆重构反映了心室重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对干预患者病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像技术仍是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的首选方法,不同影像技术在评估左心室逆重构中各具优缺点。多模态影像克服了单一成像技术的局限性,整合不同模态成像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心脏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为及时评估和精准预测左心室逆重构的发生提供更好的方法。现就多模态影像在评估左心室逆重构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系统全面的影像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原发恶性肿瘤,影像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手段,近年来功能成像作用显著。功能成像从形态和功能变化两个层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监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检出、诊断及治疗效果与预后的评估。就国内外功能成像对肾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CT、MRI、核医学及超声各种功能医学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各种功能成像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原发恶性肿瘤,影像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手段,近年来功能成像作用显著。功能成像从形态和功能变化两个层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监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检出、诊断及治疗效果与预后的评估。就国内外功能成像对肾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CT、MRI、核医学及超声各种功能医学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各种功能成像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血流与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OPD患者52例,依据患者有无肺动脉高压划分成观察组(存在肺动脉高压) 22例和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 30例,对比两组左右心室功能、肺动脉血流有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右心室ESV、EDV、EF、SV、MM及左心室EF、SV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右心室ESV、EDV、MM均高于对照组(P <0.05),右心室EF、SV和左心室EF、SV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左心室ESV、EDV和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肺动脉的血流量平均值、血流峰值及顺应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肺动脉的血流量平均值、血流峰值及顺应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作为COPD患者右心功能与肺动脉血流检测中的一项无创影像学技术,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不仅能无创评价管腔狭窄, 还能评估斑块特征。近几年随着CCTA在冠心病研究及应用上的不断深入, CCTA斑块成像在冠心病诊疗及评估中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笔者结合国内外心血管CT影像学的临床实践, 从CCTA斑块分析成像技术及影像后处理要求、斑块分析方法、斑块分析的临床应用、结构化报告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以促进我国心血管CT影像研究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有效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COPD伴PH患者作为观察A组,另外选取40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观察B组,再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超声心动图相关检查指标。另外再将观察A组与B组共80例患者按COPD分级分为轻度组(38例)、中重度组(42例)两组,对比两组R-TDL-Tei指数检测数据。结果 三组E/A、PASP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B组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B组间EF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ei指数对比差异显著,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Tei指数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估COPD伴PH患者右心功能中操作便捷,且评估准确。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呈进行性恶化性发展,随病情进展将发生肺血管结构重塑、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导致死亡。CT肺动脉成像(CTPA)通过测量肺动脉及右心室各径线,可观察双肺及胸腔的情况,从而对COPD的病变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能够提供右心改变的信息,完成诊断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当CTPA联合超声及MRI检查时,可为临床选择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信息。就CTPA在COP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后复发与残留的准确诊断一直是困扰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像新技术为研究颅内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评价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及指导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脑胶质瘤治疗后的灌注成像、MR功能成像、核医学成像及融合成像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后复发与残留的准确诊断一直是困扰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像新技术为研究颅内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评价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及指导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脑胶质瘤治疗后的灌注成像、MR功能成像、核医学成像及融合成像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