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南充市阆中金城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203名在校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家庭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49人,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79人,非留守儿童(C组)75人;②A组儿童的行为、合群、幸福满足感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③方差分析显示,除焦虑因子分外,六年级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分、身体、幸福因子分均高于四、五年级(P<0.05);A组儿童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文化性、道德宗教因子分均低于C组,而矛盾因子分高于B、C两组(P<0.01);④相关分析显示,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和组织性6个因子分与CSCS总分、行为、智力、躯体、焦虑、合群和幸福因子分呈正相关(r=0.11~0.40,P<0.05),矛盾性因子分与CSCS所有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31~-0.18,P<0.05),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控制性因子分与CSCS中的智力因子分呈正相关(r=0.09~0.11,P<0.05).结论 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状况均较差,家庭环境状况可能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内乡镇学校786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诊断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等方面的评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总焦虑倾向等方面评分高于低年级学生(P <0.05),在孤独倾向、恐怖倾向低于一年级学生(P <0.05);在留守儿童中,单亲看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留守类型儿童,无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父母均外出、留守时间长、与父母联系次数少、无人看护或祖辈看护、监护人学历低等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此外,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定江西省城市初二、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全省11个地市的636名学生进行了MHT测试。结果:有3.93%的城市初二、初三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三位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检出率提高到低依次为: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男生在学习焦虑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均分显低于女生。初二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敏感倾向、自责倾向、均分显高于初三学生。结论:应加强对城市初中生特别是女生和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海阳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及3所初级中学7~17岁学生共1416名,其中留守儿童649名,非留守儿童767名。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649名留守儿童和767名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MHS-C总分、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PHCSS总分、焦虑和合群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t=-17.900~-2.954,P0.05)。留守儿童在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行为、合群、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因子的得分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t=-5.877~4.667,P0.05)。留守儿童的情绪和焦虑呈正相关(r=0.289,P0.05);意志行为和行为呈正相关(r=0.296,P0.05);个性特征和合群呈正相关(r=0.215,P0.05)。结论留守儿童更容易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留守"对男童较为不利,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三者关系。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MHT)、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208名留守儿童和7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可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实施应对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训练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14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学校的常规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合并参加每周1次共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1周对所有的学生再次进行自我描述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量.结果 两组被试干预前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干预后自我概念总分、外貌、一般自我、诚实可信、情绪稳定、一般学校情况、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总均分、敌对、焦虑、情绪不平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总分、外貌、一般自我、情绪稳定、一般学校情况因子分高于干预前,而心理健康总均分、偏执、敌对、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因子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把10个学院的938名新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敌对等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25~3.09,P〈0.05);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t=-1.98,-2.35,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因子分则有显著性降低(t=2.09~2.54,P〈0.05)。对照组仅抑郁因子和幻想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变化(t=2.52,2.0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配合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S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A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观察2组心理状况、社交焦虑情况以及自我表现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状况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社交场合、操作情境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情感体验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主动性以及自信心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配合元认知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改善SAD患者心理状况,缓解社交焦虑情况,提高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9.
温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留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温州地区二所小学共160例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其中留守小学生91例,非留守小学生69例。评定工具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CSCS焦虑因子分较高(P<0.01)、合群因子分较低(P<0.05)。FES-CV控制性、矛盾性、娱乐性和成功性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表达因子相对低于对照组(P=0.07)。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他们更倾向焦虑、不合群、情感交流相对困难,可能潜在较多的愤怒与内心冲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1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52名和实验组264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期间焦虑抑郁情况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妊娠24~26、30~32、38~40周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实验组孕产妇妊娠24~26、30~32、38~40周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产妇妊娠24~40周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焦虑抑郁主要发生在妊娠38~40周;实验组孕产妇产后1周、1个月及3个月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主要发生在产后1周。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围产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医院所在辖区附近的2所农村小学,抽取1000名儿童接受调查,根据儿童是否为留守儿童分为留守组(n=310)和对照组(n=690),使用艾克森个性问卷儿童版(EPQ)、流调用儿童抑郁量表(CESDC)、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对这1000名儿童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儿童的调查结果。结果 EPQ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的P分和N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CES-DC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留守组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Rutter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CSS量表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躯体外貌和幸福与满足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要比同龄非留守儿童要差,要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放式叙事疗法在解决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7~15岁)、儿童孤独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南充市阆中金城中心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农村特殊家庭(包括单亲、父母双亡、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丧失劳动力、养父母的家庭等)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量.其中49例为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设为干预组,75例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为期30周开放式叙事心理治疗(以作文结对交流为主),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辅导,随后两组重测上述心理测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为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开放式叙事治疗后干预组儿童的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明显减少、自我意识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开放式叙事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重塑个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阆中金城乡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学生203名,分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和普通家庭儿童(C组),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EPQ)对其人格特征、孤独感、自我意识进行测量。结果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儿童的个性、孤独感与自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显示,A组的内外向因子分、行为及合群性因子分低于B、C两组,而情绪不稳因子分、孤独感总评分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特殊家庭留守儿童中男性自我意识高于女性,女性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性,行为因子分低于男性(P<0.05);③年龄<10岁的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其合群、幸福、内外向因子分低于年龄>10岁者,而孤独总分和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年龄>10岁者(P<0.05)。结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其中女性更倾向于情绪问题,男性更倾向于行为问题,年龄越小行为与情绪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辅导干预模式联合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个性化康复辅导干预模式联合常规对症治疗进行干预。在治疗前后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客观评定及比较,同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明显较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辅导干预模式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MHT-CR量表评定了112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9.46%的初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四个方面;女生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的程度显高于男生;初中二年级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期;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的生活事件;初中中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初中毕业班学生升学考前心理健康与考试前学习焦虑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HT量表和《考试焦虑诊断》对372名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初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考试焦虑测试。结果:初三学生临考前心理问题检出率17.47%,其表现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男女之间无差异。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受到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的影响,具有考试焦虑症状人数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初三学生临考时具有强烈的心理焦虑反应,特别是女生,提示学校应对学生积极开展考试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心理援助对于门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在岗护理人员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系统心理援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评分(MBI)。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且干预后均得到改善。干预后观察组的个人成就感(P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去人格化倾向(DP)及情感枯竭(E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合并系统心理援助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门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并减轻其职业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干预后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在岗护理人员80例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情况评分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及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个人成就感的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以及个人成就感和SCL-90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增加,其心理健康也表现出更差的趋势,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联系(r=-0.734,P=0.001)。结论为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较好地改善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模式对基层精神疾病防治(简称精防)工作者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名选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基层精防工作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名。给予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技能指导、心理辅导等医院一般性社会支持;给予观察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社会支持模式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评估及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MBI-G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情感衰竭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三位一体"社会支持模式有助于改善基层精防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科室在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40例(132例属ICU、EICU、脑外科昏迷病人及新生儿科不具备心理干预),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心理干预组128例和对照组11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护理,心理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28.1±0.6)显著低于对照组(33.5±1.3),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28.4±1.2)显著低于对照组(33.8±1.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反复感染(4.7%)、交叉感染发生率(0.8%)显著低于对照组反复感染(14.3%)、交叉感染发生率(5.3%),P0.05,心理干预组康复时间(10.4±2.6)d显著短于对照组(16.7±3.5)d,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反复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