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1例前列腺癌患者、43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PSA测定.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PSA含量为1.62±1.08 μg/L,良性疾病组血清PSA含量3.43±2.81 μg/L,略高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27.9%,而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含量81.42±78.23 μg/L,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达93.4%.结论 血清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疗效监测、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347例,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122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225例。比较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血清hs-CRP、总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tPSA)、前列腺总体积(TPV)及PSA密度(PSAD)等指标,比较血清hs-CRP升高者与正常者有关指标及穿刺阳性率,对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相关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hsCRP浓度(3.57±1.25)mg/L,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36±0.9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浓度3 mg/L组患者tPSA和PSAD均高于≤3 mg/L组;穿刺阳性率为57.3%,显著高于≤3 mg/L组的26.5%(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CRP、tPSA和TPV是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s-CRP的OR值=1.132(95%CI:1.027~1.307),高于其他3个因素。结论对怀疑前列腺癌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应进行血清hs-CRP检测,血清hs-CRP浓度升高时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EPCA-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1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56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EPCA-2和PSA水平,比较3组血清EPCA-2、PSA水平,以及前列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级、局限性前列腺癌和合并骨转移患者血清EPCA-2及PSA水平;以血清EPCA-224.44μg/L、PSA4.00μg/L为前列腺癌诊断标准,分析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EPCA-2[(41.78±21.96)μg/L]和PSA[(23.04±17.20)μg/L]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80±12.71)、(5.19±2.86)μg/L]和健康对照组[(12.97±8.10)、(2.26±1.29)μg/L](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以及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患者血清EPCA-2和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血清EPCA-2[(51.36±22.01)μg/L]和PSA[(29.75±18.69)μg/L]明显高于局限性前列腺癌[(34.38±19.07)、(17.86±14.08)μg/L](P0.05);血清EPCA-2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87.20%)、阴性预测值(92.87%)与PSA(92.30%、9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74.71%)、阳性预测值(60.72%)、准确率(78.58%)高于PSA(40.81%、41.14%、56.75%)(P0.05)。结论与PSA相比,EPCA-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载脂蛋白A-1(ApoA-1)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的新型标记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癌(13例)和前列腺增生(37例)组织中ApoA-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血清前列腺抗原系列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及血脂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参数的相关性,研究ApoA-1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灰区(4~10ng/mL)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ApoA-1在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2,P<0.05)。在PSA不同水平的各个区间内,ApoA-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同PSA水平的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LDL-C水平为(3.02±0.79)mmol/L,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2.14±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水平为(1.27±0.33)mmol/L,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70±1.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1的水平与胆固醇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r=0.332,P=0.036)。结论 ApoA-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处于灰区(4~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清PSA处于灰区前列腺癌患者20例,将其作为前列腺癌组,并将同期收治的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22例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总PSA(PSA)、游离PSA(f PSA)以及PSA前体(p2PSA)进行检测,计算PHI以及各PSA百分比,绘制两组患者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计算,比较不同Gleason评分患者各检测参数,评估PHI诊断前列腺癌侵袭性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2PSA、p2PSA百分比以及PHI分别为(21.18±3.42) ng/L、(1.62±0.21)%、(41.48±5.73),与良性组的(13.59±3.32) ng/L、(1.01±0.11)%、(27.13±4.2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f PSA百分比、PSA相比,PHI、p2PSA百分比AUC值分别为0.768、0.774,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组患者的Gleason评分≥7分组患者PHI(53.28±3.67)明显高于≤6分组患者(30.2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HI与前列腺癌侵袭呈现出明显正相关,能够有效检出PSA处于灰区的前列腺癌,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睾酮(T)与前列腺癌术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第2d检测血清PSA、T水平。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51例与未转移组(70例)。结果⑴手术前,观察组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手术前,转移组血清PS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PSA过表达、T低表达是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血清PSA过表达、T低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在术前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T水平,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改善血清PSA、T水平,降低前列腺癌术后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前列腺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收集前列腺癌患者(研究组)及对照组外周血3.2 ml,利用Cyttel-CTC-imFish检测系统检测CTCs数目。根据CTCs检测结果,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为CTCs阳性组(35例)和CTCs阴性组(33例)。同时记录患者年龄、血常规、生化指标、出凝血时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核磁共振扫描、CT及骨扫描等结果。统计学分析CTCs数目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TC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组患者的PSA数值明显高于CTC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转移的患者CTC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明显低于CTCs阴性组,而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CTCs阴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CTCs水平与肿瘤发生、肿瘤转移、相关血清指标存在相关性,对预测患者的疾病预后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核素全身骨扫描结果确定骨转移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的血清PSA和f PSA水平,分析血清PSA和f PSA/PSA水平与患者骨转移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86例前列腺癌患者经核素全身骨扫描检查确定55例阳性和31例阴性;骨转移组患者的PSA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f PSA/PSA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为20μg/L以上组的骨显像阳性率最高,且在PSA高于20μg/L组中,f PSA/PSA不超过0.18的患者的骨显像阳性率明显高于f PSA/PSA高于0.18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和f PSA/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之间密切相关,可用于患者有无骨转移的诊断;若PSA在20μg/L以内,可密切随访;若在20μg/L以上,特别是f PSA/PSA不超过0.18时,应采用骨扫描来检查有无骨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组61例,良性疾病组108例,健康对照组30例,均使用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静脉血清PSA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PSA水平(0.019 000±0.006 618)μg/L,良性疾病组PSA水平(0.022 170±0.008 256)μg/L,恶性肿瘤组PSA水平(0.044 610±0.014 262)μg/L。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疾病组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SA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女性乳腺肿瘤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24针饱和穿刺活检术与传统的14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处在4~10μg/L灰度区间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取24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PSA为4~10μg/L)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4针前列腺穿刺活检(14针组),另外237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PSA为4~10μg/L)患者行经会阴24针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24针组),比较两组不同的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筛检阳性率及穿刺后血尿、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三个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4针组与12针组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3%和6.5%,24针组明显高于12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前列腺癌筛查阳性的患者中,24针组前列腺尖部肿瘤的检出率(6.33%)明显高于14针组(1.22%),并且24针组对外周带肿瘤的检出比率(17.72%)明显高于14针组(4.0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后的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和血尿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4针经会阴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术能够显著提高PSA在4~10μg/L的可疑患者中前列腺癌的筛检阳性率,尤其是增加了前列腺尖部区域的肿瘤筛检阳性率,该穿刺术安全有效,并未增加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和血尿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去氢表雄酮(DHEAS)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4例前列腺癌初诊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男性,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血清硫酸去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总睾酮(TT)、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指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DHEAS、TT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TPSA、FPS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低危组患者血清中AND、DHEAS、TT、TPSA、F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列腺癌中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危组患者血清中AND、TT、TPSA、F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列腺癌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中DHEAS水平与TPSA、FPSA的水平呈负相关(r=-0.437,P0.05;r=-0.335,P0.05),与TT水平呈正相关(r=0.339,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DHEAS水平降低,对诊断前列腺癌、评估其危险性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81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和Ki-67水平及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2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差异。结果观察组COX-2阳性率为71.64%,Ki-67阳性率为67.16%,对照组分别为16.05%、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4,P<0.05;χ^2=49.716,P<0.05)。观察组COX-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68±0.51,Ki-6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83±0.15,对照组依次为0.32±0.10、0.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6,P<0.05;t=41.633,P<0.05)。观察组COX-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76±0.15,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58±0.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0.05、0.1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0,P<0.05;t=25.145,P<0.05)。COX-2、Ki-67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COX-2和Ki-67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成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及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活检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76 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全部均接受直肠指检、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经直肠前列腺 6 点+可疑区域活检检查.对比直肠指诊、PSA、游离PSA/总 PSA 比值(f/tPSA)、经直肠超声及前列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176 例中前列腺癌 58 例(33%),前列腺良性病变 118 例(67%).活检结果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30.7%,诊断灵敏性及漏诊率为93.1%,6.9%.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为(70.9±51.8)ng/ml,(8.8±9.1)n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t检验).PSA+f/tPSA、经直肠超声检查及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27.3%、82.8%及 81.4%;19.9%、76.3%及 72.0%;13.1%、39.7%及52.5%.PSA+f/tPSA较单一考虑PSA对前列腺癌多检出 8 例.经直肠超声检查的灵敏性及直肠指检的检出率、灵敏性及特异性显著低于PSA+f/tPSA(P<0.01,卡方检验).结论 联合应用直肠指诊、PSA、经直肠超声检查及前列腺系统活检方法对增加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于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检测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25(OH)D_3水平。结果血清25(OH)D_350nmol/L组患者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25(OH)D_3≥50n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25(OH)D_3呈下降趋势,t-PSA、fPSA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25(OH)D_3水平与t-PSA水平呈负相关(r=-0.605,P0.05),与fPSA水平亦呈负相关(r=-0.464,P0.05)。结论 25(OH)D_3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水平呈负相关,低水平的25(OH)D_3是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3例前列腺癌患者,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25例前列腺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正常人血清PSA含量为1.46&#177;0.84(x&#177;s),与报道相近;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含量(P<0.00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含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前列腺炎患者(P<0.001);前列腺癌患者fPSA/PSA比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病人和前列腺炎患者,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进行血清PSA含量测定,对病情的监测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直肠指检(DRE)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07经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占位或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PSA检查且PSA均异常,后接受MRS和DRE,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高危组(20ng/ml)、PSA中危组(10-20ng/ml)、PSA低危组(4-10ng/ml),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标本,以病理诊断作为最后诊断结果,分析MRS、DRE对不同血清PSA组、MRS+DRE以及MRS+DRE+PSA高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07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56例,非前列腺癌51例,MRS诊断为前列腺癌57例,非前列腺50例,MRS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MRS+PSA低危、RS+PSA中危、MRS+PSA高危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别为70.83%、81.48%、93.75%,不同PSA水平组间MRS诊断效能不同,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1,P0.05);MRS+DRE、MRS+PSA高危、MRS+DRE+PSA高危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5%、93.75%、96.88%,均显著高于单纯MRS诊断的8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5.661、6.294,均P0.05)。结论 MRS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血清PSA或(和)DRE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35(GPR35)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并评估其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诊断分为前列腺癌组(34例)和前列腺良性疾病组(25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3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PR35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比较GPR35在各组血清中的水平变化,进而分析血清GPR35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膀胱精囊腺转移、神经侵犯、TNM分期和Gleason评分等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GPR35单独及联合PSA和f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GPR35水平[1.01(0.72,1.28)ng/mL]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0.61(0.36,0.82)ng/mL]和对照组[0.57(0.35,0.94)ng/mL](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精囊腺膀胱转移和神经侵犯情况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GPR3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改良穿刺在低水平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78例,血清PSA为4-20ng/mL,随机分为系统穿刺组(38例)和改良穿刺组(40例),系统穿刺组采用前列腺系统10点穿刺法,改良组采用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结合系统穿刺的改良10点穿刺法,所有穿刺标本送检,对照病理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系统穿刺组检出前列腺癌9例,改良穿刺组检出前列腺癌18例,系统穿刺组检出阳性率为23.68%(9/38),改良穿刺组检出阳性率为45.00%(1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P=0.048)。两组穿刺方法总穿刺针数为789针,系统穿刺组为386针,穿刺阳性针数为28针,系统穿刺组单针穿刺阳性率为7.25%(28/386);改良穿刺组为403针,穿刺阳性针数67针,改良穿刺组单针穿刺阳性率为16.63%(67/4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9,P<0.001)。结论:超声造影引导改良穿刺在不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百分比(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在鉴别良性、恶性前列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男性患者25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前列腺疾病组(145例)和前列腺癌组(105例),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和65岁2个年龄段。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p2PSA,并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f-PSA%)、p2PSA%和PH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比较,前列腺癌组t-PSA、p2PSA、p2PSA%、PHI均显著升高(P0.01、P0.001),f-PSA%显著降低(P0.001),f-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65岁的患者中,t-PSA、f-PSA、f-PSA%、p2PSA、p2PSA%、PHI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0.500、0.792、0.815、0.795、0.892;在65岁的患者中,t-PSA、f-PSA、f-PSA%、p2PSA、p2PSA%、PHI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48、0.542、0.900、0.780、0.843、0.929。结论前列腺癌标志物在不同年龄段中的诊断效能有一定差异。新型前列腺癌标志物PHI、p2PSA、p2PSA%可提高良性、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