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摘要目的评价经化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病人钆塞酸增强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上消失的结直肠癌肝转移(DLM)或残留微小(≤5 mm)的结直肠癌肝转移(RTCLM)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钆塞酸增强MRI(EOB-MRI)肝胆期的网状低信号影是否为肝转移瘤化疗后病人肝窦状隙阻塞综合征(SOS)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42例结直肠肝转移肝切除前化疗病人的EOB-MRI。2名事先对病人  相似文献   

3.
正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病人在腹部CT发现确切的肝转移前是否出现肝纹理特征的改变。方法从肝脏门静脉期的影像上提取四过滤-直方图纹理特征(标准差、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系统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系统治疗后经手术切除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83个肝转移瘤,所有患者术前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判断动脉期强化特征(环形强化/非环形强化)、肝胆期强化特征(靶样强化/非靶样强化),测量...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在检测10 mm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LM)方面优于CT。但是,很少有研究以MRI表现来预测病人的长期预后。目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病人采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Gd-EOB-DTPA-MRI)、细胞外对比剂增强MRI(ECCM-MRI)及增强CT(CE-MDCT)3种检查方案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增强磁共振和多层CT检查。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多层CT、非增强磁共振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的敏感度分别为72%(45/63)、76%(48/63)和93%(58/63),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且与多层CT和非增强MR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患者敏感度最高(82%),而多层CT和非增强MRI分别为77%和66%。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多层CT和非增强MRI。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术前(经腹超声,简称TCEUS)以及术中增强超声(术中超声,简称ICEUS)对于已确诊或者高度怀疑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并且已行钆贝酸二葡甲胺(Gd-BOPTA)增强肝脏MRI检查的病人的附加价值。方法对15例病人的31处病变进行TCEUS和MRI的对比,而对9例病人  相似文献   

9.
余书勇  王光伟  吉健勇  熊林 《人民军医》2004,47(11):628-630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皮下置泵化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直肠癌根治术后 5 9例分为观察组 33例 ,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皮下置泵化疗 ;对照组 2 6例 ,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氟尿嘧啶 顺铂 (DDP) 丝裂霉素 (MMC)。结果 :术后随访 5年 ,经B超、CT、MRI证实 ,观察组肝转移 8例 (2 4 2 % ) ,死亡 13例 ,5年生存率 6 0 6 % ;均未发生因置管化疗所致大出血、血栓、肝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对照组 5年肝转移 9例 (34 6 % ) ,死亡 14例 ,5年生存率 4 6 2 %。两组肝转移和生存率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 ,以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 ,提高其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者 ,其中单纯灌注化疗 14例 ,化疗栓塞 2 8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碘油药物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完全缓解 (CR) 2例 (4 .8%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4 7.6 % ) ,无变化 (NC) 18例(4 2 .9% ) ,进展 (PD) 2例 (4 .8% ) ,有效率 (CR PR) 5 2 .4% (2 2 / 42 )。平均生存期为 16 .4个月。 0 .5、1和 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0 .5 %、6 6 .7%和 2 3.8%。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增强磁共振和多排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2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增强磁共振和多排CT检查.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 多排CT、非增强磁共振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的敏感性分别为72%(45/63)、76%(48/63)和93%(58/63),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转移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与多排CT或非增强MRI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多排CT和非增强MR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口服锰对比剂(CMC-001)与常规剂量静脉注射钆贝酸二葡甲胺后,MRI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敏感性,评估口服锰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选取20例怀疑有1~6个CRLM灶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的随机  相似文献   

13.
正摘要目的比较单独的64层增强CT(CE-CT)检查与CE-CT联合钆塞酸增强3.0 T MRI(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I,EOB-MRI)对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并评价  相似文献   

14.
【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患者在初诊时即伴有结直肠癌肝转移,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更好的缩小肿瘤,从而将无法切除的转移转化为可切除的转移。然而临床上最常用的基于肿瘤直径的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在评价靶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面存在局限性,许多学者在不断探索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陈滔  程朋  李东  苏晓妹  刘明昌  李焱  杨波  张涛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04-1306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对无法手术切除、使用FOLFOX和FOLFIRI方案化疗病情进展、不愿意接受靶向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8例行雷替曲塞联合PMCT化疗。结果 18例患者共42个病灶,经治疗后,病灶完全坏死36个,部分坏死6个。对6个未完全坏死病灶,再次行PMCT术,术后均完全坏死。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新发病灶,包括肝外转移1例,肝内转移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1年生存率为83.3%,2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PMCT联合雷替曲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进行射频消融和全身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长期(10年)生存率。材料与方法研究获得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1997年—2006年间,99例病人共202个小结直肠癌肝转移灶[0.8~4.0cm;平均(2.2±1.1)cm]进行了超声导向下采用内部冷却电极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进行全身化疗。所选病例包括不适合手术(n=80)和拒绝手术(n=19)的病人。射频消融后采用对比增强CT和(或)MRI检查进行3~10年的随访(随访3、5、7和10年的病例数分别为99、67、49和25)。评价局部有效率和长期生存率。对于每个结束点生成Kaplan-Meier曲线,采用对数秩检验评价统计学的差异性。结果首次和再次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3.1%(188/202)和100%(14/14)。11.9%(24/202)的转移灶出现局部进展,其中54.2%(13/24)进行再次治疗。再次治疗病人的生存率较没有再次治疗者明显增加(P<0.001)。在随访中,发现了125个新的肝转移灶,其中32.8%(41/125)接受了射频消融治疗。1、3、5、7和10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0%、69.3%、47.8%、25.0%和18.0%(中位数为53.2个月)。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56),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撰写本文时32.3%(32/99)的病人还活着,67.7%(67/99)的病人已经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72个月。结论全身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能局部控制大部分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此大样本病人的3~10年生存率,基本上与文献报道的大部分手术者的生存率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肝脏血流灌注指数(DPI)和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DPI及PD-ECGF变化的规律.方法 选取术前结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分为肝转移组22例与无肝转移组28例),以同期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全体受试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脏血流状况,并由计算机计算出DPI(肝动脉血流量/全肝血流量).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的PD-ECGF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证明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DPI值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准确率达100%;无肝转移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及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证实结直肠癌中PD-EC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结论 DPI和PD-ECGF可作为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指标,并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提供简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B)和金属硫蛋白(MT)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正常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组织中CatB、MT的表达,对比分析CatB、MT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8%、20.7%、66.7%、59.1%,M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7%、26.8%、71.4%、72.7%。结直肠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组织中CatB、MT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CatB、MT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和无转移淋巴结组织。Dukes C、D期CatB、MT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 A、B期(χ2=11.0244、10.9338,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CatB、MT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χ2=10.9338、10.1148,P<0.01)。结论CatB、MT表达增强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肝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TACE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生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6.7%和84.4%,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22.2%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 +/CD8+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ACE联合DC-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与PET/MRI显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宁波明州医院行全身 18F-FDG PET/CT显像及上腹部 18F-FDG PET/MRI显像,并疑似有结直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